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魯豫觀影團 來源:陳魯豫的電影沙發(lyyy_scndgs)
最近上映的電影《忠犬八公》,絕對是2023年院線電影中一枚重磅催淚彈。
3月29號,魯豫觀影團在北京做首映禮觀影活動那天,兩位提前看過片子的同事因為擔心再次哭成狗,一直拒絕進去二刷,直到影片快結束時才進入影廳。
所以這一次,我們還為大家準備了紙巾
一些影迷說,電影放映期間,周圍抽泣聲不絕於耳,「做好了哭的準備,卻沒想到這麼好哭。」
魯豫在看完影片後說道:徐昂導演絕對是今年賺大家眼淚最多的一個人。
作為一部翻拍作品,《忠犬八公》的故事外殼沒有太大改動,影片講述的仍然是一隻狗一生等待一個人的故事,但加入了三峽移民的大背景,在本土化改編這一塊完成得不錯。
導演徐昂在拿到第一稿劇本時,狗是在港口等待,他覺得有點兒太過悠閑,感覺不太對。後來編劇又將這個故事發生地點搬到重慶——一座被江隔開的城市,南北兩岸,人們穿梭其間,有些動物可能終其一生都沒有跨過江水。
這個等待的環境終於讓徐昂覺得可信。
影片中,陳敬修(馮小剛 飾)是一位從北京移民到重慶的水利教授,在一次外出考察中,他救下一隻被困於車底的小狗,其他同事都不願意收養,陳敬修只好將這隻小狗抱回了自己家。
但他的妻子李佳珍(陳冲 飾),因為小時候被狗咬過,一開始並不同意養狗,陳敬修根據妻子愛打麻將的嗜好,特意為這隻小狗取名為「八筒」,其實就是在討好李佳珍,希望妻子可以接納這隻小狗。
八筒沒出現之前,陳敬修孤獨了大半生。
他是這座城市的異鄉來客,在重慶生活幾十年,卻依然吃不了辣。
他的妻子李佳珍,土生土長的重慶人,每天喜歡和街坊鄰里一起打麻將,而陳敬修從來都是這桌熱鬧之外的旁觀者。
他的兒子陳新橋(白舉綱 飾),天天坐在電腦前,忙着自己喜歡的事,父子倆極少交流溝通。
他的女兒陳曉舟(黃楚桐 飾),有自己喜歡的人,完全沉浸在個人情感中,並不在意父親到底喜歡什麼。
陳敬修的世界裏,說到底,只有他一個人。
直到八筒出現,他的世界似乎才真正有了羈絆。
他們一起去江邊跑步,一起在江邊埋骨頭,一起嘗試各種方法捱過酷熱的盛夏。
陳敬修每天坐纜車上下班,八筒就坐在索道站門口的花壇上等他。
日復一日,從未間斷。
和八筒相知相伴的日子,讓陳敬修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喜歡」和「在意」,他說:人只有活在自己的喜歡里,才叫真正地活着。
如果說,最初的相遇是陳敬修拯救了八筒,那麼故事發展到後面,其實八筒也在拯救陳敬修,把他從一個巨大的孤獨洞穴中拉到了陽光下,用自己的愛與忠誠填滿了他內心的缺口。
在這場人與狗的關係中,他們是彼此救贖,互相續命。
導演徐昂自己也是養狗之人,他的狗年紀越來越大,離別成為早晚要面對的事,這種離別的情緒被投射到電影之中。
陳敬修死後,八筒最熟悉的家面臨著老房拆遷、家人四散的處境。
對於人來說,時間或許可以消弭一些情感。
但在狗的世界裏,時間是無效的。
所以在陳敬修死後十年,在人去樓空後,你依然在老房子的廢墟里看到了堆積如山的報紙。
那是陳敬修生前教會八筒做的事,讓它從索道站叼着報紙回家,將報紙交給李佳珍。
這個行為已經成為八筒的肌肉記憶,它似乎在傳遞一種信息:只要把報紙叼回家,我就可以繼續回到車站,等到他。
影片中叼報紙這場戲,需要八筒的扮演者連續完成六個動作:一、陳敬修喊「坐」,它便坐下;二、陳敬修說「回家」,它便轉身走;三、陳敬修回頭看狗有沒有回家,它要在遠處偷看主人;四、陳敬修說「過來」時,它又跑回主人身邊;五、陳敬修給它報紙,說「叼回家」,它要立馬咬住報紙;六、咬住報紙後,他要轉身叼着報紙回家。
