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68歲的周潤發,在沉寂了許久之後頻繁登上熱搜,原來是去韓國參加電影節了。
2023年10月4日,第28屆釜山國際電影節開幕,韓國人向來崇拜中國香港的老牌藝人,所以特地邀請了周潤發助陣。
在10月5日的記者會上,周潤發被問到坊間早已傳了多年的裸捐一事,他本人表示這個決定是他老婆做的,他也不想捐,因為賺錢很辛苦。
周潤發老婆陳薈蓮是他的經紀人,周潤發不管錢,都是老婆管錢,對具體資金去向也不是很清楚。看得出來,發哥是個很豁達的人。
再豁達的人也有想不開的時候,周潤發在談到香港電影的時候,就有些手忙腳亂了。
他談到韓國電影時,絲毫不吝嗇讚美之詞,大讚其選材多元,反觀香港電影就缺乏創作自由,導致他們現在很難過。
這話聽起來讓人覺得不太順耳,好像話裡有話,總感覺哪裡不對。直到他提到97這個數字時,才覺察出味兒來。
言外之意,周潤發把香港電影的衰落,全部歸罪於創作環境的改變。他說大陸市場太大,必須嘗試解決生存之道,言外之意就是,既不想放棄大陸市場,又嫌大陸市場審查嚴格。
這些話讓人想起了杜琪峰,他之前也說過類似的話,遭到了不小的爭議。如今周潤發再次提出同樣的觀點,可見這些觀念很可能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普遍存在於老一輩香港電影人的心中。
這些話究竟有沒有問題呢?如果周潤發在國內,當著自己人說這些話,是沒有問題的,觀眾們會認為他是出於好心,希望能改變我們的審查制度,畢竟這確實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問題,不可否認。
問題就出在,他是在國外電影節上說這些話,還一拉一踩,這就有點讓人不舒服了。有話可以當面說,聽不聽是另一個問題,沒必要「家醜外揚」。
香港電影衰落後,電影人的處境很艱難,急於尋找一個出口,原因自然不能出在自己身上,只能找別人的毛病。
有人說,68歲的周潤發也有點糊塗了,他真的不打算演戲了嗎?
周潤發近些年確實沒什麼亮眼的作品問世,幾乎都是水作,再加上他的人生態度很豁達,吃穿不愁,沒有子女,最近錢看得很開,即便就此息影不再演戲,也不會太令人吃驚。
任何事物都有一個興盛衰落的過程,香港電影經歷過黃金時代,誕生了無數享譽國際的知名影星,黃金期已經過去了,青黃不接,朝氣不再,題材陳舊,不思進取,固步自封,坐吃山空,這大概才是香港電影衰落的根本原因。
反觀大陸電影,雖然波折不斷,但始終在朝着正確的方向邁進。正確的方向是指由我們自己特色的電影之路,不局限於他國文化,也不拘泥於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這些年誕生了不少經典之作,無論是商業片還是文藝片,乃至是爛片,也能彰顯出一絲「朝氣」。
有時候朝氣比什麼都重要。
周潤發有一點說的沒錯,韓國電影的確沒有審查上的桎梏,這是韓國電影能夠起飛的重要原因。
前些年的《寄生蟲》獲得奧斯卡,連總統都發話讚揚,還號召廣大電影人解放思想,鼓勵天馬行空的想像,只要你敢想,就一定能上映。
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在一些題材上面,需要給予創作者空間,這需要一個過程,破繭而出,指日可待。就是不知道發哥能不能趕得上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