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樂播的私域直播外人看不到,老人陷入直播間劇本騙局,主播自稱雷氏家族能回收藏品變現,江西老人一月花3.5萬元刷50單,換來一堆假聖旨。
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蹲點直播間,騙子掛出無實物空鏈接,賣「發財機會」,一小時賣出87萬元,稱老人越早下單、付款越多,他們越快上門回收藏品,子孫後代還能去「雷氏集團」工作端上鐵飯碗。
>>子女投訴——
母親陷入直播間劇本騙局,一個月花3.5萬元刷50多單
許先生家住江西,他67歲的母親最近陷入直播間劇本騙局。「我媽早前有一分、一角的錢幣,刷微信視頻號時,老能刷到古錢幣變現的內容。」許先生說,今年3月起,母親多次問兒女要錢,「我哥剛給她轉了兩千,沒幾天她又說沒錢了。我們一查才發現,母親被騙了。」
原來,許先生的母親通過回收藏品變現視頻,加到了一位「雷總」的微信,「雷總每天直播,專騙老年人,他的直播需要通過他發給老人的鏈接才能看,老人對雷總直播間痴迷上癮。」許先生說,「雷總」在直播里宣稱,讓老人買他的鏈接,買得越貴「雷總」就能越早上門回收老人的古錢幣,還讓老人幫他保管藏品,稱保管費50萬元起步,「通過各種很假的劇情演繹,編造各種情節,說他們是四大家族鬥爭,還有日本人來搶文物。還有劇情是他到民間收古錢幣,豪氣轉賬動輒百萬,鼓動吸引老人購買直播間掛出來的鏈接。買的越多變現機會越多,收到的都是不值錢的假文物。」
許先生目前買的部分「藏品」
對於直播間里這些「一眼假」的劇情,許先生說,老人們深信不疑,母親從3月至4月,背著兒女們一個月買了50多單,花了約3.5萬元,家裡一堆假藏品,有所謂的聖旨、古畫等等。「怎麼說這是騙人的,母親都不信,還幫騙子說話,認為只要繼續購買鏈接,雷總就能來家裡回收變現。我帶着我媽去了當地的文物局,工作人員只聽了事情沒看東西就斷定我們上當了。騙子用精神控制法洗腦,讓老人執迷不悟。」
上鏈接就讓付款,不知道賣的啥產品,平台商家難聯繫
4月中旬,許先生髮現母親被騙後,便開始了艱難維權。
直播間里的鏈接,從99元到1588元不等,「我母親最早都買1588元的,後來沒錢了,就買幾百元的。」收到的物品,同樣的東西在網上就賣幾十塊錢。
「我之前沒有聽過微樂播這個平台,也是找訂單時發現,付款記錄顯示錢都去了浙江微樂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一查才知道,這就是直播平台。」許先生說,雷總的微信號經常變,直播鏈接每天也不一樣,「這件事後,我們聯繫微樂播直播平台,工作人員也不管,說他們找商家也需要時間,讓我們自己找商家,退款至今無果。」
許先生與平台聯繫也沒解決問題
許先生認為,直播平台對主播、直播間應有監管責任,「主播行騙、平台默許,詐騙老人,躲避家屬發現後維權,隨便換馬甲,退款簡直難成了天方夜譚。」
>>記者調查——
直播「外人」看不到,下單付款無明確商品,為騙局形成溫床
許先生提供了直播間寄來的物品視頻,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看到,其家中,各式各樣的收藏品已堆滿,每種款式都有很多相同的。這些紀念品,在拼多多、淘寶等網購平台可搜到同款,「聖旨」39.4元、「李鴻章頭像紀念幣」34.4元、「琥珀蜜蠟蝴蝶擺件」29元、「夜光龍鳳花瓶」35.8元、「財富風雲精選世界五十八國錢幣珍藏」52.38元、「國家寶藏十大傳世名畫」72.75元……
許先生說,並不知道哪個物品對應的是多錢的鏈接,「花了錢都不知道買的啥,直播間里的產品鏈接,只讓付錢並沒有對應明碼標價的商品,老人們都以為天上能掉大餡餅。」
帶着重重疑點,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設法蹲點「雷總直播間」。記者經過調查發現,所謂「雷總」只是一個虛構的人設,「雷總」一般每日直播兩次,早晚9時各一次。其直播是通過一個名叫「微樂播」的平台,直播內容外人無法直接看到,要通過特定鏈接,才能進入直播間,被稱為「私域直播」。「雷總」先通過短視頻等方式加到老人微信,再每日定時給老人發直播鏈接,將老人引流至直播間。沒有鏈接就無法看到直播內容,播些什麼內容也都只有「自己人」知道,具有隱秘性,為騙局形成溫床。
