是什麼讓鄭爽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2021年01月21日13:42:07 娛樂 1413

這幾天鄭爽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而且事情好像一直在發酵,央視爸爸還點名批評鄭爽,王思聰的朋友圈:我很早就說過,她腦子有問題,你們都不信。現在信了吧。剛剛看到華鼎獎取消鄭爽的榮譽稱號……吃瓜吃到現在,有些唏噓,鄭爽明明有很好的資源、很青春靚麗的外在,完全可以精進演技闖出一片天地,然而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是什麼讓鄭爽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 天天要聞

為什麼這麼說呢?

2009年剛出道的鄭爽憑藉《一起來看流星雨》中楚雨蕁的角色走紅,那個時候的鄭爽外表清純可愛,一雙小鹿一樣的眼睛,生動地表現出少女的天真和靈動,成為無數人心裏的「白月光」。

後來雖然沒有新的代表作,但是依然憑藉「楚雨蕁」的光環活躍在屏幕上。

後來各種綜藝、直播都找上她,資源真的是很不錯的。

然而在各種節目中鄭爽暴露的問題也很多,可以說,其實她已經「瘋了」很久了。

《花兒與少年2》中她問許晴:是這一季玩得好還是上一季玩的好?許晴回答:上一季玩的好,因為上一季的人都很正常。

是什麼讓鄭爽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 天天要聞

參加小S的節目,小S說:我現在完全認清你了,就是一個假少女,其實心機很重!上直播趕走主播,一言不合就霸錄等等。

事情出來以後,鄭爽的回應也基本間接地承認代孕、棄養的事實。

在被爆出來的石錘錄音中,張恆和鄭爽一家的對話,直接震碎了我的三觀。

是什麼讓鄭爽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 天天要聞

鄭爽媽媽認為把孩子送人是一間好事,「可以滿足沒有得到孩子家庭的遺憾。」

是什麼讓鄭爽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 天天要聞

鄭爽說「這兩個孩子七個月真的打不掉了,他媽的。」

是什麼讓鄭爽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 天天要聞

鄭爽爸爸更是非常冷血地說「就不要,跟醫院說一下,就棄養了唄。」

鄭爽及其家人的一番言論,讓網友們坐不住了

「棄養說得跟玩一樣,啥樣的父母啥樣的兒女。」

「她不是瘋,她是壞,是自私,是把人命當兒戲,什麼樣的家長教出什麼樣的孩子,他們一家人真的三觀盡碎。」

我想不是網友們對鄭爽一家的惡意太大,而是因為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一面照妖鏡。如今鄭爽身上暴露出來的功利心、極端、任性等等問題,都跟她的原生家庭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是什麼讓鄭爽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 天天要聞

1991年,鄭爽出生在瀋陽的一個小康家庭,爸爸懷着一顆出名的心,媽媽有演員夢,想要通過培養女兒,實現自己的夢想。兩個人一拍即合,決定把女兒打造成大明星,卻從來沒有問過鄭爽自己的想法。

媽媽,把自身願望強加在鄭爽身上,對她要求很高,對她使用軍事化管理:兩歲起學習才藝,五歲開始各種比賽;每天練鋼琴,彈錯音就會被媽媽打手...

在這樣的高標準下,鄭爽的內心是沒辦法感受到媽媽無條件的愛和接納的,會自然地認為只有達到媽媽的標準,才會被愛。然而在我看來,這就是打着「為你好」的幌子來滿足自己的控制欲。

或許在鄭爽媽媽的眼裡,孩子從來都是一個工具而已。

在一次採訪中,鄭爽媽媽曾透露過:

「培養她(鄭爽),就是實現我的夢想,我從小就想當明星沒機會。」

是什麼讓鄭爽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 天天要聞

就為了這個所謂的演員夢,鄭爽媽媽把年僅12歲的鄭爽獨自一人送到成都學習,被人嘲笑為東北小鄉巴佬,還因為太瘦而遭到同學排擠。為了合群,她經常要可刻意討好別人,還要假裝自己很愛吃米飯。

