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連郭冬臨也沒有想到,「一語成讖」這個詞,居然會在他的身上體現得如此淋漓盡致。
多年前,他曾有過一句台詞,說是一句話能成事,卻也能壞事。
多年後,他就因為一句話,被索賠了1個億,險些吃了官司,至今仍被誤解。
從春晚「釘子戶」,到後來的名聲大損。
如今的郭冬臨,過得怎麼樣了?
1966年的夏天,郭冬臨出生在一個曲藝世家。
父親郭昌儀是山東快書的表演藝術家,母親也是一名琴書演員。在父母的熏陶下,他從小便展現了在文藝上的天賦。
原以為,他會子承父業,順利地開啟藝術道路。
然而,命運卻和他開了一個玩笑。
由於當時的特殊原因,他父母的工作都被叫停。
為了養家糊口,他的父親沒日沒夜地打零工,干苦活。但收入依舊微薄,根本撐不起整個家庭。
為此,他父親偷過罐頭廠的飯菜,向路邊的飯店討過熱湯。
生活已經如此潦倒,上天卻沒有放這個家庭一馬。
因為一場意外,他的父親傷到了腿,只能躺在病床上休養。
於是,養家糊口的重擔,轉移到了他的母親,以及他的身上。當時,小小年紀的他,便跟着母親四處賣藝,以此換取果腹的糧食。
直到10歲那年,一切被撥回正軌。
父母回到了原來的工作單位,他才得以走進校園,才有機會通過高考,考進上戲的表演系。
從上戲畢業後,他又以優異的表現進入了大名鼎鼎的北京人藝。
能夠考進人藝,足以證明郭冬臨的表演能力。
只是,能力是有了,偏偏有時候就差運氣。
而郭冬臨的運氣,總是稍差一籌。
在北京人藝待的那幾年,分配給他的角色幾乎都是小配角。
無奈之下,他只能從人藝離開,開始獨自在演藝圈中打拚。
1993年,單打獨鬥的他,拼來了一個上春晚的機會。
只是,比起黃宏,潘長江,郭達和蔡明等知名小品演員,郭冬臨的表演並不算亮眼,因此也沒能在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
直到2年後,屬於他的機會才真正到來。
1995年的春晚,郭冬臨憑藉小品《有事您說話》中的熱心人,終於一夜爆紅,成功躋身於知名小品演員的行列。
據他所說,春晚結束的第二天,他打車外出,被的士司機給認了出來。
認出來倒沒什麼,他也大方地打了招呼。
但他沒想到的是,司機死活不肯收他的車費,還和他在路邊拉扯了起來。
不得以,他只能扔下20元,匆忙逃離了現場。
雖然場面尷尬,但也讓郭冬臨有了極大的滿足感。
或許,這就是被觀眾認可的感覺。
和郭冬臨合作過的牛莉,買紅妹,邵峰等演員,對他也是讚不絕口,稱他為表演中的定海神針。
甭管演得多過,他都有圓回來的辦法。
也就是這樣的一位演員,才得以從1993年到2022年之間,參加了22次的春晚。
郭冬臨習慣了春晚,觀眾也習慣了春晚上的他。
所以連他也沒有想到,這樣的春晚神話會被一句話,給徹底打破了。
2017年,郭冬臨在北京衛視的春晚上,表演了小品《取錢》。
小品取材於當時泛濫的電話詐騙,按理說這應該是一段針砭時弊的佳話,不承想出了幺蛾子。
因為節目中的騙子說的是河南話,郭冬臨就被無數觀眾指責「地域黑」,口碑一落千丈。
網友們的罵聲不斷,河南籍的律師更把他告上了法庭,要求他賠償每個河南人1元。
按照當時的河南人口,他所要賠付的金額超過1億元。
好在,法院以「只是在表演」為由拒絕受理此案,郭冬臨才得以從罵聲中掙脫。
只是,這件事情對他造成的影響依舊存在。
事情已經過去7年時間,在這7年里他依舊參加了央視春晚,也活躍在地方台春晚上。
但受此事的影響,那些作品反響平平,觀眾不買賬,總是舊事重提。
為此,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解釋,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
後來,他乾脆轉戰短視頻,分享一些人生心得。
令他意外的是,不少看着他作品長大的年輕觀眾,依舊有很多人喜歡他。
畢竟除了這件無妄之禍,郭冬臨沒有其他的緋聞,個人生活相當的低調。
唯一一次被拍到,他和一位年輕女子一起用餐,互喂美食,都已經是14年前的事情了。
曾經,還有不少觀眾以為他和買紅妹是一對,後來又誤以為牛莉才是他的妻子。
再到後來,觀眾發現和他合作的,都是周濤、劉濤、蔡明等知名女星。
為此,他也被調侃為「鐵打的郭子,流水的嫂子」。
而這些都是他在舞台上的妻子,現實中從未聽過有關他另一半的消息。
如今,郭冬臨57歲了。
也許,他已經找到了合適的伴侶,只是選擇了繼續低調。
也許,他至今依舊是孑然一身,未婚無子。
但不管哪種情況,或許對他來說都是最好的選擇。
因為,幸福從來不只有一種定義。
兩個人有兩個人的甜蜜,一家三口有三人的溫馨。
但一個人的生活,也有不一樣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