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差評如潮,被觀眾趕出院線!網播也救不了它,事實證明爛片已無市場

2025年04月12日18:50:30 娛樂 8683

當下的電影市場再次消沉了下來。

本以為春節檔的《哪吒2》只是國產電影的開始,沒想到卻已經是巔峰。

這部影片之後,電影領域再沒有一部拿得出手的作品,就連馮小剛趙麗穎聯手的《向陽·花》都慘遭翻車。

豆瓣差評如潮,被觀眾趕出院線!網播也救不了它,事實證明爛片已無市場 - 天天要聞

而就在大家的目光都鎖定在接下來的待播影片時,春節檔的一部電影終於承擔不起壓力,被觀眾趕出了院線,那就是肖戰的《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以下簡稱《射鵰》)。

作為春節檔的影片,該片上映後口碑崩盤,票房成績相當不理想,甚至沒幹過《熊出沒·重啟未來》這部春節檔影片的「分水嶺」。

豆瓣差評如潮,被觀眾趕出院線!網播也救不了它,事實證明爛片已無市場 - 天天要聞

可即便如此,該影片竟然還想着與《哪吒2》平分天下。

人家為了衝擊全球影史票房榜前十名而延期,《射鵰》也不自量力的選擇延期,真不知道是哪來的自信。

豆瓣差評如潮,被觀眾趕出院線!網播也救不了它,事實證明爛片已無市場 - 天天要聞

而眼下該片又正式全平台上線,本以為能夠再混點熱度,沒想到網播僅一天,豆瓣評分就從5.5下滑至5.2。

豆瓣差評如潮,被觀眾趕出院線!網播也救不了它,事實證明爛片已無市場 - 天天要聞

點開最新評論區,觀眾們的差評一片,「浪費時間,又臭又長」、「太差勁了」、「好差」等評論比比皆是,看來就算網播也拯救不了它啊。

豆瓣差評如潮,被觀眾趕出院線!網播也救不了它,事實證明爛片已無市場 - 天天要聞

科幻愛情片,武俠內核全無

影版《射鵰》改編自金庸的小說《射鵰英雄傳》第34章至40章,講述了戰亂時代,郭靖(肖戰飾)與黃蓉(庄達菲飾)聯手抵禦外敵,保護南宋邊關和平。

故事簡介說得好聽,實際內容卻沒有半點金庸武俠的影子,整部影片郭靖就全神貫注的做一件事:找黃蓉。

豆瓣差評如潮,被觀眾趕出院線!網播也救不了它,事實證明爛片已無市場 - 天天要聞

郭靖跟隨黃蓉來到了桃花島,看到了自己幾位師父的屍體,直接就認定了是黃蓉的父親殺了他們,於是放下狠話與黃蓉分道揚鑣。

這本是略帶虐點的高潮部分,但是我一看屏幕,好傢夥,郭靖被風給吹成了張飛,真是給我看笑了。

豆瓣差評如潮,被觀眾趕出院線!網播也救不了它,事實證明爛片已無市場 - 天天要聞

而當郭靖找到了自己的大師父,發現自己錯怪了黃蓉後,他又開始悶頭尋黃蓉 。

方法就是用黃蓉教自己的桃花酒釀雞做法,在雷電暴雨天插根銀槍,然後等着雷劈就可以了。

豆瓣差評如潮,被觀眾趕出院線!網播也救不了它,事實證明爛片已無市場 - 天天要聞

好好好,要是不下雨,你倆豈不是這輩子都見不着面,這找人的方法也是讓人大開眼界了。

不過,沒有最離譜,只有更離譜,在郭靖終於找到黃蓉後,蒙古人也在此時發兵南宋。

為了能夠上城牆觀看戰況,黃蓉抱拳:「小人一生從未見過蒙古人,還想一睹蒙古人的長相。」

豆瓣差評如潮,被觀眾趕出院線!網播也救不了它,事實證明爛片已無市場 - 天天要聞

城守大人一聽,好像假酒喝多了似得冒出一句:「太荒唐了吧,我真是搞不懂你們現在這些年輕人心裏在想些什麼,這麼想看,就讓你看一眼吧。」

不是大哥你要不要聽聽你在說些什麼?前一秒說邊防軍事重地不讓進,後一秒就隨便給人看,就這樣,主角光環出來了,沒有任何邏輯也不推動劇情,簡直莫名其妙。

而且,古代根本就沒有「年輕人」這個詞吧,真是糟蹋了經典,改編的不倫不類。

豆瓣差評如潮,被觀眾趕出院線!網播也救不了它,事實證明爛片已無市場 - 天天要聞

之後,蒙古軍兵臨城下,郭靖跑到陣前試圖抵擋百萬大軍。

黃蓉:「這麼多人,你怎麼擋?」

郭靖用實際行動告訴黃蓉:用手和嘴擋。

豆瓣差評如潮,被觀眾趕出院線!網播也救不了它,事實證明爛片已無市場 - 天天要聞

全程重複一句話:要想攻城就踩着我過去

而此時,黃蓉也跟着郭靖開始犯蠢,兩人一起手拉手坐在馬上。

觀眾:?

豆瓣差評如潮,被觀眾趕出院線!網播也救不了它,事實證明爛片已無市場 - 天天要聞

好傢夥,ai都寫不出來這麼抽象的情節吧。

而且導演似乎還感動於這樣的畫面,給觀眾來了個大遠景,場面更抽象了。

豆瓣差評如潮,被觀眾趕出院線!網播也救不了它,事實證明爛片已無市場 - 天天要聞

之後,大汗(巴雅爾圖飾)上前與郭靖對話,被對方一番「俠之大者」的言論給感化,決定退兵,這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看得出來,導演為了點題已經無所不用其極了,金庸武俠的內核全靠郭靖一張嘴體現,簡直槽多無口。

豆瓣差評如潮,被觀眾趕出院線!網播也救不了它,事實證明爛片已無市場 - 天天要聞

除了故事情節拉胯,影片的服化道也一言難盡。

導演組是沒錢找一些更體面、真實的桃花島嗎?