記者蹲守直播間,主播掛「神秘禮」鏈接賣「發財機會」,一小時賣出87萬元
「雷總」直播分為「騙錢場」和「忽悠場」,「騙錢場」後的第二天上午往往不直播。令人不敢相信的是,直播所上的鏈接,並無實際產品,鏈接商品名稱為「雷總神秘禮xx號」,連商品實物照片都沒有,虛配一張禮盒圖片,也沒有產品詳情介紹。老人們無實物開「盲盒」,甚至連盲盒都不存在,就一個空鏈接,鏈接上來後,主播互相配合演戲,像打了雞血一樣讓老人們付款,付款下單也被謹慎地稱作「抓住機會」,而非「購買物品」。
每個鏈接只掛幾分鐘,賣一個撤一個,從貴到便宜,依次不斷。每次上鏈接,都會被主播吹成人生翻身走向財富的千載難逢好機會,不容錯過。然而,實際上錯過的「機會」總能再回來,並沒有宣稱的那麼難得。1588元的鏈接關閉了,就會降級上999元的鏈接,每次都說是「最後的機會」,抓住的都是有眼光的人,能抓住財富。當你錯過了,還會有599元、299元的鏈接,騙到老人們實在沒錢了,主播會以對賬為理由,快速下播。忽悠結束後的話術通常為「孩子還有工作要忙,要去完成未完成的事。」
記者蹲守的一場直播中1588元鏈接熱賣數不斷上漲
一場直播中,1588元鏈接系統顯示熱賣數量為401單,999元鏈接111單,599元鏈接112單,299元鏈接185單。記者粗算了一筆賬,照此計算,當晚「雷總」一小時收入超87萬元。
>>騙術揭秘——
黑話暗語規避風險反偵察,六字箴言要求老人聽話執行照做
在這些不見光的直播間里,受眾人群清晰,「雷總」明確知道行騙目標為老年人,直播中多次提到,因為都是年齡大的人,所以鏈接關閉時速度會慢一點,還讓老人對「雷總」堅決遵守「六字箴言」——聽話、執行、照做。
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發現,第一次看「雷總」直播,可能看不明白,直播間里暗語黑話不斷,很多語言模稜兩可,不會直白說清楚,很少用「我」作為主語,以規避風險。記者蹲點多日後,才明白了其中語言的含義。
「雷總」直播自稱「孩子」,喊看着的人「老爸老媽」
比如,來直播間、看直播叫「回家」,「老爸老媽」是指看直播的人,「孩子」是「雷總」的自稱,「抓住機會」就是趕緊下單付款的意思。「孩子接爸媽回家」,就是告訴老人下次開播時間,到時間了要來直播間。「天黑壞人多,孩子希望老爸老媽下播後不要亂串門」,暗指有人在投訴直播間,讓老人在直播結束後不要告訴家人直播里的內容,同時也不要去其他類似直播間。
在「忽悠場」鋪墊後,「行騙場」開播時,「雷總」會說「今晚要干大事」,有人問要幹什麼大事?主播立即反問:「直播間有新來的爸媽嗎?說了幾天都沒聽嗎?昨天有爸媽沒回家嗎?你要錯過這次機會孩子也沒辦法,孩子不會說要幹什麼,你一會兒看了就知道了,孩子的爸媽都知道要幹什麼。」整場直播蹲完,記者發現,「干大事」就是指晚上要開鏈接行騙。
同時,「雷總」會避開「古董」、「文物」等詞彙,他宣稱,只要老人下單,就會收到一個「好東西」,不管付多錢,都會收到「好東西」,到時貨拉拉去家裡回收時,這個「好東西」就是憑證,用於區分各個價位段。從許先生母親遭遇的經歷來看,「好東西」就是所謂聖旨、琥珀擺件等工藝品。
叫爹叫媽、給2萬元改口費、還包後代工作,甜言蜜語畫餅騙取老人信任
直播中,「雷總」主打感情牌,一口一句「沒有人會教陌生人如何致富,所以孩子都是真心的」,說著甜言蜜語叫爹又叫媽,用「為你好」的句式和親切的語言,把大叔大媽迷得團團轉,騙取老人信任。每場直播結束時都有固定話術,「早請安晚彙報」的模式,讓老人產生信賴感。
忽悠過程中,「雷總」及其團伙為了刺激老人下單,承諾越早付款、下單越多、買的越貴,就能越快上門回收。並畫餅稱,提供「鐵飯碗」,每上一個鏈接,前20名拍下付款的,未來都能進入「雷氏集團」任意企業工作,讓老人們為了子孫後代的未來,也要抓住機會付款。然而,「雷氏集團」是個啥公司,在啥地方,隻字不提。
