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的季節》收官,最後一個謎題揭曉,結局溫暖有力量

2023年05月01日20:06:13 娛樂 5256

​隨着大結局的到來,《漫長的季節》正式封神,成為2023年度至今為止的劇王,贏了《狂飆》,更贏了宣稱市場佔有率破30%的《長月燼明》,讓「我們打個共鳴的響指」吧。

《漫長的季節》收官,最後一個謎題揭曉,結局溫暖有力量 - 天天要聞

該劇能夠封神,原因有三:

一、全員貢獻了驚艷的演技,不得不佩服導演辛爽對演員的選擇

雖然范偉的表演有之前其他角色的痕迹,雖然秦昊和範圍的「中老年妝」束縛了他們表情上的發揮,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把王響和龔彪塑造成了觀眾心目中的經典角色。

《漫長的季節》收官,最後一個謎題揭曉,結局溫暖有力量 - 天天要聞

從中年到老年,范偉對王響的詮釋是精準的,尤其是在河邊面對王陽的屍體時,那一跪,跪得真實動人,毫無表演痕迹。

《漫長的季節》收官,最後一個謎題揭曉,結局溫暖有力量 - 天天要聞

從張東升到龔彪,秦昊每一次都能突破自己的表演界限,一次比一次優秀的。儘管在《漫長的季節》中他只是三位「大男主」之一,面對范偉、陳明昊這樣的「老戲骨」,他儼然是位戲精,能非常完美地接住他們的表演。

《漫長的季節》收官,最後一個謎題揭曉,結局溫暖有力量 - 天天要聞

除此之外,陳明昊、林曉傑、任素汐、李庚希、蔣奇明、劉奕鐵,以及最後出場的張靜初,這些大大小小的演員,都把各自的角色演到了觀眾的心坎里。特別是,李庚希在這部劇中的表演獲得了更多人的認可,而蔣奇明的表現簡直絕了。

《漫長的季節》收官,最後一個謎題揭曉,結局溫暖有力量 - 天天要聞

《漫長的季節》收官,最後一個謎題揭曉,結局溫暖有力量 - 天天要聞

二、劇情環環相扣,不斷引人入勝

從套牌案到碎屍案,再到沈墨黑化拿下港商和殷紅雙殺,傅衛軍被抓後死在獄中,以及最後一個謎題「王陽的死因」......

《漫長的季節》收官,最後一個謎題揭曉,結局溫暖有力量 - 天天要聞

導演先是拋出謎題,在後續解題的過程中又拋出新的、更大更能引起觀眾關注的新謎題,還能讓觀眾跟着劇情的發展一起答題,這種良性的互動,有助於該劇口碑的提升。

《漫長的季節》收官,最後一個謎題揭曉,結局溫暖有力量 - 天天要聞

有些觀眾在追劇時會吐槽劇情推進的太慢,但卻講不出哪些部分應該被刪減掉,是龔彪不停地叭叭,還是王響和李巧雲的黃昏戀,亦或是那些風趣幽默的台詞?

這些都不能刪,因為它們是這部劇封神的助推劑和有力的支撐。

《漫長的季節》收官,最後一個謎題揭曉,結局溫暖有力量 - 天天要聞

三、死了角色,劇情很悲傷卻在結尾處給人以希望和力量

從港商到殷紅,從傅衛軍到王陽,從羅美素到龔彪,包括沈棟樑夫婦,他們的死,有的罪有應得,有的含恨而終,有的死於意外,但全都關係著一個人——沈墨。

《漫長的季節》收官,最後一個謎題揭曉,結局溫暖有力量 - 天天要聞

從人人憐愛的小白花,到用盡各種手段手刃所有仇人的復仇女,沈墨是極度自私的,但這種自私都源自他人的惡和她內心的仇恨。觀眾們該惋惜無辜死去的王陽、羅美素,還是更應該同情沈墨、傅衛軍?

《漫長的季節》收官,最後一個謎題揭曉,結局溫暖有力量 - 天天要聞

沒有客觀的答案,其實,觀眾們更應該因王陽的死反思些什麼。

王陽奮不顧身地跳河救她,給了她生機卻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以命換命,該與不該,誰能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

《漫長的季節》收官,最後一個謎題揭曉,結局溫暖有力量 - 天天要聞

揭開真相,救贖該救贖之人,審判該審判之人,不正是這部劇想要傳遞的理念嗎?

《漫長的季節》收官,最後一個謎題揭曉,結局溫暖有力量 - 天天要聞

王陽走了,王北來了,漫長的秋天已過,漫天的雪花帶來了新的生機,這應該是全劇最大的淚點和最有力量的希望。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裏,每天都上演着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