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雲扮演過哪些女強人

2020年11月24日18:32:09 娛樂 1795

京劇,是中國的「國粹」。

京劇中的「旦角」,也就是女主角,通常由男人擔綱,而民國時期由北京《順天時報》評選出的「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雲更是代表了京劇旦行藝術的最高成就。

他們塑造了很多經典的女性角色。

那麼他們扮演過的女中豪傑有哪些?

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雲扮演過哪些女強人 - 天天要聞

1

梅蘭芳

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雲扮演過哪些女強人 - 天天要聞

花木蘭《木蘭叢軍》

花 木 蘭(412年-502年),中國古代巾幗英雄,忠孝節義,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流傳千古,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花木蘭故事的流傳,應歸功於《木蘭辭》,但花木蘭的姓氏、籍貫等,史書並無確載。

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雲扮演過哪些女強人 - 天天要聞

梁紅玉《抗金兵》

該劇首演時正在日本侵華期間,社會反響強烈。

梁 紅 玉(1102—1135年),原籍安徽池州,生於江蘇淮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祖父與父親都是武將出身,梁紅玉自幼隨父兄練就了一身功夫。史書中不見其名,只稱梁氏。

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雲扮演過哪些女強人 - 天天要聞

穆桂英《穆桂英挂帥》

該戲是梅蘭芳回歸傳統戲不再排演新戲後,為國慶十周年獻禮而移植的河南豫劇同名劇目。

穆 桂 英是明代熊大木小說《北宋志傳》(又名《楊家將傳》、《楊家將演義》)和紀振倫小說《楊家府演義》中的人物,後來楊家將相關小說被改編成戲劇和電視劇,穆桂英也因此變得家喻戶曉。穆桂英原為穆柯寨穆羽之女,武藝超群、機智勇敢,傳說有神女傳授神箭飛刀之術。因陣前與楊宗保交戰,穆桂英生擒宗保並招之成親,歸於楊家將之列,為楊門女將中的傑出人物。

2

尚小雲

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雲扮演過哪些女強人 - 天天要聞

秦良玉《秦良玉》

秦 良 玉(1574年―1648年7月11日),字貞素,四川忠州(今重慶忠縣)人,明朝末年著名女將。歷朝歷代修史,女性名人都是被記載到列女傳里,而秦良玉是歷史上唯一一位作為王朝名將被記載到史書將相列傳里。

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雲扮演過哪些女強人 - 天天要聞

雙陽公主《雙陽公主》

《雙陽公主》又名《珍珠烈火旗》。王瑤卿、尚小雲、劉秀榮均演出。許多劇種都曾有《珍珠烈火旗》,是京劇前輩王瑤卿的代表作之一,其弟子劉秀榮的演出最知名。新中國成立十周年時,尚小雲曾據此整理成《雙陽公主》晉京獻禮。

3

程硯秋

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雲扮演過哪些女強人 - 天天要聞

沈雲英《沈雲英》

沈 雲 英(1624—1660),明代女將,蕭山昭東瓜瀝鎮長巷村(北庄支沈氏)人。出身武職世家,其父沈至緒 ,武進士出身。沈雲英雖是裙釵女,卻與眾不同,資兼文武。自幼喜愛習武,擅長騎馬射擊,耽於書籍,強於記憶,飽讀經史,對宋朝胡安國的《春秋傳》頗有研究。

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雲扮演過哪些女強人 - 天天要聞

吳幻娘《玉獅墜》

4

荀慧生

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雲扮演過哪些女強人 - 天天要聞

陳秀英《大英傑烈》

1924年,經王瑤卿介紹,荀慧生結識陳墨香。此戲是二人合作的第一出新戲。該戲後半出的「起霸」與開打,經楊小樓編排與指點。

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雲扮演過哪些女強人 - 天天要聞

樊梨花《頭二本樊梨花》

樊 梨 花,大唐貞觀年間人,中國古代四大巾幗女英雄之一,她因與薛丁山平定西北邊亂、沙場揮戈與共的故事而家喻戶曉,在後世影響深遠。

編輯 /小一

文章來源:梨園精舍及網絡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裏,每天都上演着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