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艷壓馬思純?還差點意思

2023年05月06日23:23:04 娛樂 1074

幾天前,我們還討論過國產愛情片近些年的自甘墮落。


在怪圈裡兜兜轉轉,標配的誤會撕逼,遠涉重洋,懷孕墮胎,車禍絕症……灑得滿手狗血。


她艷壓馬思純?還差點意思 - 天天要聞


十部里偶見一部佳作的程度。


比如,近期的影版《愛很美味》,觀感舒適。


再比如,2016年的黑馬七月與安生


她艷壓馬思純?還差點意思 - 天天要聞


以為狗血,但偶遇見驚喜。


她艷壓馬思純?還差點意思 - 天天要聞


也正是這部電影讓周冬雨馬思純獲得了開辦了53屆以來的金馬獎史上,第一個雙影后,留下了一「吻」定情的名場面。


她艷壓馬思純?還差點意思 - 天天要聞

(同年影帝獲獎者,是實至名歸低調行事的范偉

當時主持人如是說道:「家明選不出來的,組委會也沒選出來。」


而今,這部彼此保護又互相嫉妒、暗自較勁又默默祝願的雙生花故事又被韓國搬山了熒幕。


另取名《再見,我的靈魂伴侶》(乍一聽還有點子姬里姬氣)。


她艷壓馬思純?還差點意思 - 天天要聞


由獨立電影出身的女導演閔龍根執導。


主演是韓國人氣頗高的金多美,從電影《魔女》出道,接連演過爆款劇《梨泰院class》和《那年夏天》。


28歲演少女毫無違和感。


她艷壓馬思純?還差點意思 - 天天要聞


目前,《再見,我的靈魂伴侶》豆瓣評分7.4,與原版評分7.5幾乎不相上下。


她艷壓馬思純?還差點意思 - 天天要聞


但評價爭議卻頗大。


有人認為韓版艷壓,全方位超越原版。

有人則認為原版完勝,張力更足。



做「減法」的韓版

卻失了核心立意


故事上,韓版和原版兩者的情節幾乎一致。


一起長大的兩個小女孩,成為彼此最好的朋友和靈魂伴侶。


原生家庭影響下導致了彼此的性格迥異,一個溫順乖巧恬靜如水,一個桀驁不馴古靈精怪。


在情竇初開的青春期里,因為一個男生的加入,讓三個人的關係開始變得微妙。


她艷壓馬思純?還差點意思 - 天天要聞


在韓版中,增加了一個「畫畫」的聯繫,之後這一聯繫也始終作為一個意象用來指代兩人人生的變換。


她艷壓馬思純?還差點意思 - 天天要聞

她艷壓馬思純?還差點意思 - 天天要聞


也正是這些細節之處的改動,導致了兩版之間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韓版在姐妹二人劇烈的衝突中做了減法,而去提純女孩之間的感情,以至於呈現出和原版截然不同的觀感。


