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小的花園裏面挖呀挖呀挖,種小小的種子開小小的花……」
這是一首新近在短視頻平台走紅的網絡兒歌,相信不少人已被這首魔性兒歌「洗腦」——各行各業的網友童心大發,演繹出不同的版本:如「在小小的工地挖呀挖呀挖,掙小小的工資,給我的寶貝花。」「在深深的礦井裡挖呀挖呀挖,挖多多的煤炭,點亮千萬家。」「遇見小小的火災,請你不要害怕,拿出小小的滅火器,要提拔握壓。」
「挖呀挖」爆火,幾位唱着這首兒歌發表短視頻的「幼師」獲得高關注。截至5月8日,「毛蔥小姐(桃子老師)」4月24日發佈的這首兒歌的演唱視頻,點贊已過千萬,其本人也漲粉百萬。登上熱搜的是另一位來自湖北武漢的幼師,她在視頻中以「黃老師」自稱。截至5月8日,她以「音樂老師花開富貴」的賬號在4月28日發佈的視頻,點贊598.3萬,評論數達57.1萬。
但「挖呀挖呀挖」爆火的同時,也備受爭議,包括是誰最早發佈的作品、誰蹭了誰的流量,包括幾位「幼師」的真實身份等等。其中的黃老師還進行了多場直播,收取打賞,並通過賬號帶貨售賣商品,直播間也在賣貨。
公開資料顯示,《小小花園》是由蘇蘇作詞、作曲、編曲的。有律師認為,相關博主通過演唱這個歌接受打賞等,就屬於商業行為並涉及侵權。還有網友提醒作者蘇蘇依法維權。但截止發稿時,這位蘇蘇沒有任何消息和回應。
目前致力於創作、推廣兒歌的樂評人郭志凱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位黃老師畫著精緻的妝、拍攝手法非常專業,「個人認為,它並不是靠兒歌本身的質量走紅的,而是靠一個女孩子的顏值、短視頻平台,再加上一個資本的運作完成的。」在郭志凱看來,《小小花園》的走紅,就是一個通過營銷、策划走紅的案例,「這跟音樂已經沒有關係,或者說現實中真的有幾個小朋友在唱這首歌?」
宇悅公司音樂總監櫻桃也認為短視頻的走紅這跟音樂毫無關係,甚至都不能稱其為兒歌,令人憂心,「帶他們一起去讀幾本好書不好嗎?」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壽鵬寰
編輯/弓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