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思從央視辭職:換個跑道再出發

2023年10月12日20:52:07 娛樂 1034

1

10月9日,央視知名主持人李思思

在多個社交網站上,

同時推出了這麼幾句文藝直白的話:

「難捨最是揖別日;

絲絲楊柳謝東風;

十三載奮鬥,感恩所有;

啟前路風景,沐光而行。」

李思思從央視辭職:換個跑道再出發 - 天天要聞

這立即引起了網友的猜測。

有人問她:「你已經離開央視了嗎?」她回答:「是的,開始新的挑戰了。」

她大方地承認了離職,並正面回應了傳言。

早些日子就有消息說李思思已經離開了央視。

現在看來,很多時候,謠言就是真相的親信。

瞬間,「李思思離開央視」的熱搜迅速衝到了榜首。

有人感嘆道:「倪萍退休了,周濤被調走,李詠去世了,朱軍受到了毀謗,

董卿不再露面,現在李思思也辭職了,一個時代結束了,我們的青春也回不去了。」

有人嘆息:「李思思,那位主持過九屆春晚的傳奇人物,也不再主持春晚,

春晚舞台上再也沒有熟悉的面孔了,我的春節期待變得更加稀少。」

李思思從央視辭職:換個跑道再出發 - 天天要聞

更有人感嘆:「我真不明白李思思為什麼辭職呢?

央視是眾多人夢寐以求卻未必能進入的單位,她竟然說辭就辭了!」

眾人的議論紛紛,讓我不禁第一次向百度查詢李思思的資料。

2

李思思,出生於1986年,已經37歲,完全步入中年。

中年人的命運有兩種選擇:或者像農場的驢一樣繼續為老闆賣力工作;

或者在遲來的叛逆中辭職信拍在老闆桌上,

瀟洒地擺擺手說道:「世界如此廣闊,我渴望去看看。」

據說李思思離開了央視後,已經找到了創業項目和職場退路。

這意味着她很可能像央視的前著名主持人張泉靈李小萌那樣,

擁有豐富的經驗和吸引力的個人形象,開始追逐創業女性精英的成功之路。

李思思從央視辭職:換個跑道再出發 - 天天要聞

更何況,已經育有兩個兒子的李思思,絕非電視屏幕上所見的那樣溫柔可人。

這位能歌善舞能主持的女子,實際上是一個學霸的代表。

年僅18歲,她在北大新聞傳播學院以優異成績考入。

以大一學生的身份參加《挑戰主持人》後聲名遠揚,

創造了節目有史以來最輝煌的記錄——成為第一位八期女擂主。

大二時在央視的主持人全國選拔賽中榮獲季軍。

加入央視主持13年,多次擔綱大型晚會的主持人,並成為全國觀眾都熟悉的面孔。

然而,就在這個後疫情時代的開局之年,許多人爭先恐後地湧入傳統體制,渴望在其中尋求保守安穩。

然而,此時自媒體領域卻響起了非常時期的警鐘,

發出「千萬別創業,千萬別辭職」的呼聲。

李思思從央視辭職:換個跑道再出發 - 天天要聞

然而,37歲的李思思卻離開了央視大樓,踏上了另一條跑道。

她的決定,或者說她這樣的人做出的選擇,在非常時期顯得獨具慧眼,毫不費力。

然而,這樣的選擇對於許多人而言,特別是像你我這樣的普通人而言,

只能作為旁觀者,而無法效仿。

3

在疫情爆發之前的2019年,當我在職場辭職時,

我認識了許多年的一位好友也在嘟囔着要擺脫體制束縛。

她是一位研究生,學習的是極具藝術氣息的文學專業,

然而她在考取了公職後卻被分到枯燥乏味、風險極高的財務崗位上。

眼看着前任科室主任都捲入腐敗風波後被投入監獄,

她每天都在反感工作和不願冒險的恐懼中,小心翼翼,不安心。

李思思從央視辭職:換個跑道再出發 - 天天要聞

「這份工作我受夠了,我也要辭職。」

每次一起用餐時,在吐槽完單位工作和人際關係的種種不滿後,

她依靠酒精壯膽,總是我聽她喊出這句話。

然而,疫情很快到來。

她的丈夫所在的小微企業因為訂單減少而面臨減半的工資;

接着,她年邁的父親被確診為癌症,雖然醫保可以報銷大部分費用,

但是照料和履行孝道責任是無論如何忙碌也無法推卸的責任;

她的父親尚未度過危險期,而她的母親情緒又不穩定且過度思考患上了抑鬱症……

她還有兩個孩子,老大正處在被所有人嫌棄的青春期,

而老二剛進入充滿紛擾的小學階段。

她每天在單位、醫院、家、學校之間來回奔波,像一個忙碌的陀螺,

早已經將辭職的想法拋到衣櫃的深處,就如同將過季的衣服丟棄一樣。

幾天前的見面,她憔悴得像是一位剛從混亂的戰場上艱難逃生的倖存者,

心有餘悸地說:「我已經不再想什麼了,無法經受更多的折騰,

只要能有一份工作,好好活着就知足了。」

李思思從央視辭職:換個跑道再出發 - 天天要聞

因此,當昨天看到李思思從央視辭職的熱搜時,我眼前閃現的實際上是我那位老朋友,

她臉上流露出對生活的認命神色:

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比人和魚之間的差距還要大。

在後疫情時代,有人離開眾人追捧、光彩奪目的舞台,揮一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

而有人堅守着每月薪水的五千,覺得那份工作就像是雞肋一樣,擦乾眼淚,

繼續默默地工作,扮演着像拉磨的驢一樣的角色。

4

今天早上,當我瀏覽新聞時,看到一位名人攜帶着數億美元的資產移民海外,

同時也有人因為月薪只有一萬而為買不起麵包感到忿忿不平。

這一現象的差別,除了個體能力、身價和財富的差異外,

更深的真相是大災難之後社會上的兩極分化:

那些有勇氣和後路的人越來越願意自由自在地做自己。

李思思從央視辭職:換個跑道再出發 - 天天要聞

他們選擇辭職,或者移民海外;有人選擇安於現狀,週遊世界。

因為他們相信自己有實力,所以毫不畏懼。

然而,那些沒有勇氣和後路的人只能滯留在原地,抱有僥倖心理。

他們不敢辭職,不敢曠工,不敢反抗,不敢奢望。

因為他們害怕,所以如履薄冰。

自由的選擇更加自我,而保住性命的選擇則更加保守。

那些有實力的人往更好的風光去,而那些處在劣勢的人則陷入更深的泥淖。

李思思從央視辭職:換個跑道再出發 - 天天要聞

這是後疫情時代與時代巨變下的錯位現象,也是社會劇變下撕開的人間真相。

我們每個人都被捲入其中,各自立場不同,卻互不了解。

然而,這並不需要悲觀和絕望。

因為秋天已經過半,春天也不會太遠。

李思思從央視辭職:換個跑道再出發 - 天天要聞

等待着下一個春天,那些在土壤中生長的草芥和樹木、田地、莊稼、湖泊,

將會蓬勃生長,帶給世間勃勃生機。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裏,每天都上演着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