這原本是一場很複雜的戲,沒想到飾演八筒的中華田園犬一條就過,現場工作人員都感嘆「太牛了」。
電影中的八筒,從幼年、成年到老年,扮演者一共有18隻中華田園犬。
在魯豫觀影團的映後現場,訓犬師李琛牽到台上的「黃逗」便是叼報紙這場戲的演員,拍攝時大概10個月大,正值青春年少,完美演繹了八筒的萌動和活潑。
當天到場的影迷中,還有來自專業寵物訓導機構「六隻腳」的學員,在看完電影后他們表示,影片中一些場景會讓人想到現在一些流浪動物的處境,希望這樣的電影可以提升大家對於流浪動物的保護意識。「好電影可以從銀幕照進觀眾心裏,感謝創作團隊,希望他們以後可以拍出更多動物題材的作品,期待下一次相遇。」
電影中其實還有很多細節值得去影院好好體會,看完這版《忠犬八公》,相信你能夠感受到創作團隊對於狗的愛。
以下是來自魯豫觀影團影迷的無劇透影評
-魯豫觀影團影迷-
-評價《忠犬八公》-
@ 梅西西
故事本土化很成功,山城重慶的濕熱和八筒的忠烈相互呼應,生活化的表演很接地氣。近半個小時的狗狗獨角戲,打動每個觀眾,推薦合家歡觀影。
@ 黑豆虎妞
中式親情的內斂通過小動物慢慢化解開來,索道、江邊、老房子,狗狗的小腦袋裡都裝着什麼呢?無非是跟你在一起的點點滴滴。哭點太多了,為教授,為守護教授的八筒,也為同為異鄉人的自己。
@ 橙子在跳舞
《忠犬八公》像是一首平凡日子裏的散文詩,平平淡淡,卻又真真切切。最後一節看得人眼淚一把,鼻涕一把,感動於這些毛孩子在世界微塵里的真情陪伴和無私付出,祝願每一個心懷愛心的人都能有自己的「八筒」,在需要慰藉的時刻看到它/他/她就會心生歡喜。
@ 高級動物
感謝魯豫觀影團組織的這次觀影活動,現場看到八筒超開心。國產翻拍的超乎預期的成功,陳冲老師和馮小剛老師吵架的橋段太好笑了,四川話 yyds!
觀影小貼士:催淚炸彈!帶紙巾!帶紙巾!帶紙巾!
@ 尋尋72609
做好了哭的準備,卻沒想到這麼好哭。一場電影看得百感交集,或許每個人都能從中看到自己,給主創團隊、黃逗以及台前幕後的工作人員點贊。
@ 鏡子鏡子不簡單
演員真摯,人物塑造質樸紮實,讓一個溫情故事更加貼近普羅大眾內心裏最柔軟的角落。感謝魯豫觀影團的活動,讓人沒有錯過這樣一部誠意之作。
@ 嘻嘻ha
為《忠犬八公》又哭又笑,快結束的時候聽到影院里此起彼伏的抽泣聲,好溫暖的電影,不管從內容還是整個電影的色調,不管從狗狗的故事內容還是從父愛的角度,總能讓你聯想到身邊的人和事的點滴,養狗狗的人感同身受。
@ Shadow旭旭
殺我別用小狗刀!哭成狗的一天,電影真是太好看了~沒有煽情也沒有強行催淚,想起了很久以前養過的雪納瑞,現在的它已經在汪星球很多年了,它肯定很幸福地在過每一天吧!我的狗子,你走的每一天,都很想你。
@ Eddie
對於一個養狗人來說,簡直就是重磅炸彈,八筒狠狠重擊在我的淚點上,是我今年第一部哭得酣暢淋漓的電影。不能劇透,是好電影,快去看,帶好紙巾!
以上來自魯豫觀影團影迷
映後環節,魯豫也和主創們聊了聊關於《忠犬八公》台前幕後的故事,一起來看
-魯豫對話主創-
-《忠犬八公》-
導演徐昂:
在影帝名單中找到了小剛老師
魯豫:剛才在看電影時,我聽到後排的人不停在抽泣,特別好奇導演你在做後期的時候自己哭過嗎?
徐昂:我在做後期的時候沒哭過,但拍攝前期在看到文本的時候會哭,之後就開始陷入一個漫長的「痛苦」之中,因為你要不斷地去協調狗狗,包括要去挑選他們的表演,實在沒有時間完全把自己放鬆下來,陷入一種情緒里。
魯豫:他們是什麼時候說服您拍這個電影的?
徐昂:實際上一開始跟我講要拍《忠犬八公》中國版的時候,我是很開心的,但是我看到第一稿劇本就有點猶豫了,直到第二稿劇本出現的時候,我覺得OK,我建立信心了,然後就開始了一個漫長的準備拍攝和拍攝的過程。
魯豫:什麼時候想到讓小剛老師來演這個角色的?