這一眼影棚和泡沫質感的布景,讓人懷疑桃花樹都是塑料製品,質感真的很難評。

豆瓣差評如潮,被觀眾趕出院線!網播也救不了它,事實證明爛片已無市場 - 天天要聞

豆瓣差評如潮,被觀眾趕出院線!網播也救不了它,事實證明爛片已無市場 - 天天要聞

另外,影片的剪輯也是令人無語,一場分別的戲直接剪成了ppt,誰看了不說一聲敷衍。

豆瓣差評如潮,被觀眾趕出院線!網播也救不了它,事實證明爛片已無市場 - 天天要聞

此外,該影片大力宣傳的特效也完全是網遊質感。

郭靖的降龍十八掌和歐陽鋒(梁家輝飾)的蛤蟆功,好像就是在比誰的圓環多,真的很想問,後期這套特效的靈感是來源於奧運五環嗎,觀感未免也太廉價了。

豆瓣差評如潮,被觀眾趕出院線!網播也救不了它,事實證明爛片已無市場 - 天天要聞

可以說,影版《射鵰》就是春節檔影片的最大笑話。

打戲全靠慢動作空氣波,畫面又一眼粗製濫造,宣傳的有多狠,打臉的聲音就有多響亮。

從故事情節到敘事節奏,再到特效內容都不如網大用心,這樣的作品就別再抬上來辣眼睛了。

豆瓣差評如潮,被觀眾趕出院線!網播也救不了它,事實證明爛片已無市場 - 天天要聞

主演太拉胯,老戲骨成「工具人」

說實話,影版《射鵰》最令人期待的角色,莫過於胡軍版的洪七公和梁家輝版的歐陽鋒。

只不過兩人前者出場不到5分鐘,後者直接被改成了癮君子,雖然演技挑不出錯,卻徹底淪為了襯托主角的背景板。

豆瓣差評如潮,被觀眾趕出院線!網播也救不了它,事實證明爛片已無市場 - 天天要聞

然而,即便有老戲骨抬轎,兩位主角也完全撐不起整部影片和角色本身。

我們先說男主,肖戰。

本身肖戰的長相就與有着憨傻氣息的郭靖極其不相符,一雙眼睛特別精明,就算刻意抹黑扮丑,也沒有俠之大者的味道。

豆瓣差評如潮,被觀眾趕出院線!網播也救不了它,事實證明爛片已無市場 - 天天要聞

而且,肖戰也完全接不住戲。

李萍(蔡少芬飾)不想成為兒子的負擔主動自盡,彌留之際看着郭靖,滿臉的悲痛與懷念,還有隱隱的自豪,依依不捨的目光相當傳神。

豆瓣差評如潮,被觀眾趕出院線!網播也救不了它,事實證明爛片已無市場 - 天天要聞

然而鏡頭一轉,肖戰的表情是這樣的——

豆瓣差評如潮,被觀眾趕出院線!網播也救不了它,事實證明爛片已無市場 - 天天要聞

大哥你困了就去一邊睡覺吧,好好地悲情氛圍感給破壞的一乾二淨。

而且,肖戰表面上敬業的把自己弄得粗糙,不修邊幅,實際上在表演中相當潔癖。

有一個小細節,那就是蔡少芬在吐血時,肖戰的手像是被電了似得,飛快的抽了出去,蔡少芬原本握住他的手都被掄飛了出去,避之不及的動作實在是太可笑了。

豆瓣差評如潮,被觀眾趕出院線!網播也救不了它,事實證明爛片已無市場 - 天天要聞

再說女主庄達菲。

從得知影片選角到預告片出爐,庄達菲飾演的黃蓉就一直備受觀眾吐槽,因為她與古靈精怪的黃蓉相差太大了。

看得出來導演也想要中和一下庄達菲男生女相的英氣,所以給她設計了雙馬尾的造型,但,這樣看上去更普了,像是平平無奇的小丫鬟。

豆瓣差評如潮,被觀眾趕出院線!網播也救不了它,事實證明爛片已無市場 - 天天要聞

而當她飾演的黃蓉在聽到華箏(張文昕飾)說自己馬上就要與華箏成婚時,角色的悲痛交加庄達菲完全演不出來。

面無表情一張臉,眼睛裏倒是有點淚花卻完全掉不下來,最後可能是實在哭不出來,庄達菲只好表演一個拙劣的暈倒,演技太拉胯了。

豆瓣差評如潮,被觀眾趕出院線!網播也救不了它,事實證明爛片已無市場 - 天天要聞

結語

事實證明,影版《射鵰》即便是網播,也難以得到觀眾的認可,在當下的國產影視劇領域,品質才是硬道理,爛片早就沒有了生存的市場。

說實話,影版《射鵰》上線之前,觀眾對它的期待值相當高,畢竟徐克導演大名鼎鼎,肖戰也是當紅頂流,這兩人聯手怎麼看都會狂攬票房。

但,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究竟誰是誠意之作,誰在割韭菜一目了然。

打着經典的旗號,用流量演員博眼球,亂七八糟的改編與粗製濫造的鏡頭,只會讓觀眾一再失望。

只希望創作者們吸取影版《射鵰》的教訓,在之後的創作中守住底線,否則等待他們的只會是「自取滅亡」。

對此,你怎麼看?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裏,每天都上演着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