在「忽悠場」中,「雷總」還帶着老人們暢想未來,只要「老爸老媽」多下單,「孩子」就能跟名人名企達成合作,合作成功後就能去老人家中回收,讓老人手中現有這些東西「變現」,獲得巨額財富,到時候吃穿用度都不用愁了,連兒孫都不用再工作,沒事就到處旅遊吃喝玩樂,「變現之後老爸老媽和孩子歡聚一堂,都來雷氏集團。」
對於這些不切實際的內容,不少老人深信不疑,還有人說身體不好去不了,還有人說家裡要干農活去不了,「雷總」豪氣又「真誠」:「來不了的孩子去接你,怎麼能來不了呢?那時候都變現了,還用幹活?老爸老媽就不用辛苦了,我們在雷氏集團備下千人宴歡聚。」
「雷總」還多次用「改口費」給老人做誘餌,變現後接老人們來「雷氏集團」齊聚一堂時,會給「爸媽們」改口費,「別說一萬元,來的每個爸媽給兩萬元。」
奇葩劇本偽造衝突,對老人精神控制設下騙局
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調查發現,直播間里偽造衝突,編造劇本騙局,為老人設下欺詐陷阱,主播將「演技」當「生意」。直播奇葩劇本主要分為兩類劇情,一是「四大家族紛爭」,所謂雷氏家族便是劇本主角,好的家族想跟雷氏合作,把他們的財富商機帶給雷總直播間的「爸媽」,這期間,壞的家族就會阻撓。二是「漢奸來了」,借用歷史仇恨,偽造誇張劇情,用侮辱性語言詆毀直播間老人,通過道德綁架實現精神控制,以達到讓其付款。
直播中,「雷總」和反派演員,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雷總」說著爹媽親爹媽好,給爹媽吃甜棗,反派負責「扇爹媽巴掌」。老人們下單前,總有反派會衝進雷總直播間大鬧,「來我直播間里都是貴族,你雷總直播間里的都是什麼東西,他們懂個屁,你為了他們好,想讓他們變現,他們才不領情。」下單結束時,反派又會衝進直播間,「這些下單的老東西什麼都不懂,給他們發財的機會都抓不住,下播了他們就會退單。」每每這時,「雷總」都會跳出來維護「爸媽」,說著「我爸媽肯定能抓住機會」「我爸媽肯定不會退單」對老人二次施壓。類似劇情中,每次都以「雷總」將反派趕走結束。
對於這樣的劇情,直播中並不會標註「劇情演繹」等提示字樣,評論中老人們紛紛信以為真,「壞女人又來了」「我們變現跟你有什麼關係」「打倒漢奸」「小雷好孩子」,沒有人會質疑這並非現實。
碰瓷名人名企「背書實力」,動輒交易幾千萬,讓老人借錢下單
直播間騙老人除了上述套路,還會注意「張弛有度」。並不是每天直播都騙錢,開一次鏈接之後幾天基本只忽悠,「忽悠場」一方面給老人洗腦,一方面給老人籌錢時間。同時抓住飢餓營銷效應,凸顯機會難得,再上連接時,老人們借錢都要付款。
幾乎每場直播中,「雷總」都會提到雷氏集團與貨拉拉的合作,「雷總」稱,他至今未與貨拉拉簽約是因為他對貨拉拉欲擒故縱,只要簽了協議,貨拉拉就能第一時間上門回收藏品,老人們立刻就能變現發大財。同時,「雷總」還多次提到他與多位知名企業家都有合作。
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蹲守直播間,上鏈接後並無實際商品
而在「騙錢場」,開場「雷總」就會問直播間的爸媽「借好了嗎」,開鏈接時,直播成員教老人下單,直言「這是與貨拉拉握上手的通道,這是通往財富的通道」,每次下單都決定了貨拉拉上門回收藏品的速度。付款1588元鏈接,貨拉拉上門最快,同一鏈接拍夠四單無法再拍的人就是抓住財富的人。
開鏈接時多人配合,其中一個角色便是「貨拉拉張經理」。成員幾人高頻輸出,語速飛快製造焦慮,一句不停地快速對老人集中洗腦,讓老人沒有思考的空間。同時,還會穿插劇情配合演戲——上海的張阿姨打微信電話讓延遲關閉通道,沒付款的老人哭着乞求再開一次鏈接等誘導情節。
這時,「雷總」和他的成員現場「懇求貨拉拉張經理」,「張經理」勉為其難地給老人們再建立一個通道,價格會比上次便宜一些,以便老人們能搭上「致富車」。兩次之後,「張經理」就會因建立通道產生費用,讓「雷總」轉賬1000萬,隨即直播間里就會響起「已轉賬1000萬元」的聲音,這都是「雷總」為了讓爸媽抓住機會自願進行的「大手筆投入」。
此外,「雷總」還會上演去老人家回收變現的戲碼,直播間里「6800萬元已入賬」等提示音此起彼伏。不論是「貨拉拉張經理」還是回收變現的老人,亦或是搞破壞的反派,一律都不露臉、不出鏡。
>>難以自拔——
老人對騙局深信不疑,「幫雷總保管的藏品一隻手都拿不下」
