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如何,法國的幫助,讓美國獨立更順利,這話總沒錯吧?
文 | 海上客
你吐舌來,我吐舌去,這一輪美法有關自由女神像的舌戰,還沒完了!
最新的情況,據環球時報新媒體援引美國《赫芬頓郵報》報道,既然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說,不願意將自由女神像還給法國,且理由是「二戰時如果不是美國出手,如今的法國都說德語了」,一些人躍躍欲試準備給萊維特上一上歷史課!
自由女神像 圖:央視新聞
在海叔看來,需要補課的人挺多!
1
挑起這一輪舌戰爭端的,是一位法國社會黨的歐洲議會議員拉斐爾·格魯克斯曼。這老兄當地時間3月16日發話稱,法國應當收回目前位於美國紐約港自由島的自由女神像,原因在於「美國不再體現這座雕像所代表的價值觀」,因為美國選擇了與「獨裁者」站在一起。
很明顯,格魯克斯曼所說「獨裁者」是俄羅斯總統普京。此人所反對的是再次上台不久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俄烏衝突中持有與上一任美國總統拜登迥異的立場。
當然,他還能稱,特朗普與普京關係好。而普京是「獨裁者」。
從西方所謂的言論自由的角度,格魯克斯曼在歐洲議會里如此謅謅,也許沒有法律可以管得到他。況且,身為歐洲議會議員,他一定感覺站在歐盟的「大舞台」上,但說無妨。但問題在於他這一說法,格局是否並不大?
拉斐爾•格魯克斯曼
畢竟,他站在歐盟的舞台上,卻希望將自由女神像收回法國。要海叔說,法國又不缺類似的雕像,巴黎就有好幾座。他怎麼不說將紐約自由女神像搬到歐盟總部布魯塞爾,和布魯塞爾撒尿小孩於廉的雕像放一起,豈不更好?
當然,上述也是我的玩笑話。
要知道,法國人奧古斯特-巴托爾迪當年所設計的自由女神像,是為了紀念美國《獨立宣言》發表100周年。1886年8月26日揭幕的時候,象徵著美國與法國的友誼,也象徵著美國夢。
當然,在海叔看來,其確實也如格魯克斯曼所說,是美國「移民國家」的一個象徵。許多從其他大陸移民美國的朋友,其實就是在抵達紐約之前,在船上遠遠地看到了自由女神像,將世間一切美好的想法充盈於此,感覺美國美得不得了。
如今的人們,許多已少了當年的一種狂熱。
但毫無疑問,這一法國贈送給美國的禮物,其所有權明明白白屬於美國。法國倘使如今藉著美國換了個不如法國某歐洲議會議員心意的總統,就要討回自由女神像,肯定不妥——
不合法,也不合情理!
2
萊維特
然而,美方的回應也很搞笑。
當白宮新聞簡報會上,有記者向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就此問題發問的時候,萊維特竟然稱,如果不是美國人幫忙,如今的法國人可能都說德語了。
海叔要說,這真是哪兒跟哪兒啊!
誠然,二戰歐洲戰場初期,德軍在西線勢如破竹,古德里安的裝甲集群作戰之法,繞過法國號稱堅不可摧的馬其諾防線,從比利時等地進入法國北方,然後直取巴黎。
法國早早就淪陷。
在此也不用深究維希傀儡政府成立後,巴黎也好,外省也罷,是否都不說法語而說德語了。反正,當年的美國和戴高樂方面是盟友,共同抗擊德國法西斯。
二戰之後,戴高樂任法國總統之際,還曾退出北約呢!
那時候的法國與美國的關係,比如今要緊張得多。然而也未見得有美國政府相關人士會拿二戰時期的美法結盟開玩笑。
而如今看,法國、德國都是歐盟成員,且歐盟長期以來有「法德軸心」之說。如果當下美國政府有人拿法、德兩國開相關玩笑,真妥當嗎?
如今的德國是不是美國的北約盟友?
總統山
難怪當萊維特嘲諷格魯克斯曼為「法國低級政客」的時候,也有人揶揄萊維特又「高級到哪兒去了呢」。
還曾見美國前駐俄大使都出來打圓場,稱白宮確實該「補一補歷史課」。
不過,拿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為當下政治所用,還真不是年輕輕的萊維特所發明。瞧特朗普再次上台前,就曾豪言志在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還借佛羅里達州聯邦眾議院以及特朗普自己的私人幕僚之口,宣稱其日後可以名垂總統山——也就是在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公園的四座總統山雕像邊上,添一座唐納德·特朗普山。
要知道那四位是美國建國初期的四人——喬治·華盛頓、托馬斯·傑斐遜、西奧多·羅斯福和亞伯拉罕·林肯。不過,特朗普可不管這一套,他最近還曾公開表示,美國歷史上的總統,他本人最偉大,華盛頓排第二。
就這樣拍胸脯吹擂一番,他手下的萊維特給出的不還自由女神像的理由,當然也足夠瞠目結舌的。
3
但此事又引起了一些法國朋友的回懟。
要知道,在美國獨立戰爭時期,法國曾向美國提供貸款,總額超過200萬美元——
當時的200萬美元是什麼概念?反正後來美國向俄羅斯買下阿拉斯加也不過簽了720萬美元的合同!
1783年,獨立戰爭結束,根據《邦聯條款》成立的新美國政府需要償還債務,但缺乏足夠的稅收來保障收入。儘管美國政府竭力償還貸款,但還是於1785年暫停了向法國支付利息,並拖欠了1787年到期的分期付款。
查閱美國政府檔案,從1790年起,伴隨《籌資法》的通過,美國開始定期償還法國債務。到1795年,在金融家詹姆斯·斯萬的幫助下,美國政府通過融資手段,將對法國的債務轉移到了斯萬的公司手中,授權該公司進行清算和回收。自此,在國家層面,美國政府清償了與法國政府的債務,也不再需向法國政府支付利息。
無論如何,法國的幫助,讓美國獨立更順利,這話總沒錯吧?
所以,萊維特最好少翻歷史舊賬。否則這舌戰玩笑就開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