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春晚季,這次山東衛視春晚提前放出的幾個作品中,《新百鳥朝鳳》這個作品看了之後讓人眼前一亮,短短2分多鐘的視頻,精緻的片頭,極具指向性代表性的開場,主題鮮明的點出了要表達的東西。
2023山東春晚以「日出東方迎春來」為主題,重點展現家國情、家鄉情、家庭情,打造山東特色、講述中國故事、追求國際表達。
《新百鳥朝鳳》是以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為主題原創的舞蹈,由舞者趙皛(xiǎo)婧領舞。
舞蹈音樂由傳統民間嗩吶曲《百鳥朝鳳》全新編創,極具春節氛圍。舞蹈着重體現「生態好不好,鳥兒最知道」的理念,展現黃河三角洲鳥類國際機場的生態保護成績。
「哪兒環境好,鳥兒最知道」,鳥兒的選擇,就是生態環境良好的有力佐證。
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風光如畫。走在木棧道上,兩側葦盪曳曳,水波粼粼;片片淺灘之上,一群群鳥兒掠過,時而在空中盤旋,時而在水中游弋,鳴叫聲此起彼伏,生機盎然。正像《新百鳥朝鳳》中表現的那樣,婀娜多姿,多種多樣的美麗鳥兒,在這裡匯聚,在這裡安家。
在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里,野生動物、植物分別增加到1630種和685種,是我國沿海最大的新生濕地自然植被區。保護區鳥類由1992年的187種增加到現在的371種,每年有600餘萬隻鳥類在這裡繁殖、越冬和遷徙,讓這裡成了名副其實的「鳥類國際機場」。
近年來,山東在推進黃河流域特別是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保護修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立足於國家公園建設,山東將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等8處自然保護地進行整合優化,確定了黃河口國家公園範圍。
根據國家公園建設要求,啟動創建全國第一家陸海統籌型國家公園。通過國家公園建設,實現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
與此同時,東營頒佈實施了《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條例》《東營市濕地保護條例》《東營市海岸帶保護條例》;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海洋漁業等部門賦予自然保護區119項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理順了執法體制,實現了綜合執法;編製實施了黃河三角洲濕地保護修復規劃、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詳細規劃、生態保護與修復專項規劃,開創了全國自然保護區詳規編製先河。
山東堅持系統修復,促進生態系統健康。與中國科學院等30餘家國家級科研機構合作,成立8家野外監測和科研教學平台,建設黃河三角洲生態監測中心,聯合開展濕地修復模式、外來有害物種防治等科研攻關,形成了20餘項可複製推廣的科研成果,為生態保護修復提供技術支撐。堅持「水、林、田、湖、草、濕地、灘涂、海岸線是生命共同體」 理念,以自然恢復為主,實施退耕還濕、退養還灘7.25萬畝;以生態的方式治理生態,近年來先後實施總投資10.8億元的16個濕地修復項目,創新探索「黃河口濕地修復模式」, 構建起「河-陸-灘-海」連通體系,累計修復濕地30萬畝;科學組織生態補水,近兩年累計補水3億立方米,保持了濕地良好生境;實施互花米草治理、海草床種植,逐步恢復潮間帶原生生物種群。
同時,加強棲息地保護,提高生物多樣性。實施東方白鸛、黑嘴鷗、鶴類等關鍵物種棲息地保護(架設東方白鸛人工招引巢115個),檉柳、野大豆等原生植物保育,以貝類為主的水生生物恢復,就地保護生物種群。
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為全球最大的東方白鸛繁殖地
經過多年的努力,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有了「鳥類國際機場」的美譽。
山東春晚的舞蹈《新百鳥朝鳳》則是在這個主題上創新編排,用心詮釋,展現了我們山東在黃河治理,生態保護上做出的努力和成績,精美的舞台,用心的編排,出色的表演,共同演繹出了一段美麗的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