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會唱!」十五年滬劇社團恢復演出,居民循聲而來

2023年03月15日20:57:10 娛樂 1365

隨着春天的到來,

社區豐富的文化生活也正在逐步復蘇。

斜土街道日暉七村的滬劇社團近日又恢復了演出,

七八十歲的滬劇愛好者們唱起經典曲目,

為社區居民奉上一場久違的表演。

「我也會唱!」十五年滬劇社團恢復演出,居民循聲而來 - 天天要聞

一把竹筒二胡、一架揚琴,拉開了日暉七村滬劇社團今年的第一場演出序幕。受疫情影響,滬劇社團停止了一段時間的排練和演出。能夠恢復社團活動,與社區居民們見面,成員們都很高興。大家早早來到居委會的活動室,穿上自己準備的戲服,和同伴一起戴好頭飾、化好妝,往台上一站,頗有風範。

「我也會唱!」十五年滬劇社團恢復演出,居民循聲而來 - 天天要聞

「我們這個社團從2008年就開始排練了,那時候大家都不懂,從零開始的。」滬劇社團周阿姨已經年近八十,想起這些年來的學習,十分感慨。日暉七村的社團是居民自發成立的,由於退休後曾從事社區工作,周阿姨在建團伊始就成了成員們的主心骨。現在,她雖已搬離了日暉七村,但仍然心繫社團。

為了今年的演出,周阿姨提前半小時就來到了活動室,準備演出事宜。今年表演的曲目包括《母女會》《相爭》《燕燕做媒》《千萬不要誤會》等滬劇迷們熟悉的經典選段,都是成員們熟唱的選段。社團也擁有一定的演出經驗,從2015年開始,在斜土街道和居委的大力支持下,滬劇社團就開始在大木橋路上的黨群服務中心演出。

「我也會唱!」十五年滬劇社團恢復演出,居民循聲而來 - 天天要聞

日暉七村是20世紀50年代起就建立的老小區,戲曲文化的群眾基礎廣泛。活動室里的絲竹聲響起不久,就有居民循聲前來。「是不是在唱滬劇?我也會唱!」一時間,活動室里滬語、滬劇齊飛,親切非常。

「滬劇對於這些居民來說,就好像滬語一樣親切。」日七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陶勇告訴記者,現在很多父母都希望讓自己的孩子了解滬語,滬劇就是一種很好的途徑。接下來居委會也計劃為滬劇社團和轄區內的商品房小區策劃活動,讓更多的居民融入社區生活。

「我也會唱!」十五年滬劇社團恢復演出,居民循聲而來 - 天天要聞

斜土街道向來重視滬語與非遺文化的傳承推廣。在社區自發的行動之外,街道還打造了「日暉有戲」學習品牌。通過豐富多彩的滬語活動,傳承推廣滬語文化,搭建上海人、新上海人、學生、白領、社區居民之間的交流平台,提升社區文化建設。

你想參與這樣的活動嗎?

在評論區告訴我們你的想法~

來源:上海徐匯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裏,每天都上演着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