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儷和鄧超恩愛的背後|我卻看到了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

2020年12月01日20:16:13 娛樂 1449

鄧超和孫儷可謂娛樂圈的明星夫妻,大家不僅喜愛他們之間的恩愛日常,在對一雙兒女的教育上更是深得人心。

孫儷在兒子生日當天發了好幾個「謝謝」的微博,把對孩子的愛表露無遺。關注孫儷的人會發現,她的兒子等等,也是名副其實的「小暖男」。

等等看到爸爸鄧超嘴巴起泡,他會細心告訴爸爸要吃梨降火;妹妹也會給下班回家的媽媽準備驚喜~

孫儷和鄧超恩愛的背後|我卻看到了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微博@turbosun

他關心父母的健康。知道爸爸媽媽愛着他,他也懂得愛的含義,在實際行動中表達對父母的感恩。

孫儷四口之家,大概就是家庭最正確的教育模式——相互感恩

我們感恩孩子的到來,同時,培養孩子擁有一顆感恩之心,也是為人父母的「必修課」。

懂得感恩的孩子,不僅孝順父母,還會體諒他人,時刻用謙卑的姿態去感受和擁抱整個世界;

相反,一個不懂得感恩的孩子,卻是一個家庭最大悲哀,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出了一匹「白眼狼」。

1

最好的教育是教會孩子如何感恩

尹建莉曾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中講過一個溫馨的故事。

每一年的聖誕節她和先生都要為女兒圓圓準備來自聖誕老人的驚喜和禮物,這個節日成了圓圓的另一個「兒童節」。

圓圓對每一年的聖誕禮物既好奇又期待,隨着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多的線索也向他提示了聖誕老人究竟是誰。

孩子總要長大,童話總要消失。這個秘密成了父母和孩子之間心照不宣的一份快樂。

孫儷和鄧超恩愛的背後|我卻看到了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 - 天天要聞

每天都來的聖誕老人,也讓圓圓深刻的感受到了父母的愛,教會她如何給別人帶來快樂和驚喜。

好朋友生日時,她會認真的挑選禮物;

會偶爾製造點浪漫小情調,給爸爸送上驚喜;

媽媽生日,她會特意乘公車去買一束康乃馨送給媽媽當作禮物。

最好的教育不是教會孩子如何去贏,而是如何去愛,如何用感恩的心去回饋他人。

正如前幾天微博上的一段暖心視頻,一位媽媽帶着兩個小朋友過馬路,公交車長見狀禮讓行人。

孫儷和鄧超恩愛的背後|我卻看到了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 - 天天要聞

走到馬路中間時,媽媽向司機鞠躬致謝,其中一個小男孩也學着大人的樣子鞠躬致謝,小小的模樣讓人隔着屏幕都被暖到。

我們常說:教育就是一顆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懂得感恩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引領者,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就像是一束溫暖的光,時時寬慰和安撫着父母每一個奔波的日夜。

2

一味的給予

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莎士比亞在《李爾王》中寫道:「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齒更能噬痛人心。

現實也如莎士比亞所說,有些孩子的行為確實讓人心寒。

前段時間有網友爆料:一名女孩或因坐錯地鐵連踹母親六腳。視頻中,母親大包小包地拎着行李,而一旁的女孩兩手空空,多次用腳猛踹行李箱,之後又多次猛踢媽媽。

孫儷和鄧超恩愛的背後|我卻看到了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 - 天天要聞

一旁的路人看不下去,上前擋了一下,女孩竟然動手要打這名路人。更令人無奈的是,一旁的媽媽全程都在不斷地跟孩子說「對不起」,安撫她的情緒。

我們常說,跪着的父母教不出站着的孩子,盲目的給予只會養出自私的孩子。

父母一味地嬌慣,並不會換來孩子的感恩,而是更加變本加厲地去索取。

鄰居家一對夫妻中年得子,對孩子疼愛有加、百依百順。吃飯從來都是吹涼了送到孩子嘴裏,吃肉永遠挑最嫩的部分單獨盛好端給孩子。

一次去鄰居家串門正趕上飯點,這位媽媽苦口婆心終於把孩子哄到飯桌上。

誰知孩子吃了一口菜立馬吐出來,摔了筷子大發雷霆:「這菜這麼燙能吃么!

一旁的媽媽見狀連忙道着歉安慰孩子坐下,臉上陣陣尷尬和心酸卻久久沒褪去。

「天下的父母,如果你愛孩子,一定讓他從力所能及的時候,開始愛你和周圍的人。這絕非成人的自私,而是為孩子一世着想的遠見。」——畢淑敏

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貧窮,不是爭吵,而是養出一個不懂感恩的孩子。

別把溺愛當疼愛,別把縱容當養育。

你所謂的辛苦,在孩子眼裡只是理所應當的付出。沒有「尺度」的愛,教不會孩子感恩,只是無止境的「索取」。

3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

尼采說:「感恩即是靈魂上的健康。」每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背後,都藏着懂得教育的父母。讓孩子學會感恩,父母可以怎麼做呢?