在記者採訪期間,許先生稱,母親仍偷偷在直播間下單,執迷不悟,還等着「雷總」來上門回收變現的那一天。許先生母親說,之前看過很多回收紀念幣的視頻,後來總看「雷總」是因為他宣稱的回收價格高。然而,「雷總」至今也沒有上門回收過。
記者暗訪發現,直播間的老人每天都會按時按點看「雷總」直播,每場直播觀看量都在20萬左右。不少老人稱,自己僅僅幫小雷保管的藏品都有數萬元,「一隻手都拿不下」,一心等着雷總的車來回收變現。還有人稱,「我家品種多多,等你來取。」
許先生母親在直播間下單「發財機會」收到的各種「好東西」,很多都是重複的
對於騙局,很多老人已被徹底洗腦,意識不到是假的。直播中,「雷總」聲稱貨拉拉知道他體量大,追着他要合作,他都避而不回吊胃口。對此,老人們都說「小雷兒子是個生意精」「相信小雷」「都是為了大家」「好人有好報」「小雷辦事太周到了」「孩子頭腦真行」。還有老人建議,合作貨拉拉不能露出標識,怕被「反派」知道;「一定要保密」。還有人說,「有貨拉拉幫忙,這樣就快了,變現就快了」「終於要出頭了」。「雷總」要求聽話,托兒們紛紛回復「萬眾一心」「聽你安排」「一定聽話」「我們等你來」「沒去過別的直播間」。
多場直播中,都有老人問,上門回收時在哪裡領款記賬?對此,「雷總」沒有明確答覆,只稱,有貨拉拉在還擔心什麼,回收時就能變現。上鏈接的過程中,有老人說,已經借好了錢,還有老人稱錢不夠,希望能開便宜的鏈接。
>>貨拉拉闢謠——
與上述公司無關,無業務往來,提醒大家謹防受騙
4月29日,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聯繫到貨拉拉全國客服,工作人員說,對此情況高度重視,將由專人回復。
當日下午,貨拉拉官方回復:貨拉拉平台與上述公司無任何關係,也無任何業務往來,請廣大公眾擦亮眼睛,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
>>微樂播回應——
售後過期錢已結給商家,監管問題一律不知,商家合不合規不處理
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通過調查,梳理出微樂播私域直播中存在的隱患,一是直播間里套路多,利用老年人很少上社媒存在信息差,過度開發銀髮經濟,涉嫌欺騙老年人;二是封閉式直播,缺乏監督,只有直播鏈接,下播就關閉,直播沒有回放、沒有記錄,沒有公開商城,無法售後;三是主播在直播間隨意宣發,甚至連產品都沒有,涉嫌欺詐性宣傳。
微樂播是個啥平台,私域直播又是啥?4月29日,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聯繫微樂播平台客服,問及平台對直播的要求,提示人工坐席全忙,諮詢進入排隊狀態。隨後,系統提示已連接上客服,記者詢問直播間騙老人如何退款?一小時後,客服稱,今天公司外出,無人值班,諮詢的問題上班時統一處理。
隨後,記者在微樂播的微信官方服務號上看到,其認證主體為浙江微樂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介紹為企業私域直播平台。記者撥打該公司公示電話0571-87118888及客服電話400-625-6888,始終無人接聽。
4月30日,記者再次聯繫微樂播平台客服,工作人員說,他們只售後,根據訂單聯繫商家協調退費,至於監管一概不了解。那對「雷總直播間」及其背後公司資質是否核查,合不合規?工作人員說,想退費也可以直接找直播間對應公司客服,商家合不合規他們不處理。
5月6日,記者再次詢問,許先生家的訂單是否退費?提示坐席忙。下午4時許,工作人員回復稱,該退款訴求已多次向商家反饋,經核實,訂單狀態為已完成,確認訂單已過售後期,錢款已結算到商家賬戶,平台無權扣除商家賬戶貨款處理退款,建議繼續跟商家溝通。售後期多長時間?「一般是七天。」工作人員說。
根據此前家屬提供的聊天記錄,老人家屬說明被騙事由提出退費,微樂播平台先稱提供訂單去跟商家溝通,隨後回復訂單已過期,家屬問訂單期限是多久,工作人員稱不知道要問商家。
監管漏洞成賣點:管控寬鬆直播話術靈活,用戶信息能強大收集,還能引導用戶到外鏈交易
