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奧爾良一座監獄裏,關進了三個倒霉蛋。
第一個倒霉蛋名叫扎克。
他是當地的一個混子,整天無所事事,只想做一名DJ。
他的家中牆上到處是塗鴉,整天搞一些行為藝術,女友終於對他忍無可忍,大吵一架後把他甩了。
失戀的扎克在街頭買醉,陰差陽錯接到一個活兒:開一輛車去一個指定的地點,報酬是1000美金。
扎克為了換酒錢,就開車上路了。
半路他被警察逮了個正着,因為這輛車的後備箱里有一具屍體。
第二個倒霉蛋名叫傑克。
傑克也是新奧爾良的一個混子,專門做皮條客的生意。
一次他的一位老友,叫他去一家賓館和一位美女約會,傑克前往那裡,正準備和美女一番雲雨。
結果警察破門而入。
傑克也鋃鐺入獄了。
第三個倒霉蛋,名叫鮑勃。
鮑勃是個移民美國的意大利人,他英語不好,隨時拿個小本本把別人說的話記錄下來。
他頭髮飄逸,看上去人畜無害,喜感十足。
但鮑勃卻是個真正的殺人犯。
一次他和別人打牌時作弊被追打,慌亂中他拿一顆桌球砸死了追他的人,於是他也鋃鐺入獄。
就這樣,三個倒霉蛋成為了獄友。
開始三人分成了兩派,傑克和扎克兩個本土美國人抱團取暖,而鮑勃被孤立,他只有自說自話,自娛自樂。
後來鮑勃從美國電影里學會了越獄,他帶着兩個獄友越獄成功。
三人逃到一個湖前,鮑勃選擇留在原地。
而傑克和扎克繼續前行,最後在飢餓面前,兩人敗下陣來,回到原地,而鮑勃在那裡烤了美味的兔子。
再後來,他們路過一個小店,鮑勃和店中的意大利女人一見鍾情,他選擇就此定居。
而扎克和傑克,則繼續前行,前往茫然不可知的未來。
01、
以上的故事,出自36年前的經典黑白電影《不法之徒》。
這是一部經典的反類型電影,影片主創不多,卻個個都是大咖。
吉姆·賈木許是美國著名的獨立導演,最擅長把小成本電影拍出特殊的韻味,他的電影中充滿了冷漠疏離的意象,以及漂泊流浪的情結。
這部《不法之徒》又是他的一次炫技之作,全片故事並不複雜,發生在監獄中,可是拍攝手法和故事走向卻一反常態。
主演之一的湯姆·威茲是美國著名音樂人,本片是他的電影處女作。
他在片中飾演了一個情場失意的混混,而影片開頭就引用了他的音樂《Jockey Full of Burben》,這首充滿韻味的歌曲也是他的成名曲。
另一位主演是我們熟悉的羅伯托·貝尼尼,他最被人熟知的作品是《美麗人生》,片中他飾演的那一位偉大的父親讓無數人為之落淚。
這三位大咖聚在一起,產生了強烈的化學反應。
《看電影》雜誌曾如此評價本片:把賈木許的無聊、貝尼尼的聒噪和湯姆·威茲攪進一個監獄,你猜會怎樣?
最後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部現代式的寓言。
整部影片用一種冷峻苦悶的敘事風格,打破了傳統電影的前因後果,給觀眾呈現出一種真實的荒誕感。
當然,作為一部反類型的電影,本片給人最直接的觀感,就是不明所以,許多事情沒有來龍去脈。
比如扎克捲入了一起殺人案中,這起案子的來龍去脈,導演壓根兒就沒有交代,他被抓入獄後,這段情節就戛然而止了。
比如傑克在賓館被警察抓捕,背後肯定是個陰謀,可是影片也沒有點破,他稀里糊塗就進去了。
再比如越獄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肖申克的救贖》用近3個小時講如何越獄,美劇《越獄》用一季的篇幅描述這個過程,而《不法之徒》里卻是一筆帶過。
三個臭皮匠,沒費吹灰之力就逃了出來,警察也沒繼續追捕他們。
而到了結尾,三人就這麼分開了,沒有煽情的告別語,也沒有激動人心的高潮戲,電影就這麼結束了。
這麼多沒頭沒尾的情節,銜接在一起,組成了這部《不法之徒》。
02、
面對這樣一部大名鼎鼎的電影,第一次看這部影片的人一定會發出疑惑:
導演究竟在講什麼東西?
可是再細看的話,就能明白導演的用心和意圖了。
真實的生活,沒有那麼多起承轉合,就是一片片斷章,連綴而成我們的人生的。
你和暗戀的姑娘,在畢業之後,今生再也不會相見。
你和曾經的死黨,莫名其妙失去了聯繫。
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可能幾個月後再也不會想起。
你來不及回憶和傷感,一個轉身,又和一幫莫名其妙的人踏上了征程。
這就是生活的全部真相,這就是影片想要告訴我們的東西。
影片一開始就用一種流動的街景,配合節奏歡快的音樂,給我們展現了不斷流動的生活:小鎮、街道、房子,人群……
每個人,每個建築,每個物件都是有故事的,但鏡頭卻不會為任何瞬間而停留,匆匆掠過。
世事百態,匆匆一瞥;人生悲歡,輕描淡寫。
這就是《不法之徒》的敘事腔調,導演就是想為我們呈現生活的荒謬感。
而三個主人公出場後,他們的命運,也處在一種荒謬感中。
三個小概率事件,讓三個毫不相干的人聚在了一起,商量起了如何越獄。
越獄成功後,如果不是扎克和傑克餓得活不下去,可能他們一開始就分道揚鑣了。
03、
影片沒有完整的故事,但直到結尾,才道出了深刻的內涵。
三個主角代表了兩種人生選擇。
鮑勃代表世俗的觀念,他作為一個意大利移民,一直在尋找心的歸宿。
最終他找到了,那裡有愛情還有麵包,儘管過程荒誕不經,但結局卻是格外美好的。
扎克和傑克代表的是一種孤獨的旅人。
他們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卻一直尋不到內心的歸宿,他們全部的生命都在追尋。
影片最後,兩人告別鮑勃,來到一個沒有路標的路口,扎克要往西走,傑克要往東走。
哪邊是東、哪邊是西不重要,傑克說你走一條路,我走另一條路就可以了。
這類人,一生都在尋找生命的意義,慢慢地,最初的方向已經不再重要,而尋找本身成了他們生命最大的意義。
有人看完影片或許會抱怨了,既然生活是荒謬的,我們還努力什麼勁兒呢?
其實正因為生命是荒謬的,甚至是無頭無尾無意義的,我們才要賦予它意義,這個過程充滿了樂趣。
比如本片的主演貝尼尼。
貝尼尼是意大利人,這部電影是他第一次出演英文影片。
他在影片里抱得美人歸,而在現實中這兩位演員也一見鍾情。
兩人最後正式結婚,他的妻子也成為了之後《美麗人生》的女主角。
貝尼尼雖然在片中裝瘋賣傻,但他掌握了遊戲規則,在世間萬千變化中,他果斷出手,緊緊抓住機會,他是真正的人生贏家。
人在江湖,身身不由己,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守住自己的初心。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我們無法拒絕老天爺遞過來的劇本,唯一能做的就是瞬間入戲。
這大概就是《不法之徒》帶給我們最大的啟發吧。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一粒雞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