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安徽的霹靂舞聯隊招新比賽現場,一位拄着雙拐的少年,登台後扔掉了拐杖,僅憑上肢力量完成街舞表演,引得台下一片歡呼。
這個男孩名叫李俊豪,今年11歲,來自安徽亳州,三年前開始練習街舞。俊豪患有先天性肌營養不良症,過去的一年多時間因為接受手術治療,一直沒有練舞,直到這次比賽前一個多月才恢復訓練。是什麼機緣,讓先天腿腳不便的他愛上了街舞,一路走來,他又付出了哪些努力,一起走進街舞少年李俊豪的故事。
這次比賽,是李俊豪完成矯正手術後的第一次登台,畢竟一年多沒有跳舞了,他還有些緊張。
李俊豪:人特別多,然後有點緊張。上台是老師給我編了一個動作套路,先讓我拄着拐杖上台,上台轉了一圈之後,把拐杖一扔,然後再開始跳我自己的地板動作。
深呼吸,音樂響起,用力甩開拐杖,李俊豪的表演開始了。他一個倒立動作穩穩撐起自己,台下響起一片歡呼。
記者:你為啥要這麼使勁地給拐杖扔了?
李俊豪:我的動作幅度比較大,老師說所有的動作要盡全力去做,我要甩得近會碰到拐杖。
隨後,李俊豪又做出了單手定格、托馬斯全旋,風車、飛機跳等動作,順利完成整套表演。
李俊豪:像我這樣腿不好的人還能跳街舞,他們可能會感到驚訝。
李俊豪從小患有先天性肌營養不良症,導致雙下肢肌肉萎縮、關節變形。為了能夠站起來行走,從一歲就開始了漫長的康復訓練,至今已經接受了四次矯正手術。
李俊豪的爸爸 李站:一條腿要做兩次手術,兩條腿都有問題的話,總共加在一塊要做4次手術。
李俊豪的媽媽 卞德勤:做手術的時候,這一個腿上全部都是釘子。而且釘子晚上是不能取掉的,全部都是從肉裏面扎進去的。
多次手術後,李俊豪的雙腿有所改善,但還需要穿着矯正鞋輔助康復。
李俊豪:這樣的鞋我從幾個月大的時候就開始穿,一直穿到我現在10歲了,我每天都在穿。因為剛做完手術,腿還使不上勁,它起到一個支撐的作用,然後還起到一個固定的作用。
記者:就是你這個鞋也得比正常要大是嗎?
李俊豪:它鞋這邊是寬的,如果不買比別的鞋大一號的話,塞不進去。
記者:你正常腳是多大碼的?
李俊豪:我正常腳是31碼。我現在戴上矯正鞋的話是42、43碼。
一個多月的恢復訓練,李俊豪重回舞台,他奮力起舞的樣子打動了很多人,網友留言說:「街舞少年丟掉的是拐杖,撐起的是自信。」
不與別人比較
只想突破自己的極限
雙腿力量不足,就用雙手撐起夢想,李俊豪的堅強和樂觀,深受家庭的影響。他的父親李站患有先天性視力殘疾,母親卞德勤則是先天性肢體殘疾。夫妻二人經營着一家按摩理療店,生活雖不寬裕,但對兒子的病情,他們從未放棄,一直在努力尋求康復治療。
與此同時,家庭對李俊豪各方面發展的培養也不遺餘力,考慮到他的身體狀況,父母先後引導他學習過書法、圍棋,但都沒能堅持下來。出人意料的是,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李俊豪愛上了街舞。
2022年5月,李站的店裡來了一位顧客,他就是李俊豪後來的街舞老師邱宇。
李俊豪的街舞老師 邱宇:我就身體有點不舒服,然後去他父母的按摩店按摩,通過和他父母聊天,就看到李俊豪是這種情況。當時我覺得他挺適合來跳霹靂舞的,因為霹靂舞比較自由一點,也不妨礙他去跳,所以說就讓他來嘗試。
邱宇認為,霹靂舞很多動作不需要站立完成,科學訓練還有助於李俊豪增強力量,鍛煉體質。
李俊豪的爸爸 李站:他體驗過之後,內心的感覺非常喜歡,然後非常高興。走路上說爸爸我非常喜歡跳街舞,我還願意學。
李俊豪:就感覺街舞跳得很酷,然後我想試一下,我以後能不能跳成這樣。
李俊豪從此開始踏上街舞之路。邱老師為他制定了個性化的練習方案,重點訓練上肢力量和地面動作。
由於雙腿肌肉力量不足,對別人來說相對簡單的動作,李俊豪得成百上千次的練,每天放學後練兩個小時,周末還要加練達到六七個小時,李俊豪說,他不在意別人的進步速度,只想不斷突破自己的極限。