是什麼讓鄭爽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 天天要聞

那段時間,鄭爽心理痛苦又脆弱,但她不敢跟家裡人傾訴。因為她媽媽從小就告訴她:「大哭很招人煩,要哭也不要當著別人面哭。」

由於過於頻繁的轉學、跳級,鄭爽還沒來得及與原來的同學熟悉起來,就又要去認識新的同學,在整個學生時代,她沒有一個好朋友,在考上北影以後,16歲的鄭爽每天不是在電視台的選拔路上,就是在演出的現場,媽媽給予她的陪伴和呵護就更少了。

她很孤獨,這也是導致她極其缺乏安全感的根源。鄭爽媽媽對鄭爽又是軍事化管理,根本不在乎鄭爽的感受,很小外出上學,長年見不到父母,嚴重缺少父母的陪伴,她的內心很不安,但她不斷說服自己,自己要獨立起來,將不安壓抑到了潛意識。頻繁的換學校,在每個地方待的的時間都不長,這樣,她的內心就不太會信任別人,對社會的基本信任就比較低,只有自己是自己最信任的人,即使受欺負,也不太敢在別人面前哭泣,只能寫日記偷偷哭,鄭爽壓抑、迴避自己的感受,也就形成了現在她無法感受別人的感受、情緒的情況。

而從小被父母忽略感受的孩子,她的內心會很自卑,並且構建起極強的防禦心理(誰都不信、客觀建議也聽不進去)。

母親的陪伴對孩子的一生都是至關重要的。它不僅會影響孩子的情緒感情、個性特徵,還會影響孩子未來的人際關係,尤其是和伴侶之間的依戀模式。

是什麼讓鄭爽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 天天要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鄭爽就是那個不幸的人。

鄭爽找男友,對男友誇大性幻想,一旦交往,幻想破滅,就各種貶低,渴望被認可,也渴望和別人融合,希望別人認同自己。她把愛情當做生活的全部,自己卻低到了塵埃里。

與張翰戀愛,自卑整容;與胡彥斌戀愛,全天24小時陪伴;與張恆戀愛,更是為了他開公司、懟粉絲。然而另一方面,她希望得到對方的回應,希望得到對方的陪伴,卻總是做出相反的舉動。

有一次,鄭爽坐在車裡一直在看手機、背台詞,張恆看到鄭爽不開心,想逗她開心,就跟鄭爽講了很多自己小時候的經歷。可誰知鄭爽根本不理他,依舊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失去耐心的張恆感覺自己又一次被女友忽略了,一怒之下,摔門離去。

兜兜轉轉,鄭爽心底真正渴望的,不是那個完美伴侶,而是想要一個可以彌補自己童年、給自己安全感又無所不能的媽媽。

陪伴對於孩子來說,是父母愛自己、重視自己的方式。

陪伴,不僅能給予孩子足夠的歸屬感和安全感,還能讓孩子更好地理解親密關係,明白如何去愛自己、愛別人。

否則,即使身邊再多人陪伴,心也依然無處安放。

是什麼讓鄭爽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 天天要聞

曝光的錄音裏面,鄭爽的爸爸說:「就不要,跟醫院說一下,就棄養了唄。」這話說的,好像孩子是貨品一樣,想要就要,不想要就不要,語氣輕鬆得讓人髮指。

能勸說子女放棄自己即將出生的孩子、說出「過不了多久你們就忘了」的父母,自己都還沒有成為合格的成年人,又如何能把子女引導成思維健全的人呢?