徐昂:我們先想找到一個演母親會讓我們覺得比較可信的角色,當時想到了陳冲老師,然後就把所有在中國能找到的年齡適配的男演員做了一個匹配,很快就在影帝名單當中找到了小剛老師(笑)。
魯豫:這部戲拍攝過程當中最難的部分可能是牽涉到狗的部分。
徐昂:當然,這一定是最艱難的,我相信每一個拍過動物電影的人可能都知道,當你很喜歡動物,然後當它們有非常出色的表現的那一刻,你心裏面會非常滿足,但是那一刻在你漫長的拍攝過程當中可能是十分之一或者是百分之一,所以你要為了那個「一」去不斷地等待,所以像小剛老師,像所有今天的演員,包括陳冲老師,其實都為了讓狗狗演得更出色而很大程度上「委屈」了自己,這是很不容易的。
監製葉如芬:好電影可以撫慰人心
魯豫:如芬老師,這部戲是怎麼跟您結緣的?
葉如芬:其實也很巧,因為那個時候我剛好在跟愛奇藝談另外一個案子,有一天亞總就跟我講,說我給你看一個劇本,你看要不要考慮一下。我就說好,我看一下。結果一看,是《忠犬八公》。因為過去我一直覺得自己製作那麼多電影,都是在講述人跟人之間的關係,或是事件,或是感情,但人跟狗之間這樣一個情感我倒沒有嘗試過,所以就(答應了),因為它能打動人心。徐昂導演說他(拍)是因為看到劇本時很感動,我是因為拍狗對我來講是挑戰,想要試試看這樣一個題材。我一直覺得做好看的電影可以撫慰人心,尤其是我們從籌備到拍攝一直到後期,剛好又在疫情這三年,這漫漫時光,讓我覺得要做一個感動人心的電影真的很不容易,但我們今天可以上映了,能將這樣溫暖的電影故事傳遞給觀眾,大家都可以看到,我自己也很感動。
馮小剛:我是陳冲影迷
魯豫:小剛老師,他們是怎麼說服您來演陳敬修這個角色的?
馮小剛:一是說陳冲來演。因為我剛當兵的時候,那是1980年,我坐在軍隊操場上看露天電影,第一次看到陳冲,當時覺得這個演員太棒了,這麼多年都是她的粉絲,看過她演的所有這些片子。我知道她還是一個導演,也看她導的戲,所以這一次他們說女主是陳冲,我說哎呀,我是她的影迷,能有機會跟陳冲一塊來參加這個電影,特別好。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我很愛狗。我自己也收留了流浪狗,它陪伴了我十六年,叫丟丟,今年大年初三走的。當時我在海南島,說怎麼辦?後來人家說你不用着急,有寵物殯葬公司。他們把丟丟接走之後,算是做了一個丟丟的葬禮,整個過程都給你錄下來,剪接好,配上音樂,我把丟丟冬天最常穿的那件衣服給它穿上了,最後火化,變成一個小青瓷壇,拿回來,把它埋在我們家後院了。一直不知道這電影什麼時候能上映,結果丟丟去世沒多久,徐昂說咱們這片子拿着上映許可了,所以這也是一個緣分,很感動。
魯豫:您在看這部片的時候哭過嗎?
馮小剛:對,因為最後成片我還沒看,音樂是代替的階段我看過一次,其實我就是特別關注(鏡頭),因為我知道在拍的時候非常困難,你想讓這個狗去(配合劇情),又沒法和它交流,它也聽不懂怎麼能夠配合劇情,所以我在看的時候,所有注意力都是在想這些「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鏡頭最終是怎麼被徐昂給捏鼓到一起的,能夠讓我們感覺到這隻狗在等一個人,我在看的過程中都在想太難了這事兒,所以為徐昂感動。當然,狗的那些表現,尤其到最後「我」(陳敬修)去世以後,確實是讓人動容。
白舉綱:我和陳新橋的經歷特別像
魯豫:影片中八筒追車那段戲特別打動人心,你在火車上,想像當中家人應該會在,但是沒有看到,有點失望,結果八筒出現了。小白跟我們分享一下當時拍這場戲的感受。
白舉綱:對,從一定程度上,對陳新橋來講,其實八筒已經在感情方面有了父親的影子,父親可能沒到,但我只要一看到八筒,就能夠想像父親他到了。戲裏面的陳新橋不知道父親的那份愛,但他知道八筒來了,這份愛就替父親傳達到了。對於我來說,我心裏面感觸非常深的其實是一個開心的畫面,就是我的父親和八筒一起埋骨頭。前面的時候水位還不高,他們還能夠一起保留這個秘密,而且一定程度上我覺得父親把對兒子的愛也給予了八筒,他們兩個之間感知的連接也更加緊密,然後到後面再看到那棵樹的時候,你就發現它(骨頭)在水的中間,我看的時候其實是從那個地方開始就有點不行了。
魯豫:每個人可能都有過離別的記憶,拍火車那段戲的時候,你有沒有調動過自己的哪一段記憶?