今年2月,微樂播服務號發佈多篇文章宣傳企業私域直播,其中提到,公域直播的典型平台如抖音、快手等,其核心關注點在於留存率與互動率,公域直播需要獲取平台推薦流量,而私域直播要將目標用戶吸引並導入至私域直播間內,轉化為實際購買者。
在「建立信任與口碑」一段還提到:「精心準備的話術為主播在直播過程中有效維護客戶關係提供了有力支撐。私域直播相較於公域直播有一個顯著優勢,即其平台管控較為寬鬆,讓很多話術變得更加靈活。」
早在2024年,微樂播就已經開始推廣企業私域直播。在其介紹中,被騙消費者詬病的監管漏洞及隱患,也一一證實。微樂播發佈的文章中多次提到,其直播可以設置觀眾白名單,保證直播隱私安全;可支持密碼訪問,杜絕無關人員;微樂播有強大的數據收集系統,能實時收集觀眾數據,形成詳細用戶畫像;邊看邊買快速轉化,能關聯外鏈商品,引導用戶到外鏈商城交易。微樂播目前已覆蓋到醫美、大健康、翡翠珠寶、醫療、金融等行業。
>>失聯的「雷氏集團」——
其實是義烏一批發公司,年初就因失聯被納入異常名錄
那麼,雷氏集團到底是個什麼集團,背後的主體又是誰?其涉嫌明目張胆坑騙老年人,雖屢屢更換直播賬號,但從每個賬號的客服信息來看,企業認證均為義烏市枷怡供應鏈有限公司。而該公司在今年1月22日,已被義烏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原因是通過登記的住所或經營場所無法聯繫。
4月29日,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通過直播鏈接找到「枷怡供應鏈有限公司客服」,詢問「雷氏集團」是否存在,下單老人的子孫後代如何辦理入職手續?工作人員稱,這是客服,具體要諮詢主播。對於主播如何聯繫、訂單如何退費等問題,均未明確答覆。
隨後,記者撥打天眼查上公示的該公司電話,提示呼叫不能完成。
在義烏市枷怡供應鏈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上,經營範圍中有一條為工藝美術品及收藏品批發(象牙及其製品除外),此外還有日用品批發等。
>>該誰監管?——
義烏江東市場監管所:行騙手段高明監管不到,公司被列入異常意味着無法找到
4月29日下午,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聯繫到企業登記機關義烏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說,該公司歸江東市場監管所管轄,並給出聯繫方式。
隨後,記者聯繫到江東市場監管所,工作人員說,從該企業直播的情況來看,騙子的手段越來越高明了,這些都沒辦法監管到,只能消費者自己擦亮眼睛,去正規的平台去購買物品。「列入異常名錄後,如果企業還要用營業執照,肯定要先來我們部門將異常移除,才能恢復正常。我們的監管手段目前只能到這一步,確實沒有能力把各個平台監管到。手段類似詐騙,如果金額較大,建議當事人報警處理。」
工作人員說,從登記信息上,「列入異常,就等於我們也找不到這家公司。比如,它登記在a,實際營業地址是b,我們無從去找b。」工作人員建議,報警同時,可繼續聯繫平台處理。
杭州餘杭市監部門:轉至12315,無法連接到人工
4月29日下午,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聯繫浙江微樂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主管部門——餘杭區市場監管局,其官網公示座機號碼無人接聽。
隨後,記者聯繫杭州市市場監管局,多個座機號碼均轉至12315杭州中心,等待多時無法聯繫到人工客服,要投訴只能自主登記。
5月6日,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再次聯繫餘杭區市場監管局官網公示座機,要麼佔線,要麼無人接聽。
馮川派出所:了解情況後會聯繫當事人
4月29日下午,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聯繫到許先生報案的江西當地奉新縣公安局馮川派出所,民警記錄信息後表示,核實情況後會讓辦案民警及時聯繫許先生,「如要了解案情進展,當事人也可直接到所里來諮詢。」