鄭爽是一個在泡泡中長大的誇大自體。媽媽將演員夢給了鄭爽,鄭爽誇大自己,認為什麼事都可以擺平,所以不停作。

這幾年一直打着「真性情」的旗號「放飛自我」,號稱所謂的「爽言爽語」。

去年的直播,因為銷量和銷售額沒有達到預期,就開始各種拆台,直播到一半各種走神、伸懶腰,最後要求男主播離開。

還有走紅毯、錄節目一言不合就黑臉、發脾氣;還有拍廣告、拍電視劇拍着拍着不樂意了就一走了之。

然而出現這樣的問題的時候,鄭爽父親出言袒護,怒對記者。

我可以理解為人父母對孩子的袒護,但對孩子的錯誤毫無底線地縱容,只會讓孩子變成一個長不大的巨嬰。作為父母,我們可以寵愛自己的孩子,但是絕對不能溺愛,作為父母要有自己的底線,不能一味地遷就和容忍。

同樣是行為犯了錯誤,被嚴厲管教的孩子會反思、認錯,從而改變自己,進而變成一個認真、負責的人;而父母一味袒護的孩子,則失去了成長的機會,甚至為自己的任性沾沾自喜。

這種畸形的感受會毀了孩子一生,父母沒有給予的懲罰,社會會給予,有遠見的父母絕對不會溺愛自己的孩子。

是什麼讓鄭爽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 天天要聞

從小鄭爽從父母這兒得到的價值觀,是必須要成名的目標規劃,而不是一般家庭里,溫暖和諧的親情陪伴。

鄭爽覺得自己演技不好,害怕粉絲對自己失望;為了被觀眾喜歡,讓自己不健康的暴瘦;......與此同時,她又我行我素、無所顧忌,成為大眾眼裡的「精神患者」。

在大街上打扮邋遢隨意抽煙;對胡彥斌死纏爛打;開小號用不堪入目的言詞辱罵粉絲;發佈會上抽自己耳光.....

種種行為都是在彌補童年的遺憾——拒絕討好,活出自我。什麼意思呢?就是不在乎別人的感受是怎麼樣的,我就要我行我素!其實鄭爽媽媽對鄭爽感受的忽略,也是造成她「神經病患者」的重要原因。

毫無疑問,鄭爽不會正確地管理和調節自己的情緒,按理說,作為她的父母,應該能夠第一時間發現,然而並沒有。

是什麼讓鄭爽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 天天要聞

在某個綜藝上,鄭爽痛哭着說出名句「我變成大胖子就沒有粉絲愛我」時,爽爸也是沉默站在一旁,沒有進行任何安慰,似乎默認了這種說法。

鄭爽罕見地敞開心扉說「我本來就不適合這個圈子」時,鄭爽爸爸只是簡單一句「怎麼上升到這個程度了」,試圖讓她自動放棄這個想法。

從始至終,鄭爽父母只想保有女兒賺錢的能力,從來沒有過問她的喜好、感受、意願。

在鄭爽火了以後,這兩口子開店、賣貨、拍戲,瘋狂撈金,為了眼前的利益,對女兒的心理健康視而不見。

教育孩子,不能目光短淺,只顧眼前,更不能只為了為了自己的面子和利益,卻忽略了最重要的東西:

那就是對一個孩子而言,真正重要的,從來都不是年少成名、賺多少錢,而是成人——從一個懵懂無知的孩子,成長為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成年人。

就像今天,代孕、棄養事件曝光。

是什麼讓鄭爽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 天天要聞

粉絲脫粉,央視新聞發文批評:「某明星曝光錄音中『打也打不掉,我都煩死了』令人憤怒,對生命的漠視令人髮指。」

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在鄭爽目前的微博回應中也沒有看出她一絲絲的愧疚,反而透着一種優越感,並且試圖把大眾的注意力轉移到張恆勒索上……

可以看出,鄭爽通過收集榮耀來消除平庸,掩蓋自己的自卑,人際關係中追求被崇拜,情緒上容易出現嫉妒、貪婪、憤怒等,這些都是自戀人格的特點,鄭爽走到今天,與她的家庭、她的父母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

鄭爽的這場鬧劇,因在家庭,根在父母。

托爾斯泰說:「全部的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難免出問題,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而父母的責任,不是一味地溺愛縱容,而是做孩子的領航燈,讓孩子回歸正軌。

這個世界上,少一個功利主義的父母,或許就會少一個急功近利的孩子。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關注點贊,您的關注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沉默心理工作室。

原創不易,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沉默心理(ID:1629680016908292)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王星綜藝首秀演哭全場, 「被綁架後和家人通話」! - 天天要聞

王星綜藝首秀演哭全場, 「被綁架後和家人通話」!

