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歲李保田現狀:定居山東衰老明顯,兒子李彧長得像父親「翻版」

2025年04月09日10:22:03 娛樂 1988

一個劉墉,一個喜來樂,李保田用演技闡述了兩個不同命運的人。


劉墉高官厚祿,是一宰相,權柄在握,朝堂暗流涌動,他每每深陷險境,都能憑藉機智聰慧、有理有據的辯駁,讓自己安然無恙。


79歲李保田現狀:定居山東衰老明顯,兒子李彧長得像父親「翻版」 - 天天要聞


比起劉墉,喜來樂普通的多,是個無權無勢卻醫術高超的大夫。


在「神醫」名號不脛而走之後,他就被權貴看中,憑藉著高超的醫術,他闖過了一關又一關。


79歲李保田現狀:定居山東衰老明顯,兒子李彧長得像父親「翻版」 - 天天要聞


而劉墉和喜來樂的不服輸,恰似現實中的李保田,在他眼中,演戲就是藝術,怎麼推敲精細都不為過。


可也就是這份較真,竟也讓他無戲可拍。


01


都說李保田人軸難合作,那是因為不知道他吃了多少苦。


李保田出生於1946年,那還是戲子被罵的年代,社會地位極低,但凡學戲的,都是家裡窮的揭不開鍋的孩子。


所以,小小的李保田竟喜歡戲,每每混進戲場看到戲,就捨不得走。


在戲場人員清場時,他就鑽到椅子底下,靜靜等待人入場,等待下一場同樣的戲的開始。


當父親得知李保田想學戲時,二話不說就是好幾個嘴巴子。


作為老大,父親對李保田寄予厚望,一心希望他通過讀書來改變命運。


79歲李保田現狀:定居山東衰老明顯,兒子李彧長得像父親「翻版」 - 天天要聞


但李保田成績太差,他不想讀書,於是,自己偷偷報考了戲劇學院。


父親得知後,一頓大罵:「我沒有你這樣的兒子。」


就這樣,拿著錄取通知書的李保田就「離家出走了」,跑到江蘇省戲校學習當地的柳子戲


李保田熱愛自由,在無意間接觸到丑角之後,他被丑角的自由打動。


於是,在1960年,他到了徐州梆子劇團學習丑角。


但凡努力,影響都是看得見的,正是這段丑角的學戲,讓他在形體控制能力、台詞掌控能力還有分析共情角色的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多正反饋的知識。


