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炸鍋:秘書長年薪53萬?韓紅攥緊捐款名單不撒手

2025年02月08日12:42:07 娛樂 1196

網友炸鍋:秘書長年薪53萬?韓紅攥緊捐款名單不撒手 - 天天要聞

北京東三環的寫字樓里,凌晨兩點的應急燈在韓紅辦公室投下慘白的光。她攥着那份被全網瘋傳的工資單,指節發白——56個名字整整齊齊列着,從打掃衛生的阿姨到管錢的秘書長,六百多萬的工資總額像塊燒紅的烙鐵,燙得她眼眶發酸。窗外飄着2025年的初雪,而微博熱搜榜上#韓紅基金會發工資#的詞條正以每分鐘三萬次的速度沸騰。


三十年前,這個後來被稱作「慈善瘋子」的藏族姑娘,還蜷在青海牧區的帳篷里數星星。阿媽是唱《北京的金山上》成名的歌唱家,卻在她九歲那年病逝。父親再娶那天,小韓紅揣着奶奶賣冰棍攢的三十塊錢,獨自扒上開往北京的綠皮火車。車廂里瀰漫著泡麵味,她把臉貼在車窗上,看着倒退的草原想:「等我成了角兒,要給所有沒媽的孩子造個家」。


1995年的青歌賽後台,24歲的韓紅第五次被評委勸退。「你這體型不合適上電視」,導演的話像把鈍刀子。她蹲在央視大樓後巷啃冷饅頭,聽見衚衕口音像店在放惠特尼·休斯頓的《I Will Always Love You》,突然把半塊饅頭砸進垃圾桶:「胖咋了?胖子的聲音才夠厚!」


轉機來得比韓紅想像得更戲劇。2000年貴州纜車事故,父母用雙手托起兩歲兒子自己墜亡的故事,讓她寫出《天亮了》。錄音棚里唱到「我看到爸爸媽媽就這麼走遠」時,她想起阿媽臨終前攥着她的手,眼淚砸在麥克風上滋啦作響。這首歌橫掃所有音樂榜單時,有樂評人寫道:「韓紅的嗓子是被命運撕開的口子,往裡看全是人間疾苦」。


爆紅後的日子像按了快進鍵。她穿着軍裝登上春晚,在維也納金色大廳開個唱,直到2008年汶川地震。站在北川中學的廢墟上,韓紅看着戰士從瓦礫里扒出書包,突然蹲在地上乾嘔——那晚她打電話給經紀人:「把我所有商演推了,錢全部換成帳篷」。


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掛牌那天,她在微博寫:「從此商演只為籌錢,唱歌只為救命」。這話後來被黑粉做成表情包,配文「道德綁架現場」。頭三年確實難,有次給山區送葯遇上山體滑坡,車隊困在泥里三天,她把自己那份乾糧掰給志願者,蹲在車鬥上啃生馬鈴薯。


轉折發生在2015年。某次慈善晚宴,韓紅當著半個娛樂圈摔話筒:「某些人捐的二手車比廢鐵還破,要不要臉?」視頻點擊破億,網友分成兩派吵翻天。支持者叫她「韓大炮」,反對者刷起#韓紅滾出慈善圈#。那晚她把自己關在辦公室,把捐款明細一張張攤開又疊好,直到東方泛白。


感情生活始終是謎。傳過三段緋聞,對象從音樂製作人到企業家,都被她一句「我嫁給了慈善」擋回去。倒是2017年被拍到帶個七歲男孩逛迪士尼,後來承認是收養的孤兒。孩子叫她「韓媽媽」的視頻流出時,彈幕飄過:「自己生不出就作秀」。


真正的風暴在2023年夏天襲來。基金會年報顯示,56名員工全年工資超600萬,秘書長年薪53.85萬,理事長43.735萬。某大V算賬:「月薪八千在北京活不下去?我985畢業才掙五千!」話題#慈善機構的錢該不該養閑人#爆了,有人翻出韓紅穿萬元羽絨服救災的照片:「瞧這演技,眼淚都是鱷魚牌的」。


面對質疑,韓紅在直播里紅了眼眶:「56個員工要對接全國137個救助點,去年採購的棉被比市場價低三成,光這筆就省出兩百萬!」她甩出某紅會的對比圖——對方50%的支出是工資,自己這邊只佔5%。彈幕瞬間被「打臉了」刷屏,直到有人幽幽飄過:「做慈善還比爛?」


2024年更魔幻。有個自稱前員工的人舉報基金會「侵吞善款」,配圖是模糊的賬本截圖。雖然帖子兩小時就被刪,但#韓紅貪污上億#已經爬上熱搜。那晚她正在青海送冬衣,牧民拍到她蹲在雪地里給小孩穿棉鞋,手機在口袋裡震了三十七次未接。


今年西藏地震時,戲劇性一幕出現了。網紅「湖遠行」把全部家當300萬捐給韓紅基金會,留言區炸出神評:「網紅都比明星有種!」捐款名單顯示,超七成明星捐了20萬以下。有網友扒出某頂流剛買了800萬的跑車,表情包「哥哥的車軲轆抵50個災區家庭」瘋傳三天。


面對潮水般的攻擊,韓紅的反擊很「剛」。她直接把基金會賬本攤在抖音直播,手指戳着屏幕:「這筆53萬是秘書長的工資,但他去年談下藥企三折供貨,省的錢夠發他三十年工資!」突然有彈幕問:「你自己領多少?」她愣了兩秒,鏡頭轉向牆上泛黃的獎狀——那是奶奶留下的「拾金不昧」獎,玻璃框裂了道縫。


