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這個寒冷的冬季,最適合看一部暖心的影片。
今天推薦的這部,可以說是2023年最大的遺珠。
非常感人,而且評分很高,達到8·1分。
看過的人並不算多,但每個看完的人都有同樣的反應:哭到腦殼疼。
是的,這是一部催淚神作——
《3天的休假》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關於母愛的故事。
在《請回答1988》中,是這樣描述媽媽的:
「正是因為神不能無處不在,所以才創造了媽媽。」
在該片中,母親朴福子的扮演者是由韓國「國民媽媽」金海淑飾演,她是一個典型的東亞母親,任勞任怨,時時誇讚,炫耀女兒。
稱女兒珍珠在美國當教授,很是自豪。
而女兒珍珠(申敏兒飾演)也很爭氣,從小就努力學習,成為人人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按理說,這一對母女應該很和諧,融洽。
但現在卻是,她們誤解很深,這也是東亞母女關係的通病,缺乏溝通。
等到真正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當母親看見女兒的那一刻,她開心的想要去擁抱珍珠,卻發現自己根本觸摸不到女兒。
原來,她早已去世,而且已經去世整整三年了。
這次是因為她在天堂表現好,獲得了3天的假期,於是她在陰間使者的帶領下,開始了限期三天的旅行。
她可以近距離看着女兒,和她一起生活,但是她不能碰任何東西,女兒也看不見她。
就這樣,在這短短的三天里,她親眼看着女兒一點一滴的生活。
她想不明白,為什麼在美國當教授的女兒會跑到鄉下過日子……
女兒做起了她之前飯店的生意,以前什麼都不會的女兒,如今也能自己燒制各種自己曾經的菜式。
甚至還拉上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包餃子。
這讓她很是震驚,其實看過整部影片的觀眾會發現,電影里出現最多的鏡頭就是「飯」。
電影以「飯」入手,母女聚餐的不同場景細膩的刻畫表現了人物的不同情感。
當珍珠工作以後,母親想藉助吃飯的機會,和女兒在一起吃飯聊天。
「就是我用磚堆了個燈,用泥巴把灶口抹得老漂亮了,像個粉盒似的。
還新買了個鐵鍋油滋滋的肯定好吃,你啥時候回來一趟啊,咱一起烤五花肉吃。」
但是女兒卻一口回絕了,聲稱自己很忙。
有人可能會納悶,母女二人為何感覺如此生疏,母親怎麼一直都是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的與自己女兒相處呢?
原來在女兒很小的時候丈夫就去世了,她為了讓珍珠能夠好好上學,於是就答應了別人的介紹改嫁了。
第二任丈夫承諾會負擔珍珠的一切上學費用,甚至是留學。
但前提是他本身就有兩個孩子,而且珍珠母親也擔心珍珠如果跟自己一起過來會有一種寄人籬下,看人眼色的生活。
所以,她就把珍珠託付給舅舅照顧,自己每個月都給他們打錢。
有一次,在珍珠生日的時候,母親做了滿滿一桌的飯菜給女兒,但是還沒來得及吃就被旅遊度假回來的再婚家庭打擾,還冷嘲熱諷嫌母親貼補自己的女兒。
就這樣,她們的隔閡更深了。
一切都是為了生活,為了讓珍珠能夠好好上學。
但是母女倆的距離也隨着不在一起居住,越來越遠,越來越生疏,陌生。
哪怕是長大後,母親想要和女兒親近關係,大老遠從鄉下趕到首爾,給她帶了很多小菜以及好吃的。
但在女兒看來,這都是負擔。
甚至說出了一句極其冷漠的話:我們是同睡在一個屋檐下的那種關係嗎?
珍珠發完脾氣,母親也只能灰溜溜的回去,但當時早已深夜,根本就沒有末班車,母親為了省住宿費。
她自己坐在24小時營業的麥當勞,點了個最便宜的冰淇凌,靜靜的等到天亮。
哪怕就在這個時候,她還讓店員幫自己發短訊給女兒說自己在回去的路上。
什麼是母親?
