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裝
FASHION
報道
REPORT
美容
BEAUTY
2024年的尾聲,第6屆HiShorts! 廈門短片周落下了帷幕。一群鮮活的、鬥志昂揚的創作者們,以此開啟了夢想之路。

本屆HiShorts!整體征片量達到了 9551 部,較去年的 7691部增長了近 25%,再次刷新歷史記錄。這一系列數字背後,是來自世界各地創作者的心血結晶,他們用鏡頭講述故事、表達情感、探討社會議題,共同構成了2024年HiShorts! 豐富多彩的內容圖景。這其中,不乏有已經入圍過戛納電影節、柏林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並取得過重磅榮譽的「明星選手」,也有曾在聖丹斯電影節、西南偏南電影節亮相的華語短片,還有來自本土的新鮮創作力量。他們紛紛對生活里的各種議題提出了新銳的思考。Life find its way,儘管現實資源有諸多掣肘,HiShorts!的創作者們依然找到了各自表達生命力的方式,破格前行。
在今年的主競賽單元中,李烜導演的《工廠》獲得了2024最佳音樂短片。當說唱音樂和複雜中國的圖景結合在一起,開出了根植於當下的現實之花。朱雲逸導演的《在另一個夜晚》獲得了2024最佳實驗短片,導演用純粹的電影語言幻化出了時代變遷、城鄉變遷、人心變遷的多層次景觀。簡潔有力且餘味多元。2024最佳商業短片由《木星計劃》摘得,是想像力和邏輯性的結合體,體現了導演團隊深入人心的創新觀念。2024最佳紀錄短片由周子傑導演的《遠水解不了近渴》獲得,導演憑藉高超的能力,生動輕巧地把觀眾帶入他設計好的情節,整個故事幽默風趣。柳迪導演的《毗沙門天》獲得了2024最佳動畫短片,該片運用了當今媒體視野中相對小眾的定格動畫形式,具有較高的製作難度。楊婕導演的《地獄催淚部》獲得了2024最佳劇情短片,該片在劇作,表演,視聽等方面都體現出其成熟度,而其情感表達也十分深厚,飽滿,傳達出直抵人心的力量。本屆HiShorts!中,獲得評審團大獎的是任泓霖導演的《晚風》,該片風格自然,生動,描繪了相愛又迷惘的青春男女,未來茫茫,但此刻依然有柔軟的期許。獲得評審團特別提及獎的是萬雪釗導演的《一個新的情緒》,影片對焦在一個小小的女孩身上,切開家庭的日程,從身邊的親人蔓延到新舊思潮的交鋒。《出走的決心》導演尹麗川評價該片:「沒有評判和說教,沒有惡人,也沒人能置身事外,大家都活在時代的激蕩之中。」
多元的女性故事

本屆HiShorts!入圍者中,有不少創作者的作品聚焦在女性故事的表達。來自中國廣西的青年導演勞馨瑩,目前就讀於紐約大學電影製作研究生項目。此前,讀本科期間的新聞和紀錄片製作經歷讓她對個人敘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希望可以從兒童的視角出發,通過影像解構成人世界的多變與複雜。此前,她的短片《小暉和他的牛》曾榮獲了2023年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提及獎。此次她帶來的劇情短片《三個女孩》,仍然是從小女孩視角出發看到的外部世界。兩個女孩在小區里玩耍的時候發生矛盾,雙方的家長過來幫忙,結果他們反而爭吵起來。而此時女孩們已經和好,並共同保護起了另一個因父母在鬧離婚而心靈受傷的小女孩。勞馨瑩說:「成人世界很矛盾,也非常荒誕,有時候他們的爭吵並沒有在解決某個矛盾,這個矛盾來得也非常突然,沒有任何意義,就是為了爭執而爭執,而小朋友的思維看法和感受跟大人不太一樣,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你會感到他們的一種童真的真誠和美好。」