爭議最凶時,基金會官微發了張照片:韓紅在震區扛着兩箱礦泉水,羽絨服劃破的口子露出灰色棉絮。評論區吵得更凶了:「作秀還穿破衣服」「這才是真幹活的樣子」。直到某天夜裡,有網友發現她悄悄給每個質疑帖點了贊。


回看韓紅這半生,像極了她最愛的《青藏高原》——起調是孤兒院的冷饅頭,高音處炸開慈善風暴,尾聲懸在公眾的唇槍舌劍里。如今56歲的她依舊奔波在救災一線,只是車上多了個保溫杯,裏面泡着網友寄的胖大海。最近有人拍到她在辦公室通宵核對物資清單,窗台上那盆格桑花,開得比所有獎盃都耀眼。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今日闢謠(2025年7月2日)丨「北京取消中級職稱」系謠言 - 天天要聞

今日闢謠(2025年7月2日)丨「北京取消中級職稱」系謠言

2025年7月2日辟 謠 「北京取消中級職稱」系謠言詳情:近期,2025年度職稱評審工作啟動後,網上流傳「北京取消中級職稱」的說法。經核實,此言論不實,中級職稱並未取消。據北京市人社局介紹,申報人可以對照初級、中級、高級職稱不同層級的要求,根據自身情況申請職稱評審。不同系列的職稱申報具體要求不同,以工程技術系列...
洪劍濤杭州龍井村喝茶被懟後續:雙方已達成和解 - 天天要聞

洪劍濤杭州龍井村喝茶被懟後續:雙方已達成和解

奔流新聞訊(記者徐靜雯)近日,演員洪劍濤在杭州龍井村喝茶遭遇「懟客」的經歷,引發熱議。7月2日,洪劍濤在其社交賬號發佈視頻,分享「喝茶被懟事件」的後續,涉事店家兩度登門誠懇致歉,雙方握手言和。視頻截圖視頻中,洪劍濤再次來到龍井村,與店家老闆面對面交流。店老闆坦誠道出緣由:「那天在店裡的是我姐夫,之前店...
突發!知名女演員演出時墜落 - 天天要聞

突發!知名女演員演出時墜落

7月2日,中國雜技演員牛蓉在WNBA中場比賽表演時受傷。視頻顯示,牛蓉在表演時不慎墜落,在被攙扶離場時,全場觀眾報以掌聲鼓勵。牛蓉出生於太原市桃園二巷的一個雜技世家。她從7歲開始練雜技,10歲進入藝校,14歲被上海雜技團招入,然後開始世界巡迴演出。1990年,牛蓉接受了外方的邀請,得到了獨自赴美的機會。牛蓉出生於...
紅色基因共振,雜技劇《戰上海》迎來第200場演出 - 天天要聞

紅色基因共振,雜技劇《戰上海》迎來第200場演出

7月3日,雜技劇《戰上海》將第七度回歸上海文化廣場,並迎來第200場紀念演出。為紀念這一重要時刻,演出結束後將設置特別活動,可歌可泣的紅色讚歌將在舞台上再次奏響。此次回歸,《戰上海》將以創新重塑經典,帶領觀眾重回解放前夕的大上海,見證革命先輩為理想和光明而不懈奮鬥的壯麗青春。自2019年首演至今,《戰上海》...
在「槍炮聲」與「吶喊聲」中穿梭,顧正紅紀念館沉浸式導覽劇首演 - 天天要聞

在「槍炮聲」與「吶喊聲」中穿梭,顧正紅紀念館沉浸式導覽劇首演

7月1日,《初心正紅》沉浸式導覽劇首演活動在顧正紅紀念館舉辦。該劇以「參觀導覽+劇目演繹」的融合形式,帶領市民遊客回溯紅色歷史,賡續精神血脈。作為「光榮之城」2025上海紅色文化季主題活動之一,本次沉浸式導覽劇由普陀區文旅發展管理中心聯手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共同舉辦,旨在深入推進館校協同育人體系融入高校...
紅色經典歷久彌新,雜技劇《戰上海》7月3日在文化廣場迎來第200場演出 - 天天要聞

紅色經典歷久彌新,雜技劇《戰上海》7月3日在文化廣場迎來第200場演出

7月3日,雜技劇《戰上海》將在文化廣場迎來第200場演出。從2019年首演至今,這台由上海雜技團、上海市馬戲學校聯合創排的紅色主題雜技劇《戰上海》以創新重塑經典,帶領觀眾重回76年前解放前夕的大上海,感受革命先輩為理想和光明的不懈奮鬥,贏得了觀眾與業界的廣泛讚譽。第200場演出結束後,劇組還將設置特別活動,讓可歌...
年代劇還能怎麼拍?導演、製片人、媒體人一起出招 - 天天要聞

年代劇還能怎麼拍?導演、製片人、媒體人一起出招

2025年7月2日刊 | 總第4015期6月12日下午,由上海電視藝術家協會主辦的「與時代同行」海上視界學術沙龍第十期——「流金歲月照進時代腳步:用當下視角呈現年代故事」,在上海文藝會堂舉行。作為此次系列學術沙龍的收官活動,上海視協特別邀請重磅嘉賓著名主持人林海、知名製片人楊曉培、文藝評論家李星文、知名導演程亮,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