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春運「夫妻檔」,共同堅守演繹「硬核浪漫」

2025年01月20日20:40:37 娛樂 4259

「90後」春運「夫妻檔」,共同堅守演繹「硬核浪漫」 - 天天要聞廖茂源和連慧蓉是基層一線相濡以沫的「執法藍」。「90後」春運「夫妻檔」,共同堅守演繹「硬核浪漫」 - 天天要聞夫妻倆同時取得研究生畢業證書。

「90後」春運「夫妻檔」,共同堅守演繹「硬核浪漫」 - 天天要聞廖茂源在工作中。

「90後」春運「夫妻檔」,共同堅守演繹「硬核浪漫」 - 天天要聞連慧蓉(右一)在工地現場。

  2025年春運今天啟幕,又是一年回家路,「執法藍」一如既往地在一線護航。上午,市交通執法支隊湖裡大隊中隊長廖茂源就忙碌在春運一線,在高崎客運站開展「兩客一危」檢查。

  他和愛人連慧蓉是市交通執法支隊「90後」夫妻檔,每到春運的時候,就是他們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刻。記者走進他們,為您講述基層一線相濡以沫的「執法藍」,守護萬家平安路的故事。

  把最後一名旅客送出站點 一天工作才算結束

  昨晚,市交通執法支隊湖裡大隊與機場公安部門開展夜間聯合執法,查處非法營運、網約車巡遊攬客等違規行為共7起。接下來的40天里,他們將繼續迎接春運「大考」,為廣大返鄉旅客提供安全、便捷、舒適的出行環境。

  今天上午,市交通執法支隊湖裡大隊中隊長廖茂源正在高崎客運站開展「兩客一危」檢查,忙碌在春運一線。

  「旅客不走,我們不走。」廖茂源說,自2020年調入市交通執法支隊駐廈門北站執勤點後,每到春運及國慶、元旦等假期,廖茂源就把「家」安在了廈門北站。「只有把北站每天末班車最後一名旅客送出站點,我們一天的工作才算結束。」

  廖茂源還記得,2023年國慶假期旅客激增,高峰期廈門北站一天進出量接近20萬人次。中午到站旅客熙熙攘攘,廖茂源一邊要及時發佈巡遊的士車輛調度指令,召集車輛第一時間解決疏運問題,一邊要在路口實時關注到站客流情況。「回到執勤點時,一般已經下午一兩點了,從食堂打包的飯菜都涼透了。」廖茂源說。

  2024年7月,廖茂源調入了市交通執法支隊湖裡大隊擔任中隊長。執法檢查、普法宣傳、聯合約談、提示告知和誠信教育……廖茂源和同事奔走於湖裡轄區各家道路運輸企業之間,平均一個月要走訪30家以上,多舉措引導企業合法規範經營,提升行業安全。

  據悉,除了日常的路面執法外,市交通執法支隊自2024年起施行「一個平台、兩類事項、三級對象、分級監管」的新型分級分類執法監管機制,通過對一般違法情況較多的b級企業實施增量執法,對違法頻次高、危害後果嚴重、風險較大的c級企業實施重點管控,達到源頭執法監管更加精準高效。去年,支隊開展分級分類企業執法檢查534家次,對發現的問題立案查處146起,強化督導幫扶,有力推動運輸企業提高安全管理意識,有效提升道路運輸行業安全管理水平。2024年我市道路運輸業事故數和死亡人數分別比2023年同期下降52%和33.3%,實現「雙下降」。

  安撫司機情緒送老人回家 溫情守護八方旅客

  交通執法有力度也有溫度,有情的執法更有力量。查處非法營運時安撫乘客,和違法司機講清法理和情理,也是廖茂源的日常工作。

  2023年12月,廖茂源在廈門北站查處了一部非法營運的小轎車,車輛被扣後駕駛員李某情緒低落。「我發現他情緒不太對,就帶回執勤點,邊給他倒了杯熱茶,邊開導。」廖茂源說,他和現場民警一起講清非法營運的危害和可能給司乘雙方帶來的安全隱患。一番耐心寬慰和誠懇談心下,李某認識到了錯誤,表示今後將依法依規,做一名合規營運的司機。

  執法過程中,暖心的事每天都在上演。「謝謝交通執法人員!幫我找到了回家的路!」2023年5月,正值旅客出站高峰時間,一位獨自坐上的士的老人突然忘記了目的地,為難的司機向正在執勤的廖茂源求助。原來,老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一時間忘了回家的路。經過和派出所的多方聯繫,廖茂源聯繫上了老人的家人,並將其送回家妥善安頓。

  廖茂源還帶領隊員以廈門北站愛心交通驛站為服務陣地,溫情守護八方旅客,僅2023年、2024年兩年,執勤點就向151名有困難的旅客伸出援手,幫助旅客找回手機、筆記本電腦、行李等貴重財物89件,累計挽回經濟損失超50.4萬元。廈門北站執勤點被交通運輸部授予「全國交通運輸行業文明示範窗口」。

  既是風雨同舟的愛人 也是齊頭並進的戰友

  廖茂源調入廈門北站執勤點後,基本沒有完整的節假日。同在市交通執法支隊的妻子連慧蓉十分理解,她比丈夫小1歲。「剛進單位時,我倆都在海滄大隊基層,需要出外勤時,偶爾遇到一些危險的情況,他都會挺身在前。」連慧蓉說,「我們都在交通執法一線工作過,他的辛苦和忙碌我都明白。」

  2021年,連慧蓉調入市交通執法支隊質安大隊,承擔全市交通在建工程質量安全執法工作。不僅是「護路者」里少有的「巾幗女將」,更需要兼顧後勤保障、宣傳等諸多工作。大學新聞專業畢業的她啃起工科「硬骨頭」,常常利用下工地的機會向質安大隊的工程質量安全專家、工程師請教,學習晦澀的工程類知識。對夫妻倆而言,雖然崗位不同,但鑽研業務、提高本領都是一樣的。

  2021年初,夫妻倆共同備考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5個月里,在哄睡了2歲的女兒後,兩人就把客廳和卧室變成了自習室,一起挑燈夜戰。「他法律好,我英語好,考題都是互相指導着做。」連慧蓉說。

  2021年5月中旬,夫妻倆一起走進了考場,雙雙考上了法律和文化社會專業的在職研究生,並於去年7月畢業,在同一處禮堂里穿着畢業服留下合影。「希望能通過學習彌補執法工作中薄弱的地方。」廖茂源說,2023年6月他還通過了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進一步將理論與實踐結合。

文/廈門晚報記者 蘭雲絲 通訊員 傅秋萍 圖/受訪者提供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裏,每天都上演着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