《再見,我的靈魂伴侶》幾乎徹底將男性當做純純的工具人,去聚焦於女性友誼和女性成長。


她艷壓馬思純?還差點意思 - 天天要聞


青春的疼痛減少了,讓整部電影變得非常純粹。


原版里不少曖昧的拉扯都被沖淡了。


安生與佳明互問喜歡七月什麼。


安生說:「我喜歡七月的一切」。

家明說:「七月的一切我都喜歡。」


她艷壓馬思純?還差點意思 - 天天要聞

她艷壓馬思純?還差點意思 - 天天要聞

她艷壓馬思純?還差點意思 - 天天要聞

她艷壓馬思純?還差點意思 - 天天要聞


「七月的一切」背後的潛台詞是「包括她的男朋友。」


但《再見,我的靈魂伴侶》就要純粹很多。


「我喜歡她突然回頭看我的眼光,
喜歡她打哈欠時的眼淚,
還有她笑起來時露出的兩顆前牙,
還有右邊腮幫上的痣。」


她艷壓馬思純?還差點意思 - 天天要聞


但是,《再見,我的靈魂伴侶》中又把原著爬山眼神拉扯的一幕變成了接吻,意圖為浴室戲做鋪墊。


她艷壓馬思純?還差點意思 - 天天要聞

她艷壓馬思純?還差點意思 - 天天要聞


可即便如此,經典的浴室戲份沒能撐起來,張力不足,矛盾不夠。


她艷壓馬思純?還差點意思 - 天天要聞


反倒顯得小打小鬧,意味不明。


而在電影后半部分處,韓版更是直接把家明懦弱逃婚的情節改成了女性覺醒,把握的婚姻的主動權。


她艷壓馬思純?還差點意思 - 天天要聞


立意完全改變,《再見,我的靈魂伴侶》更像一種女性友誼的美好願景。


雲淡風輕的借美好風景講述了一個青春成長的女性友誼故事。

這女性題材

別只看到姐妹撕逼


看完《再見,我的靈魂伴侶》,我最大的感受是閔龍根對《七月與安生》的理解終究是淺薄了。


去努力突出的女性友誼的表象,那些真正的靈魂刻畫消失了,


電影《七月與安生》出自安妮寶貝的同名小說,但,「電影出自小說卻高於小說」。


導演陳可辛把原本單薄的小說拉扯得豐富許多的同時,也讓立意和深度提升了不少。


離經叛道的安生,實際更渴望穩定的生活,她的桀驁不馴,更像是一種應對外界不得已的裝腔作勢。


按部就班的七月,乖乖女背後才是暗藏着叛逆與尖銳,七月才是最複雜且矛盾的存在。


在片尾曾出現的回憶。


安生舉起石頭砸向下課鈴,這像是調皮的她能做出的事情。


但實際上,安生只是裝模作樣,是七月拿着她的手砸了下去。


她艷壓馬思純?還差點意思 - 天天要聞


安生對七月的依賴更純粹,兩人關係的疏遠遠非是「因為男人」這麼簡單。


爭奪「家明」,爭的是友誼的主導權,借「家明」這個男人來證明自我價值。


安生離開時曾對七月說:「如果你讓我留下我就留下來。」


但七月沒有挽留。


彼此的關係早就埋下了暗藏的矛盾。

正如七月的獨白:「我難過,不是因為安生的離開難過,而是我無法像愛自己一樣去愛安生。」


她艷壓馬思純?還差點意思 - 天天要聞


《七月與安生》不應該只看到表層膚淺的「雌競」。


恰恰相反,男性只是故事的邊角料。

你再去看,它講了愛情講了友誼,但實際聊的是眾多中國女性難以逃脫的擰巴青春。


那種微妙的較勁,愛與嫉妒共生的情緒。


七月的生活,是典型的按部就班。


二十六歲結婚,二十七歲買房,二十八歲生孩子,一個旗鼓相當的對象,一份安穩的銀行里的工作。


她艷壓馬思純?還差點意思 - 天天要聞


但這是七月想要的嗎,還是被安排的期待?


重逢後再飯點的一場戲,安生遊刃有餘的與社會人士交流,但恰恰是那句「我朋友是一個乖孩子」刺痛了七月。


她艷壓馬思純?還差點意思 - 天天要聞


彼時,七月與安生的較勁,絕不僅僅是她口中「一天靠着男人混吃混喝,不覺得賤嗎?」的嫌棄。


反而摻雜着一種對安生失去掌控的不安,和對方活成自己羨慕模樣的嫉妒。


她艷壓馬思純?還差點意思 - 天天要聞


而這些七月的內心戲,那種掙扎在《再見,我的靈魂伴侶》中都表現的比較淺薄。


她艷壓馬思純?還差點意思 - 天天要聞

她艷壓馬思純?還差點意思 - 天天要聞

(韓劇中夏恩展現的就是表裡如一的乖乖女)


包括家明懦弱的逃婚行為背後,也在最終交代出來是七月的安排。


是七月告訴家明:「婚禮當天你不要來了,你走吧,只有你逃婚了,我才有離開的理由。」


她艷壓馬思純?還差點意思 - 天天要聞


衝破世俗的那層外衣並沒有那麼容易,乖乖女的偽裝快連自己都相信了。


但最終,她們都有了自己的選擇。


也是在最後,七月才終於說出自己的內心:「我想要自由自在的生活,和你一樣。」


她艷壓馬思純?還差點意思 - 天天要聞


比起《再見,我的靈魂伴侶》的治癒,《七月與安生》卻有一種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歐亨利式結尾。



「韓國小清新」輸給「中國土味」?


「韓國電影快不行了?」今年一直不絕於耳。


韓國導演尹濟均早前就曾自曝「韓國電影投資告急,庫存告急」,不僅如此還有撲街嚴重的票房......


今年年初我國諜戰片巔峰的《風聲》被韓國翻拍,取名《幽靈》。


卻以慘淡收場,原版8.2的高分被拍成4.7分。


她艷壓馬思純?還差點意思 - 天天要聞


被調侃取其糟粕去其精華。


不僅如此,有消息傳出由彭于晏陳意涵陳妍希主演的2015年電影《聽說》將翻拍成韓版。


地域差異的問題決定了翻拍的困難重重。


拿《再見,我的靈魂伴侶》來說。


它有一種十分韓范的「文藝氣息」的獨特韻味。


與原版的「土味」黃調畫風截然不同,從鏡頭語言來看,它甚至更細膩、更溫柔唯美。


但也因此決定了它的「輕盈」,這種輕盈與女性的命運掙扎是矛盾的,也導致了它與原版《七月與安生》走向相反的路。


這也是為什麼會給人一種「美則美矣」的感覺。


不可否認韓版對畫面細節掌控的成熟度,但個人認為在故事深度上原版更勝一籌。


《七月與安生》借愛情借友誼的幌子,講了女性青春的彆扭與人生的掙扎。


就像七月終於掙脫「乖乖女」的束縛,剪了與曾經截然相反的短髮後與媽媽的那段對話:


「你們想讓我過上的那種生活,現在沒有了,對不起。」


「過得折騰一點也不一定不幸福,就是太辛苦了,但其實,女孩子不管走哪條路,都會很辛苦的。」


她艷壓馬思純?還差點意思 - 天天要聞

「我知道。」


「但願我的女兒是個例外」


她艷壓馬思純?還差點意思 - 天天要聞

無論是雙女主還是女性長輩,原版的呈現更刺痛和真實。


《再見,我的靈魂伴侶》是濾鏡化的理想友誼,《七月與安生》是拉扯掙扎的生活本相。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裏,每天都上演着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