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作家鄭淵潔在微博發佈了一則「告別書」,稱因對商標維權喪失信心,將告別商標維權,不再對侵犯其原創的知名文學角色的673個侵權商標維權。他同時表示,自己依然每天寫作,但寫出的作品包括已經寫出的長篇小說等永遠不再發表,因為發表了將面對商標侵權而難以維權成功。
在該微博下方,不少網友遺憾地表示,「維權如此困難」「我們還想看您的新作品」,也有網友認為鄭淵潔是在過度維權,對此,鄭淵潔也通過媒體作出了回應。
作家發「告別書」:生命時間不夠用於侵權商標維權
鄭淵潔在「告別書」中寫道,其原創的知名文學角色被不法商家覬覦,後者未經授權便惡意註冊了710個侵權商標,用於兜售各種商品,涉及種類包括鹵腌食品、畜類人工授精、內衣、燃氣閥門、餐飲店、鼠糧等等。
鄭淵潔表示,他自2002年開始對侵權商標維權,但21年來只維權成功了37個侵權商標,平均每個侵權商標維權成功需要6年時間,維權時間最長的一個侵權商標用了19年時間一直打到最高法院才維權成功。然而,目前還有673個侵權商標沒有維權成功。
鄭淵潔稱,他已對商標維權喪失信心,「我在商標領域面對侵權看不到維權成功的曙光。我已經68歲,生命時間明顯不夠用於對673個侵權商標維權」,從此告別商標維權,「不再對侵犯我原創的知名文學角色在先權益的673個侵權商標維權。」
鄭淵潔也表示,他每天依然寫作,但寫出的作品包括已經寫出的長篇小說等永遠不再發表,因為發表了將面對商標侵權而難以維權成功,「作品是作家的孩子,面對孩子可能遇到的風險,任何監護人都不會掉以輕心都會採取萬無一失的措施。」
瀟湘晨報(報料微信:xxcbbaoliao)記者注意到,2021年12月,鄭淵潔宣布辦了36年的《童話大王》雜誌停刊,因為他要集中精力進行商標維權,該消息引發熱議。《童話大王》雜誌於1985年創刊,只刊登鄭淵潔一個人的作品,36年來出刊495期,總印數超過2億冊,陪伴大量中國讀者長大。
對於停刊原因,他在《鄭淵潔寫給三個商標的一封信》中這樣解釋:「我要對36年來支持《童話大王》月刊的千百萬讀者說聲對不起,抱歉已經66歲的我精力有限,只能通過停止寫作《童話大王》月刊從而拿出全部精力去和第7197328號皮皮魯商標、第8229932號童話大王商標、第5423972號舒克商標鬥爭維權。」
據新華社此前報道,多年來,從打擊盜版書到打著作權官司,再到為商標維權,鄭淵潔一直站在維權一線。鄭淵潔稱「遭遇過各種形式的侵權」。他說,一些商家未經授權使用其創作的文學角色名稱註冊企業商號或商標,侵權企業遍布各地,不斷有讀者向他提供各種侵權線索。
被問到花了這麼久的時間打官司是否值得,鄭淵潔對媒體表示:「我打的所有官司,都是在保護知識產權。我覺得,要把中國製造變成中國創造,得有文化實力,優秀的文學作品也是國家靈魂。我想,保護知識產權也是在保護國家靈魂,壯大國家文化實力。這也是構成文化強國的一個方面。所以,雖然維權的官司很難打,但我還是會堅持打下去,不惜《童話大王》雜誌停刊,全力以赴去應對。」
網友質疑「過度維權」,鄭淵潔回應
在鄭淵潔的「告別書」下方,不少網友遺憾地表示:「童話大王維權尚且如此」「我們還想看您的新作品」。
不過,也有網友認為鄭淵潔是在過度維權,鑽牛角尖。還有網友指出,鄭淵潔提及的德國企業成立於1972年,名字本就叫schuck,早有人將其標準中文譯名為舒克。
4月19日,針對網友的質疑,瀟湘晨報記者嘗試聯繫鄭淵潔,但了解到其不再接受採訪,「告別書」的內容就是回應。
19日早些時候,鄭淵潔在接受封面新聞的專訪時,對網友的部分質疑作出了回應。他表示:「那家德國公司的原文德文如果翻譯成中文的話,是可以叫舒克的,但事實上它的中文翻譯有很多選項,這家德國公司是2008年跟蘇州公司合作的,《舒克與貝塔》是我1982年創作的,2008年的時候與舒克相關的圖書都發行了2億多冊了。」
他還表示,在德國有一個文學批評獎,德文發音也是舒克,但是前幾年北大邀請德國這個文學獎的人來參加活動時,就翻譯成了薛克文學獎。「後來我就問他們相關的人員為什麼不叫舒克?他們說叫舒克就成了兒童文學獎,不是批評獎了。他說如果叫舒克,所有人都會認為這是一個兒童文學的東西。」
對於網友的「鑽牛角尖」的質疑,他則表示,自己看到了網友的不同聲音,他猜測網友可能對商標法沒有研究過,為了維權,這些年他已經把商標法1萬多字的全文都背下來了。
瀟湘晨報記者蔣紫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