>>律師說法——
虛構「發財機會」騙取老人錢財,或涉嫌詐騙犯罪
陝西恆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師趙良善認為:如果直播間所售物品為真文物,且賣家沒有合法的文物經營資質,其行為顯然違反了文物保護法。若賣家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通過虛構 「發財機會」、謊稱貨拉拉上門回收等手段,騙取老人錢財,則涉嫌詐騙罪。
依據《刑法》,詐騙公私財物,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此事件中,如果主播一小時真的賣出87萬元,數額則特別巨大,將面臨較重的刑罰。
趙良善表示,若商家通過直播間以發財機會為名銷售假文物,則構成消費欺詐。對此,老人有權要求商家承擔「退一賠三」的法律責任。「欺詐與詐騙的最大區別在於,行為人的主觀惡意程度不同。欺詐核心是仍會提供消費者要求的商品,只是其中的某一部分做了隱瞞或不實宣傳。而詐騙屬於刑事犯罪,更側重於無中生有,壓根就沒有交付的想法或所宣稱事宜根本無法完成。」
如何維權?平台應協助處理,多方具有監管責任
趙良善建議,針對維權途徑,其一,注重收集證據,如直播錄屏、聊天記錄、購買憑證(如訂單截圖、支付記錄)等。其二,根據《電子商務法》,平台對平台內的直播活動負有一定的管理義務。家屬可通過平台的投訴渠道,要求平台對涉事主播進行處理,如暫停直播、封禁賬號、協助退款等。其三,因本案可能涉嫌詐騙犯罪,應及時向警方報案。其四,老人及家屬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主播和相關責任方返還財物、賠償損失。
趙良善分析,關於監管責任,一是微樂播平台對其平台上的直播活動有直接監管責任。平台應建立健全直播內容審核機制,對主播的資質、直播內容進行審查,防止虛假宣傳、欺詐等違法行為的發生。具體到此事,微樂播平台客服未積極履行監管職責,應承擔相應責任。二是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網絡直播銷售行為有權進行監管。尤其是欺詐消費者、虛假宣傳等行為,可依據法律法規,對涉事商家進行調查,視情節輕重給予警告、罰款、吊銷營業執照等行政處罰。本事件雖然存在經營異常,但如直播間再次發生違法經營行為,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可以考慮聯合公安機關執法,變通執法方式。三是因涉及文物相關問題,文化和旅遊部門也應參與監管,確保文物交易合法合規。四是警方負有嚴厲打擊犯罪的責任與義務,在接到報警後,應當及時偵破案件,懲處違法犯罪分子。
加強防範:老年人對新事物缺乏了解,呼籲完善法律法規,防止新技術被用於犯罪活動
趙良善呼籲,隨着社會科技的快速發展,詐騙手段不斷翻新,老年人往往對新技術、新事物缺乏了解和防範。
為避免老年人被騙:一是家庭及社會應肩負起責任,加強對老年人的關愛和陪伴。子女多和父母溝通,社區要積極開展對老年人的防騙宣傳活動。
二是政府和相關部門應加大對詐騙犯罪的打擊力度,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不斷抬高詐騙違法成本。同時,應加強對新技術、新事物的監管和管理,防止其被用於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
三是老年人自身也要時刻提高警惕,加強對詐騙手段的了解和防範。比如老年人不隨意點擊陌生鏈接、掃描陌生二維碼,老年人要學會「談錢色變」,警惕騙人話術,遇事多與子女商量。
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 佘欣 編輯 李婧
(如有爆料,請撥打華商報新聞熱線 029-888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