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虎簡科
編輯|白虎簡科
娛樂圈是一個充滿競爭和變化的行業,為了在這個行業中生存和發展,很多明星都會選擇轉型,獲得更多的機會,或者只是為了迎合潮流。
今天,就來一起盤點那些轉型成功的明星們。
蔡少芬:從模特到演員的跨界之路
蔡少芬,香港著名女演員,曾經是無線電視的「四大花旦」之一,也是內地觀眾熟悉的「皇后」和「湘菱嬤嬤」。
她的演藝生涯可以說是一波三折,從模特到演員,經歷了不少的挫折和磨練,才成就了今天的輝煌。
蔡少芬的成名之路並不平坦,她的出道緣於一次偶然的機會。
1989年,15歲的蔡少芬參加了無線電視舉辦的超級模特大賽,希望能夠就此擺脫家庭的貧困。
雖然她沒有獲得冠軍,但她卻吸引了無線電視的注意,被邀請參加1991年的香港小姐競選。
蔡少芬憑藉著清純的外貌和靈動的氣質,獲得了季軍的好成績,也正式簽約成為無線電視的旗下藝人。
她在無線電視的第一部劇集《極度空靈》中只是客串了一個小角色,之後的幾部劇集也沒有什麼突破。她開始感到失望和沮喪,甚至想過放棄演藝事業。
幸運的是,蔡少芬沒有輕易放棄,她決定轉戰電影圈,尋求更多的機會。
她先後與周星馳、吳孟達、徐錦江等知名演員合作,多次獲得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和金紫荊獎的最佳女演員提名。
2011年,她憑藉年度清裝大劇《後宮甄嬛傳》的「皇后」一角再次使其演藝生涯再度創下高峰。角色笑裡藏刀、工於心計的性格令大陸及香港觀眾對蔡少芬又愛又恨。
劇中的一句對白「臣妾做不到啊!」更成為大陸潮語,而她在內地的人氣也因此升高。
不僅如此,蔡少芬也在內地拍攝了一些電影,在《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中,蔡少芬飾演了紫霞仙子,與周星馳的至尊寶上演了一段感人的愛情故事,被觀眾譽為「最美紫霞」。
她也憑藉這部電影獲得了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蔡少芬從模特到演員的跨界之路,可以說是一部勵志的傳奇。
她用自己的努力和才華,贏得了觀眾的喜愛和尊重,也成為了香港和內地的一線女星。
蔡少芬,我們心中的「芬芳」。
張雲雷:從相聲到歌唱,一段不平凡的音樂之旅
張雲雷,相聲界的一顆新星,歌壇的一股清流。
張雲雷的成就和作品,已經為人所熟知,但他的經歷和心路,卻鮮為人知。
他從小就對曲藝有着濃厚的興趣,7歲時就開始學習京韻大鼓,11歲時拜郭德綱為師,學習相聲中的「說學逗唱」。
然而,就在他事業正處於上升期的時候,他卻遭遇了一個巨大的挫折。
2005年,他因為青春期變聲,出現了「倒倉」的現象,也就是說,他的聲音突然變得沙啞低沉,無法再說相聲了。
這對於一個以聲音為生的相聲演員來說,無疑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他一度陷入了自暴自棄的狀態,退出了德雲社,四處漂泊,做過網吧打工、桌球廳幫忙等各種職業,生活一度陷入了低谷。
直到2011年,張雲雷的聲音逐漸恢復了正常,他也重新回歸了相聲界,重新站上了舞台。
然而,意外卻接踵而至,2016年8月22日,張雲雷在南京南站意外墜台,致使身上多處粉碎性骨折,全身釘入100多根鋼釘。
這是他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刻,更是經歷了長達10個小時的手術,下了30多張病危通知。
所有殺不死你的都將讓你更強大,這句話放在張雲雷身上也許再合適不過了。
2020年,張雲雷發行單曲《探清水河》,一舉走紅。
如今,張雲雷也是開起了演唱會,從相聲演員轉型歌手。
郭敬明:從網絡寫手到導演
網絡作家轉行成為導演,他的作品,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都引發了無數讀者和觀眾的熱議和關注。他的經歷,也是一部充滿傳奇色彩的創業史。
郭敬明出生於1983年6月6日,四川自貢人。
他從小就喜歡閱讀名家的小說和散文,尤其是武俠小說,受到了金庸、梁羽生、古龍等大師的影響。
初二時,他就在《人生十六七》上發表了他的處女詩作《孤獨》,從此開啟了他的創作之路。
高中時期,他以「第四維」為筆名在網站榕樹下發表文章,受到了網友的歡迎和支持。
2002年,他進入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學習,同年,他出版了第一部作品《愛與痛的邊緣》,開始了他的職業作家生涯。
2008年至2012年,郭敬明陸續出版了《小時代》「三部曲」。
這部小說以上海為背景,講述了林蕭、顧里、南湘、唐宛如四個女孩在時尚圈、娛樂圈、商界的奮鬥和愛情故事,展現了80後一代的拜金、物慾、虛榮、浮躁的生活態度。
這部小說受到了不同的評價,有人認為它是對80後一代的真實寫照,有人認為它是對80後一代的誤導和毒害。
後來,這部小說也被改編成電影,由郭敬明自編自導,於2013年至2015年分別上映了四部。這是郭敬明的導演處女作,也是他的跨界之作。
郭敬明從網絡作家轉行成為導演,是一個不凡的選擇。
他的作品,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都有着自己的風格和特色,也都有着自己的爭議和批評。
他有着夢想和才華,卻也充滿了爭議。他的跨界之路,也許還沒有結束,也許還有更多的驚喜等着我們。
結語
娛樂圈的轉型是一個普遍而複雜的現象,它反映了明星的職業規劃和藝術追求,也反映了市場的變化和觀眾的期待。
但只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身實力過硬,才能真正成為一種藝術的進步和創新,而不是一種商業的妥協和犧牲。
[免責聲明] 文章的時間、過程、圖片均來自於網絡,文章內的娛樂人物故事旨在傳播正能量,均無低俗等不良引導,請觀眾勿對號入座,並上升到人身攻擊等方面。觀眾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觀臆斷的惡意評論,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實性存在爭議、事件版權或圖片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作者,我們將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