1.言傳不如身教

每個人童年的記憶里,都有一個《給媽媽洗腳》的公益短片。

睡覺前媽媽給兒子洗了腳,然後又給自己的媽媽洗腳,這個情節讓孩子看在眼裡。小小年紀的他給媽媽打來一盆洗腳水,稚嫩的童聲「媽媽,洗腳」,孩子第一次也給自己的媽媽洗腳。

孫儷和鄧超恩愛的背後|我卻看到了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 - 天天要聞

雖然是近20年前的短片了,如今看來依舊留有感動。

愛和感恩是可以相互傳遞的能量,話說得再多只能落在孩子的耳朵里,親力親為才能刻畫進孩子的眼睛裏。父母一言一行,孩子耳濡目染。

2.充分利用節日營造儀式感

在鄧超和孫儷他們二人的微博里,新年、情人節、聖誕節、紀念日,以及每個家庭成員的生日,每個大小節日都有禮物。

在這樣有愛的氛圍中,孩子們也漸漸學會毫不吝嗇向父母表達愛意。

孫儷和鄧超恩愛的背後|我卻看到了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微博@turbosun

孫儷生日,等等把能寫祝福的地方全都沒放過,還把自己存的零花錢大方送給媽媽;妹妹為她畫了好多副畫,穿上最愛的衣服陪媽媽吃晚餐。

家庭教育中,「儀式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們要讓孩子知道:因為有愛,我們在一起;因為感恩,我們如此幸福。

3.學會放手

「你只管好好學習就行了,其他的都幫你安排好了」。類似這樣的話經常能從父母嘴裏聽到。

父母之愛子,最是事無巨細。殊不知,一味的包辦會在無形中綁架了孩子,讓他認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

一味的犧牲不是愛,真正的教養是學會放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讓孩子做一些事情,比如簡單打理自己的生活起居,比如做力所能及的家務。

另外一個「育兒高手」應采兒在節目中透露,Jasper從小就開始幫忙做家務:小時候洗自己的內褲,長大些幫忙洗碗,打下手等等。

孫儷和鄧超恩愛的背後|我卻看到了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新生日記》

在實踐中體會父母的不易,讓孩子在細節中學會感恩。

4

感恩的目的不是償還

100年前,胡適先生就曾在信中反思:「我們生了他,只有抱歉,何談施恩。」

真正優秀的父母,從不用懂事、孝順來綁架孩子。父母子女一場,最重要的是一程「陪伴」。

在漸行漸遠的背影里,父母能做到的不是綁架孩子,把他留在身邊;不是讓他心懷愧疚,如何報答養育之恩。

父母給予孩子的,應該是無限的愛。讓他懂得感恩,懂得珍惜,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只有這樣,孩子才會自由的享受愛與被愛,在複雜又平凡的世界中,成為一個溫暖的人。

都是對媽咪們的「支持」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沒有圍牆,不收門票,來貴陽街頭感受路邊音樂會 - 天天要聞

沒有圍牆,不收門票,來貴陽街頭感受路邊音樂會

原標題:沒有圍牆,不收門票,開放參與來貴陽,感受一場路邊音樂會(探訪) 路邊音樂會觀眾熱情高漲。樂隊登上路邊音樂會舞台。以上圖片均為雲岩區融媒體中心提供在貴州省貴陽市老東門城牆上,有一座造型獨特的文昌閣:三層三檐,九角攢尖,屹立400餘年而
馬雲今日回歸阿里?本人回應:沒聽說 - 天天要聞

馬雲今日回歸阿里?本人回應:沒聽說

據界面新聞5月9日報道,近日社交媒體盛傳「馬雲5月10日回歸阿里,將要重啟大集團模式」。對此,馬雲回復稱「沒聽說」。 公開資料顯示,馬雲1964年9月10日出生於浙江杭州,系阿里巴巴主要創始人之一,阿里巴巴原CEO、董事局原主席。2006年,馬雲卸任阿里巴巴總裁職位;2013年,卸任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 2019年9月10日,...
683億!美國「鞋王」斯凱奇賣身背後:一場逆襲與掙扎的故事 - 天天要聞

683億!美國「鞋王」斯凱奇賣身背後:一場逆襲與掙扎的故事

還記着老牌運動品牌斯凱奇嗎?昔日「鞋業大王」,如今竟靠「賣身」求生。2025年5月5日,斯凱奇宣布接受巴西投資巨頭3G資本的收購要約,交易金額高達94.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83億元)。這次交易,成為全球鞋類行業史上最大規模的私有化交易,也是斯凱奇成立33年來最戲劇性的轉折。從「美國第二運動品牌」到被資本吞併,斯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