來自陝西渭南的00後青年導演楊苗婧,畢業於浙江大學廣播電視專業,後就讀於中國傳媒大學電影創作研究生,目前從事影視策劃和製片人助理的工作。這次她帶來的劇情短片《米米的猜想》探討了自我身份認同的議題。2013年,關中小城。十歲小姑娘米米被大人多次指派為男生。為了證明自己是女孩兒,她奮力一搏,卻差點釀成大錯。這個故事源於楊苗婧自身童年時的部分經歷,因為長相和性格都比較像男孩子,她對自己的身份產生了困惑,長大後,雖然楊苗婧自身的這種感受逐漸地減弱了,但這種關於性別和身份的認同議題在全球範圍內持續產生着影響。她說:「我覺得出現這樣的混亂並不是一件壞事,世界其實是很多元的,自我也是會變化和流動的,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也在不停地變化和流動。」

來自新疆阿克蘇的00後青年導演布祖熱·斯地克江,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本科,此次她帶來的劇情短片《家》,講述了在社會包容度低的情況下,為愛殉情的漢族小夥子和維族姑娘的婚事終於讓女方的父母妥協,但是在身邊人對於女孩父母的不理解和排斥讓女孩感到痛苦。女孩的孩子被壞心眼的鄰居來借錢大鬧一場而流產,連她都認為是命運讓她低頭,無奈之下夫妻分開。創作之初,導演布祖熱希望希望藉以此話題來探討維吾爾族對於不同民族之間結婚的偏見,並希望這種觀念不要再傷害那些幸福的有情人。然而現實生活中,她發現這種傳統觀念里對於女性的偏見和約束依然根深蒂固,比如男性不能接受本族女性與外族通婚,認為這屬於是一種「人員流失」,但對於女性來說,希望自己的選擇權變得更多則是一個普遍趨勢,不同的思想,勢必帶來新舊思潮和行為的交鋒。

來自吉林長春的青年動畫導演李心宇,聯合其他創作者萬小可、徐笑羽、杜香仁月、何姝汶、蔣雨璇,帶來一部關於女性的感受性動畫《縫》,通過有形與無形之線,表達女性被迫內傾的處境。內傾是一種心理學術語,內傾者不喜歡社交,平素少言寡語,穩重少動。內傾是導致以自我為中心定向以及圍繞個人內在世界的主觀知覺與認識佔優勢的人格類型。李心宇是奶奶帶大的,這部短片的創作初衷,源於她看到的包括奶奶在內的身邊的很多女性的某種處境,在她們的一生中,不同階段會經歷很多「傷口」與被迫內收的縫隙,「這個『縫』不單單指的針線,還包括我們自己作為『女孩』時,被外界要求併攏的雙腿、要『文靜』不要笑得太大聲,發育期的乳突和和雙腿間由盆骨決定的自然縫隙也會因為注視而含緊身體、蜷縮的脊背。我們希望通過動畫中縫隙的畫面和縫合的動作表達一些女性的視角和感受。」

來自廣州的獨立導演謝小羊,此前在廣州中醫大學讀護理學,畢業時他發現自己喜歡影像創作,於是轉行進入影視行業。此次他帶來的劇情短片《濕》,講述了某天來醫院上班的護士金美,脖子後面出現了一個詭異的火罐印,同科室的小唐對這個火罐印十分好奇,一再試探,步步緊逼,發現了金美背後濕邪之毒的真相。這是一個關於婚姻、殺人與掩飾的故事,深埋已久的情緒總會積壓爆發,罪惡也總會大白於天下。導演謝小羊是廣東人,「濕氣重」是他生活里再熟悉不過的語言,「好像我小時候說我胃口不好,我媽說我濕氣重,睡不着,我媽說我濕氣重,好像很多事情都可以跟這個有關聯,我就常常在想,濕氣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東西?中醫里常說『濕是萬惡之源』,特別難去除,我就覺得這個點很有意思,後來去跟朋友一起拔火罐,那個過程和視覺元素對我也非常有衝擊力,後來就做了這樣一個故事。」

以上創作者的作品,是本屆HiShorts!入圍者中表達女性故事的一隅,他們用多種角度、多種表現手法,傳達了一種心聲,「女性故事不是一種主義,而是一種處境、一種視角」。如果說2024是女性故事迸發的元年,那麼這樣的元年,其實證明了女性的表達才剛剛開始。生活里還有萬千女性故事正在發生着,她們需要「被看見」,繼而才有獲得「平權」議題的可能,青年創作者們正在努力,讓未來的微小改變,在此刻悄然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