在浙江衛視《無限超越班》中,王星參與節目面試小考,給王星出的題目是被綁架後給女友打電話的場景。該場景與其真實經歷高度重合。表演中,王星通過肢體語言與台詞精準復刻了脫困時的絕望狀態,例如反覆摩挲手腕發圈、喃喃自語「很想你,謝謝你」等細節,均源自其真實求生經歷。有網友認為節目組利用王星的創傷經歷博取關注...
陳喬恩曬46歲慶生照! - 天天要聞

陳喬恩曬46歲慶生照!

4月5日,知名女演員陳喬恩迎來46歲生日,她在社交媒體上曬出老公Alan為她規劃的浪漫晚餐約會,以及數張甜蜜合照。照片中,她身穿白綠色禮服盛裝出席,2人甜蜜吃生日蛋糕,非常有儀式感。她發文表示,對老公的安排非常滿意,食物非常完美,笑稱「不枉我打扮了2個小時,以為要去走紅毯。」據悉,陳喬恩與小自己9歲的馬來西亞...
馮小剛:忍痛刪掉了趙麗穎狠戲 - 天天要聞

馮小剛:忍痛刪掉了趙麗穎狠戲

4月4日,電影《向陽·花》片方在北京舉辦特別觀影活動,導演馮小剛,主演趙麗穎、程瀟等出席映後見面會和觀眾交流。談到拍這部電影的感受,趙麗穎說:「拍攝的時候其實你看她們有各種各樣的工作,又經歷了這麼多,沒有時間去思考一天幹什麼,那時候特別熱,一天做很多很多事情,沒有時間想我們今天怎麼樣啊,有沒有什麼要改...
《北上》大結局:蜜蜂上市失敗,周海闊成陳睿同行,小卉最圓滿 - 天天要聞

《北上》大結局:蜜蜂上市失敗,周海闊成陳睿同行,小卉最圓滿

在都市的喧囂與夢想的追逐中,《北上》這部劇如同一幅細膩的畫卷,緩緩展開又悄然收尾。大結局中,曾經意氣風發的謝望和從雲端跌落,蜜蜂公司的上市夢碎,而周海闊和小卉的命運也各自轉彎。這不僅是劇中人物的落幕,更是對現實生活中無數追夢人的一種映照。
于榮光:我拿着紅酒杯,接了李連杰3招,他的功夫在我之上 - 天天要聞

于榮光:我拿着紅酒杯,接了李連杰3招,他的功夫在我之上

說起于榮光這位演員,現在大多是在偶像劇里飾演一些父親、祖父類型的角色,比如《墨雨雲間》里男主蕭蘅的爺爺蕭大川、《慶余年》之中的反派肖恩。但是其實出生在京劇世家的他,一開始被香港的製片人選中的時候希望他從事的演員類型是和李連杰、趙文卓一樣的武
7年婚姻終結!苟芸慧因老公拒生娃離婚?曾備孕險喪命 - 天天要聞

7年婚姻終結!苟芸慧因老公拒生娃離婚?曾備孕險喪命

娛樂圈又現 「意難平」!TVB昔日甜美女神苟芸慧,在今日品牌活動上以一身高定禮服驚艷亮相,卻拋出一枚 「深水炸彈」—— 親口承認與富三代丈夫陸漢洋的7年婚姻畫上句點。更令人唏噓的是,這場豪門婚變的導火索竟直擊當代婚戀痛點:女性生育權與丁克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