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郭敬明小說改編的電影《冷血狂宴》正式上映,可能是想擺脫4年前《爵跡》的影響,電影沒有叫《爵跡2》,轉而取了個上世紀90年代「港片中二風」的名字《冷血狂宴》,但不管片名怎麼變,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冷血狂宴》是徹頭徹尾的爛片,可它偏偏就能賣出錢去,你說氣人不?
郭敬明寫真照
先看簡單了解下《冷血狂宴》的票價,該片制定的標準是,VIP用戶需付費12元,非VIP用戶需付費24元。
截至到今天,也就是12月9日中午:《冷血狂宴》播放量超過7311萬,按12元的最低點播票價計算,票房差不多是8.7億近9億,加上非VIP的24元點播費,再刨去「一號多用」的情況,僅僅算它10億,即便是打個對摺,《冷血狂宴》目前已經拿下至少5億票房。
《冷血狂宴》吳亦凡角色照
這是個什麼概念呢?回顧2016年《爵跡》上映時,打着「第一部國產CG電影」的名號,在大家都不識真面目的情況下,《爵跡》經過十幾天的放映,才獲得票房3.8億,觀看人次僅為1139萬人,這回的《冷血狂宴》14小時已經有3000萬人次觀看,其中除去同一人重複播放的可能,再打個對摺,1500萬人觀看還是輕鬆超越了《爵跡》。
《爵跡》吳亦凡角色照
按照目前公開的資料顯示,《冷血狂宴》總投資是7.5億元,主要花錢的地方是特效升級,雖然該片收穫大量的差評,但在特效升級上,大家都承認比《爵跡》要好很多,得到了肯定。
《冷血狂宴》特效得到認可
請注意:「以上我們計算的票房和觀看人次,都是以最低最保守的量去計算和估算。」
按照目前的趨勢來看:《冷血狂宴》收回成本完全沒有問題,且隱隱然已經有大賣的趨勢!
《冷血狂宴》正式版海報
在《冷血狂宴》上映當天,郭敬明還在個人社交媒體上說:「如果還有觀眾想看(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想辦法(賣房子),拍《爵跡3》」的擔憂是多餘了。
郭敬明直言賣房拍《爵跡3》
倒是在《冷血狂宴》成功後,很多「資本陰謀論」逐漸甚囂塵上,其主要原因是,自打進入今年的第四季度,《演員請就位2》熱播之後,郭敬明在節目中的表現受到很多議論,基本隔三差五就是頭條。
《演員請就位》節目上的郭敬明
前期和李成儒的辯論,後期又被爾冬陞懟哭,甚至連選手在他點評的時候,都給了他很不屑的表情,基本是從演員到導演,郭敬明慘遭輪番打臉。
郭敬明在《演員請就位》的表現飽受爭議
是以,很多人將《冷血狂宴》的成功,歸入「一場資本主宰,事先預熱策劃許久」的電影,乍一聽此種說法確實有道理,其實呢,很多電影都會經歷這麼個階段,不同點是:早年上綜藝節目宣傳,觀眾參與度低,現在網絡話題營銷,觀眾參與度高。
《冷血狂宴》預告宣傳照
總的來說:《冷血狂宴》的商業表現很成功!郭敬明,你不用賣房了,可以大大方方的籌拍《爵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