李俊豪:他們做的動作我做不了,我也理解。沒有壓力,我該怎麼跳就怎麼跳。因為我腿不好,像足球籃球我都學不了,我只能學街舞這一項,而且我也喜歡街舞。
訓練日復一日,摔倒是家常便飯,瓶頸期也遭遇過好幾次。
李俊豪:有時候一個動作練幾百次的時候,練厭倦的時候就想放棄,有時候練得特別累的時候就想放棄。最多一個動作練了一年多,是我的一個臂力托馬斯,2023年開始練,然後練到2024年的3月份,才練出來,才真正領悟是咋做的。
每當遇到困難,李俊豪都會告訴自己一個字:練。
李俊豪:就是靠練,日復一日地練習才能實現夢想。現在的街舞已經納入亞運會了,然後你可以代表着國家去外國參加比賽。雖然說是可能以後當不了街舞運動員,但是我有信心。不練的話百分百不行,但我要練的話就可以有希望。
溫暖向上的家庭
陽光開朗的性格
雖然知道自己的街舞水平只能算是剛剛入門,想要成為高水準的街舞運動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李俊豪小小的身體里已經有了大大的夢想,並且朝着它一點點努力靠近。
2023年,他參加全國街舞大賽滁州賽區邀請賽,獲得32強。2024年,李俊豪在北京舉辦的第五屆全國殘障青少兒藝術雙年展上,憑藉街舞表演獲得「最佳表演獎」。這次霹靂舞招新比賽,他也順利過關,也許,未來還有更大的舞台在等待着他。
從無法行走,到跳起街舞,李俊豪付出了艱苦的努力,身後的父母更是一路陪伴,全力支持,雖然他們都有不同程度的身體障礙,但溫暖向上的家庭環境,讓李俊豪從小就陽光開朗。
儘管自己也行動不便,但李俊豪的媽媽每天都會來接兒子放學,晚飯後,再開着殘疾人專用的三輪車送李俊豪到街舞培訓班上課。
李俊豪的媽媽 卞德勤:晚上他爸爸的視力不行,都是我去接他,我去送他,還有陰天下雨,他爸爸都看不到了,然後我去接。
周圍總有人不解,為什麼要讓一個腿腳不便的孩子跳街舞,但李俊豪的父母,從兒子第一天走進舞蹈室開始就全力支持,訓練中的苦和累讓他們心疼,但舞台上散發光芒的街舞少年更讓他們驕傲。
李俊豪的媽媽 卞德勤:我記得一次是在萬達比賽的時候,他老師非得讓他脫掉矯正鞋,腿就沒有支撐力了,別的小孩都在那站着,他就雙腿在那裡跪着,我看到心裏面好難受。而且我旁邊的人還在說,他說你看這小孩他的腿不方便,他還在這裡上台表演。我說你就要好好上學,你就要好好做好你自己的事。現在挺高興的,別人小孩能上去的,我家小孩也能上去。
在康復和四次手術的過程中,李俊豪得到過很多人的幫助,這幾年,父母也常常帶他參加公益活動。
李俊豪的媽媽 卞德勤:給人家送個米送個面啥的,像端午節的時候包包粽子,送給那些老年人吃,我們給包好,然後叫小孩給他送過去。
李俊豪的爸爸 李站:從幾歲的時候,我們就經常帶着他去,讓他去體驗那種公益活動。培養孩子一些積極向上的正能量,首先我們做父母的要做一個榜樣。
父母的引導,讓李俊豪從未因身體的缺陷而感到自卑,如今的他,希望用自己的經歷和舞台上的表演,去激勵更多的殘障少年。
李俊豪:如果別的小孩是我這樣的話,他們估計是會自卑,但我沒有,我是開朗的。我也希望通過我的表演去幫助更多的殘疾人,讓他們覺得自己跟別的人沒什麼區別。
堅韌樂觀的家風傳承
用心舞動生命的精彩
別的小夥伴能做的動作,自己做不了,李俊豪毫不在意,也許付出要多很多,也許進步會慢一點,但這份不斷突破自我的樂趣並無二致。在屬於自己的節奏中挑戰、收穫,正如李俊豪所說,他和別人沒有什麼不同。
每一次定格、旋轉,都是對命運強有力的回擊。面對身體的缺陷,沒有自怨自艾、消極沉淪,而是選擇用雙手撐起未來,追求夢想,從父母到孩子,這是一個殘障家庭堅韌、樂觀的家風傳承,也是他們創造幸福生活的底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