這就是母親,她的愛也許很笨拙,但卻最真實。
其實這一切,女兒珍珠都看在眼裡,但是她卻沒有勇氣上前跟母親和解,因為她的內心一直都母親抱有怨恨……
這就是,天底下親情之間通有的特點,而且無解,我們每次都把自己最鋒利,最無情的一面展露給最親近的人。
最熟悉的人,往往知道刀子捅哪最疼。
直到真正失去了才懊悔,為什麼生前的時候不多珍惜與母親在一起的時光。
她為了彌補心中的愧疚,也為了懷念母親,回到了母親生前住的鄉下學習烹飪,感受着母親生前經歷的一切。
她假裝一切正常的生活,嘗試讓自己心安。
可是每天都夜不能寐,甚至還反覆驚醒時大喊:
「真是要瘋了我要瘋了媽媽,因為媽媽你,我感覺沒法活了,救救我吧媽媽。
醒來的話過去的記憶就會全部湧現,讓人無法承受 。」
其實她由於太過自責,早已得了抑鬱症。
而把這一切看在眼裡的母親何嘗不心痛呢,她祈求着陰間使者能夠讓自己跟女兒說說話,見一面。
陰間使者回答道,如果想要見面,那就會付出刪除女兒記憶的代價。
哪怕以後女兒去世去了天堂,她也沒有任何關於女兒的記憶。
為了解開女兒的心結,她接受了這個條件,換取最後一次和女兒見面說話的機會……
她來到了女兒的夢裡,這一次,母女二人沒有任何爭吵,她們盡情享受了專屬於二人的美好時光。
這一次,沒有任何遺憾。
女兒給母親做了生日的海帶湯,還有什錦飯。
她們在一起說了好多好多話,這一次,女兒很黏着母親:
「你所獻出的,你那如花般的人生,我在替你過呢 ,媽媽。
可我明知道這點,卻還讓你那麼孤單。
對不起媽媽,謝謝你媽媽。」
母親也給她留下了一段話:
「謝謝你做我的女兒,也對不起。
就算以後我忘了你,你也一定要來找我。」
很多人看完可能會覺得這個故事很老套,但其實本片就是藉助所謂的「鬼故事」來闡述母女情。
要知道,人鬼情的故事永遠不會過時,真摯的情感總能賺到我的眼淚。
如果一餐一飯都不算愛,那什麼才是?
在生活中我們習以為常的覺得熱騰騰的飯菜,會自然而然地出現在桌上。
衣服和被子,會永遠乾淨整潔,家裡的地板,總是纖塵不染...
因為被媽媽愛着,所以我們有恃無恐,所以我們會把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當成了「隱形人」。
殊不知,美味飯菜的背後,是媽媽在廚房忙碌幾個小時。
乾淨的地板,是媽媽得彎着腰拖好幾遍。
我們看不到,在井井有條的生活背後,是媽媽攬過了所有的瑣碎和庸常。
我們能被很多感情所打動,卻對身邊的親情,視而不見。
正如網友所言:珍惜身邊的人,不要有遺憾。
我們中國人,特別愛說一句話:子欲養而親不待。
這七個字背後,是我們身為子女最悲痛的情愫,也是惋惜,是懊悔,是一生難以彌補的遺恨。
在電影里,往往會給了人一個美好的結尾。
但現實中,錯過就真的錯過了。
有網友說道:
是啊,父母在時,誰願意去想他們不在的那天呢?
當他們有一天真正離去,你只能學會緘默、學會吞咽、學會在無處安放的生命里,找到一點點喘息的機會...
還有人說:在這個高到有些「虛高」的分數背後,都潛藏着一份份愧疚的心。
死亡,帶走的是人,帶來的卻是無窮無盡的思念……
就像是枝裕和導演在《步履不停》中說的:
人生路上步履不停,我們卻總是慢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