白舉綱:我和陳新橋的經歷特別像,我是18歲的時候第一次離開老家四川,到長沙去參加比賽,剛好陳新橋這麼多年也是第一次離開自己的家鄉,背井離鄉,孤身一人,雖然他是帶着母親的鼓舞,帶着父親給他的滷肉離開的,但可能那份孤單會永遠在他身上,他那一刻孤單的感受和我一個人坐上飛機去到外地的感受其實蠻像的。
黃楚桐:片場就是一家人的氛圍
魯豫:楚桐,我看你微博發過一個劇本的照片,封面上有所有主創的簽名,我想那應該是殺青時簽的?
黃楚桐:是的。
魯豫:跟我們分享一下,殺青時你對主創們的內心感受和你第一天見到他們時的那種差別。
黃楚桐:一開始見到他們的時候我真的特別緊張,那種緊張的內心主要是因為我以前沒有圍讀過劇本,沒有演過大銀幕電影,所以我不知道怎麼去拿捏分寸,但因為我本身是攝影師,所以會習慣性地觀察他們,後來在觀察的過程中,大家的距離就拉近了。
魯豫:告訴我們你觀察到的一些特質,可能是我們沒有看到的。
黃楚桐:在片場,我們幾個(指白舉綱、陽博等)就很愛打打鬧鬧,有的沒的,但像小剛老師,他就很喜歡坐在門口外面的一個長凳上,往那兒一坐,低着頭,聽我們在玩在鬧。陳冲老師開拍前是比較活躍的,會穿着她那雙紅色的鞋踩來踩去。我哥(白舉綱)他本身是四川人,可能我們做妝化的時候,他上來跟我說話時直接就是「妹兒」。我覺得大家都是在環境和人物裏面,就是一家人的氛圍吧。
白舉綱:我第一次見到所有主創時都沒有尊稱,全部都是「老漢兒」「媽」「妹兒」,我想讓自己心裏面(放輕鬆),因為我害怕萬一先叫了老師之後,再回到戲裏時自己心裏面會緊張,演戲的時候怕有一些壓力。
馮小剛:白舉綱非常用心,而且對前輩特別的尊敬,每天你一去現場,他肯定馬上站起來,現在年輕人裡頭有他這種作風的人還不是特別多。楚桐也很有意思,她的專業是平面攝影師,老給明星拍照片,按說她見的明星特別多,不該緊張。而且她是香港人,重慶話能學得這麼好真是不容易,這一點你還真有當演員的潛質。
黃楚桐:花了點功夫(笑)。
陽博:第一次跟小剛老師對戲很緊張
魯豫:陽博那場戲我覺得特別生動,就是女婿來見未來老丈人,那種緊張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你當時是怎麼調動自己的情緒,把緊張感表達得那麼淋漓盡致?
陽博:我現在也是那個情緒……其實在圍讀劇本、第一次跟小剛老師對戲的時候更緊張,現在跟那個時候狀態差不多。但是之前他們有問過那個汗是不是我自己流的,其實那個是有點噴的,我還沒有達到那個能力。
薛旭春:今天的感受很奇妙
魯豫:旭春,我看了一些你的介紹,你有一個工作特別有意思,叫「伴寵師」,這個工作是在你拍完這部戲之後找的?主要做什麼?
薛旭春:對,今年過年的時候,沒戲拍,我就去一個平台上應聘,他們會有考核,工作內容就是比如說有人出差了,可能家裡邊有貓咪,你可以上門去陪貓咪玩,照顧它們。也有遛狗狗的,但因為我之前沒有養過狗狗的經驗,只有養貓咪,所以我主要是做照顧貓咪(的工作)。
魯豫:旭春之前做過很多工作,你以前是不是還做過很多觀影團的活動?
薛旭春:對,所以今天感受很奇妙,因為過去一直在做觀影團,從2016年到2019年底,主持過很多電影首映禮。我來北京做的第一場活動,小剛老師就在現場,那是葉京導演的片子,但當時我是在台下操持的,後來慢慢地走到台前去主持,所以今天這個感受很奇妙。
-魯豫觀影團 · 推薦理由-
作為一部翻拍作品,《忠犬八公》在本土化改編這一塊完成得不錯,並且看完這版《忠犬八公》,能夠感受到創作團隊對於狗的愛,確實是2023年重磅催淚彈,還有很多細節值得去影院好好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