這一切,都是在缺吃少穿,生病了也要堅持練習的情況下完成的。


上了舞台,一齣戲不唱完,都不能輕易下台,戲比天大,深印在了骨子裡。


79歲李保田現狀:定居山東衰老明顯,兒子李彧長得像父親「翻版」 - 天天要聞


這期間,父親也來看過生病的李保田,但父子倆的關係並沒有好轉,李保田發誓,一定要成為大演員讓父親刮目相看。


可惜的是,父親之後死於肝癌,他連最後一面都沒見上,這成了他終身的遺憾。


02


李保田很努力,總是抓住每一次上台的機會。


然而,在時代洪流面前,他還是渺小如一粒沙,整整12年的時間,他沒能再接觸舞台。


儘管結婚生子,但在他的心中,戲的種子從沒有磨滅。


1978年,高考制度恢復,中央戲劇學院組建了一個導演進修班,在周圍一片的反對聲中,他報名了,也被錄取了。


79歲李保田現狀:定居山東衰老明顯,兒子李彧長得像父親「翻版」 - 天天要聞


只有小學文化的他空有一身「功夫」,台詞說起來也帶有濃濃的家鄉味道。


為了能糾正發音,他愣是找了一本《克雷洛夫寓言》,每天研讀,沒日沒夜的學,才練出正宗的普通話。


死磕到底,是李保田對待藝術精益求精的態度,這也成為了他日後扮演角色,細究細節,死扣人物細節打下了基礎。


那些年,李保田為了拍好戲,穿過全是虱子的背心;皮膚暴晒成了三度燒傷;頭髮也被折騰的不好好長了等,但這一切,都是為了貼近角色。


因着這份付出,李保田拿遍了金鷹獎百花獎飛天獎中的獎項,成了名副其實的影帝。


如果能趁熱打鐵,接商演、拍綜藝、拍廣告等,李保田肯定能賺的更多,但在他看來,演戲就是藝術,專註到演戲一件事上就成了。


79歲李保田現狀:定居山東衰老明顯,兒子李彧長得像父親「翻版」 - 天天要聞


就是因為這份軸和認真,李保田在演戲時,但凡看見演的不專業的,他肯定都要指出來,為此還不惜換掉過演員,「戲霸」的標籤也因此而來。


他從不違背自己的原則做事,最直接的一件事就是連親兒子都不會通融。


兒子李彧在考中央戲劇學院時,作為中戲老師的李保田一點通融都沒有不說,還告誡監考的老師考嚴一點,考了6次,李彧才考上。


或許一開始會覺得父親不近人情,但憑藉自己本事拿到的錄取通知書,讓李彧激動萬分。


尤其是無意間看到父親研讀的劇本筆記後,敬佩之情更是油然而生,他視父親為榜樣。


79歲李保田現狀:定居山東衰老明顯,兒子李彧長得像父親「翻版」 - 天天要聞


03


1996年,《宰相劉羅鍋》上映後,立刻引起了強烈反響。


很難想像,一臉褶子且快50歲的李保田愣是演活了這個角色,憑藉該角色不僅再次爆火,還拿下了最佳男主角的獎項。


但這部劇還是讓李保田火大,主要原因竟是原定的20集延到了40集。


那時,李保田就想告片方注水,但被各方面的人勸住了,且延長的劇集也有新故事,倒也不算完全沒有新意。


然而,因為《宰相劉羅鍋》大火,劇組就想用原班人馬,趁熱打鐵拍第二部。


其他人都答應了,唯有李保田拒絕,理由是劉羅鍋的故事已經講完了,再多就啰嗦了。


79歲李保田現狀:定居山東衰老明顯,兒子李彧長得像父親「翻版」 - 天天要聞


李保田不斷打破自己的壁壘,所以在接到「喜來樂」一角時,他一口答應下來。


沒想到又遇到同樣的事,20集變25集再到30集,最終播放出來又成了35集。


雖然《神醫喜來樂》很火,但在李保田來看,因為集數的增加,故事內容拖拉了,反倒糟蹋了這部好劇。


有了兩次被「涮」的經歷後,李保田在拍攝《欽差大臣》時,簽約的就不僅是演員,還有藝術總監。


且電視劇播出時,需要他的首肯,就是為防「注水」。


沒想到千防萬防,還是沒防住,接拍的《欽差大臣》又從30集延長到了33集。


李保田發現後,非常憤怒,他直接把劇組告上了法庭,因為證據確鑿,他的官司贏了。


79歲李保田現狀:定居山東衰老明顯,兒子李彧長得像父親「翻版」 - 天天要聞


就因為太過耿直,又敢直杠,好多家影視公司一提到他,都要好好考慮考慮,反倒是李保田,坦坦蕩蕩,說沒戲拍也可以。


水至清則無魚,李保田明白這個道理,但既然能實實在在,何必再去故弄玄虛呢?


尤其是戲比天大,戲就是藝術,就應該心至純,責無旁貸去對待他。


李保田的軸,李保田的真,李保田的杠,看起來讓他失去了很多演戲的機會,但李保田從沒有失去過自己。


79歲李保田現狀:定居山東衰老明顯,兒子李彧長得像父親「翻版」 - 天天要聞


如今的李保田已經79歲了,定居在山東,已經很少在熒屏上露面。


偶爾在兒子說盡好話後,他才在兒子直播間露一下面,平日里畫畫、雕塑,日子過得平淡又愜意!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裏,每天都上演着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