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巨齒鯊2》成都路演 吳京透露片中書法來自四川名家

2023年08月01日21:13:03 娛樂 1694

封面新聞記者 周琴 實習生 鄧情 攝影報道

8月1日,由傑森·斯坦森、吳京主演的中國主控首部深海怪獸大片《巨齒鯊2:深淵》(以下簡稱《巨齒鯊2》)在成都路演。主演吳京亮相,與觀眾分享電影拍攝的歡樂幕後。《巨齒鯊2》中融入眾多中國元素,吳京說,希望把當代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展現給更多的世界觀眾去看。據悉,該片將於8月4日在全球上映。

影片融入眾多中國元素

與傑森·斯坦森的溝通有「秘訣」

在影片中,吳京飾演的科學家張九溟和傑森·斯坦森飾演的喬納斯·泰勒共同帶領深海小隊潛入7000米深淵,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深海冒險,一場「地表最強人類」與「深海最猛巨獸」的大戰。兩人不僅是並肩作戰的隊友,還是一家人。

電影《巨齒鯊2》成都路演 吳京透露片中書法來自四川名家 - 天天要聞

吳京

談及與傑森·斯坦森的合作,吳京笑言,自己的英語和傑森·斯坦森的普通話都不好,但兩個人的溝通有「秘訣」!「我們倆基本上說象聲詞」,吳京笑言,比如從那兒跑下來,中間摔一下到落地之後見到人踢一腳,只要蹦幾個單詞:「you」「run」「嗖」「jump」「boom」「hit him」……如此形象的描述,讓現場觀眾樂到不行。

作為中國主控的第一部深海怪獸大片,《巨齒鯊2》中融入了很多中國元素。比如吳京的名字「九溟」兩字,來自古文「上凌霄漢,下燭九溟」,而「九溟」就是「海洋」或「深淵」的意思,因此與片名中「深淵」二字形成巧妙的呼應。此外,片中吳京有很多口語化的中文對話,保溫杯里泡枸杞、寫着「四海游龍」四個大字的書法等,都是滿滿的中國味道。

被問及為什麼會將諸如「保溫杯里泡枸杞」等片段融入片中,吳京又展露了他的幽默:「人到中年,都要喝枸杞子泡熱水,再加點菊花。但這個不是我,我還是青年演員。」逗得觀眾哈哈大笑後,他接著說,希望能把當代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展現給更多的世界觀眾去看,「他們很久沒有看到咱們是什麼樣子了」。

電影《巨齒鯊2》成都路演 吳京透露片中書法來自四川名家 - 天天要聞

成都路演現場吳京開懷大笑

吳京還提到片中寫有「四海游龍」四個字的書法,是他請到從四川走出去的著名書法家洪厚甜所寫:「如果用以前的宋體、草書,好像就太傳統了,所以特意請洪老師用現代派的書法來寫的。」

不管流浪到哪兒

都忘不了四川火鍋

到了成都,現場當然是滿滿的四川元素、成都味兒。有熱心觀眾為吳京送上「蓉寶」,吳京現場還打了一碗自己愛吃的火鍋蘸料,透露自己的調料喜歡蒜泥多一些。

電影《巨齒鯊2》成都路演 吳京透露片中書法來自四川名家 - 天天要聞

吳京手拿蓉寶與幸運觀眾合影

值得一提的是,吳京在四川什邡的乾兒子、「羅漢娃」傅梓航也來到現場,並提問吳京,在異國他鄉拍《巨齒鯊2》時,有沒有最難忘的經歷?吳京透露,在國外拍攝時火鍋是他飯桌上的常客:「無論流浪到哪,一鍋濃濃的火鍋,總有一種親情的味道。」他還喊話乾兒子:「下一次我再出國的時候,你給我寄點火鍋底料唄?」

眼下,成都大運會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運動是大眾關注的焦點。吳京回憶,自己運動生涯很多印象深刻的事也與成都息息相關。「大概是八幾年的時候」,剛說完,吳京才突然驚覺,「暴露了自己的年齡」。他接著說,「我第一次拿個人全能冠軍就是在成都,那一次也是特別巧,我身上中的第一把『飛刀』,第一次不打麻藥縫針也是在成都。」

吳京也關注了成都大運會,他向運動健兒們送上祝福:「我前兩天看到有國外的武術運動員已經在參加比賽了,他們在練南刀、南拳……我也想原來我們中國的武術已經走得這麼遠了,也祝福我們中國的運動健兒取得好成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裏,每天都上演着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