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甄嬛放《知否》里,能活多少集?

2022年10月31日14:00:11 娛樂 1990

如果你身邊有一位甄學家,你大概率會發現,ta萎了。


敬妃宮裡多少塊磚,激不起ta眉飛色舞的告知欲;眉姐姐領口上的粉底液,也無法點亮那顆顯微鏡之眼。


72集的《甄嬛傳》被盤出包漿,衍生的熱梗已然爛大街。


彈幕的再創作,不過是舊瓶裝新酒;某站的深度解讀,也就是個甄門弄斧。


全民過度解讀,直接導致這批網友,看見「鄭曉龍」三個字,生理性無趣了。


於是,他們把魔爪伸向了另外一部同樣長篇巨制、同樣宮斗/宅斗劇情、同樣大女主爽文的古裝劇——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01.

身邊不能即世界,咱用數據來說話。


根據云和公布的「2022老劇正片有效播放」顯示:


第一季度《知否》的有效播放量6.21億,第三季度4.3億,蟬聯第一,斷層c位。


相比之下,《甄嬛傳》則從第二降到了第三。


把甄嬛放《知否》里,能活多少集? - 天天要聞


誓要當頂級甄學家的網友,紛紛在2022年叛變。


「每次重看《知否》就會有新的感慨,它已經超過《甄嬛傳》成為我2022的年度最佳。」


「三大電子榨菜:甄嬛傳、知否、琅琊榜/父母愛情/武林外傳(第三待定)。」


「知否67集審問康姨母精彩程度堪比甄嬛傳滴血驗親。」


把甄嬛放《知否》里,能活多少集? - 天天要聞


衡量爆劇的標杆,離不開熱門話題的適配度。


那邊向太郭碧婷的婆媳劇還在上演,立馬有人說「知否里的吳大娘子看明蘭不就是向太看郭嗎」。


那邊王寶釧喜提戀愛腦祖師奶·野菜公主稱號,這邊明蘭就迅速上位成了反戀愛腦大女主,狠狠抓住女權核心營銷自我。


把甄嬛放《知否》里,能活多少集? - 天天要聞


靠盤甄嬛發家的某電視劇博主,流量密碼已經變成《知否》的金句接龍。


以前罵人引用「賤人就是矯情」,現在可能變成了「你爹娘怎麼養了你這麼個王八羔子。」


以前是「赤色鴛鴦肚兜掛在狂徒腰上」,現在變成了「真是好大一張床」。


饒是你沒看過劇,也能精準get到罵人的精髓。


把甄嬛放《知否》里,能活多少集? - 天天要聞


沒有顯微鏡追劇的劇,就不是一部好劇,顯然刻在網友的dna里。


從吳大娘子衣服有線頭到祖母碗里爬了個蒼蠅,從丫鬟端了個鴛鴦鍋到除夕夜不能有月亮,這福氣給張開宙,不要也得要。


把甄嬛放《知否》里,能活多少集? - 天天要聞


彈幕里甄嬛粉和知否粉各種精彩聯動:


林小娘穿粉色衣服,立馬刷屏「粉嬌你幾」;玉嬈的氛圍感劉海,也被串台到「勾欄做派」。


四種文學和《知否》的適配度同樣很高:


世上有四種理,道理,情理,事理,還有我那外室柔弱不能自理。

世上有四種人,男人,女人,小人,還有林噙霜那賤人。

世上有四種鬧,喧鬧,吵鬧,醫鬧,還有我的天爺呀這是什麼鬼熱鬧。


把甄嬛放《知否》里,能活多少集? - 天天要聞


鄭曉龍終於長舒一口老氣,張開宙則「嘿嘿輪到我了」。


02.

在很多甄嬛粉眼中,《知否》有着高度相似的架構,具備完美電子鹹菜的一切要義。


長篇巨制,節奏舒緩,七十集的容量,直接將鹹菜保質期延長到一個月。


但凡打開第一集,短期內就不用擔心手裡的黃燜雞,找不到適配的劇而變涼。


把甄嬛放《知否》里,能活多少集? - 天天要聞


古裝題材的架空感,是另外一個重要因素。


遙遠的時空,永遠不會重現的劇情,精心布置的服道化,刻意營造的歷史感,都在隱形地和觀眾保持距離感。


你不需要擔心其中突然出現的職場焦慮、社會議題,讓人一秒中從吃飯的閑適中抽離,回到操蛋的世界。


換句話說,生活已經夠苦了,影視劇不要再給我傳達焦慮了。


把甄嬛放《知否》里,能活多少集? - 天天要聞


宅斗和宮斗里的「斗」,則是榨菜里的亮點食材。


看女主升級打怪,隔三差五就有一個爽點,刺激着荷爾蒙和味蕾。


與此同時,不把觀眾當傻子的高級「斗」,形成一種你來我往的對手戲,草蛇灰線的陰謀布局,讓精彩程度直接上升一個檔次。


主角的光環,不是靠金手指大開,殺出一條無腦爽路;


反派的惡毒,也不是無理由的壞,專門做主角成功路上的npc。


《甄嬛傳》里的boss皇后,最後不過是個被姐姐搶走愛情、被命運奪走親情的封建女性。


《知否》里的小秦氏,同樣是做了家族的棋子、謀劃一生落得個萬事皆空的悲慘個體。


那邊能從安陵容的原生家庭引申出一系列人格分析,這邊林噙霜的婚戀觀在時代背景下也能獲得共情


把甄嬛放《知否》里,能活多少集? - 天天要聞


它是一種當今影視圈稀缺的成人化表達——


以惡為主的角色,人性中也有弧光;大是大非面前,選擇灰色手法呈現。


群像劇完全碾壓了單線發展,巨大的解讀空間保證着長尾效應


作為合格的電子榨菜,不能只添加一種食材。


配菜佐料夠多,才值得反覆咂摸。


03.

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是,作為國民電子鹹菜,其他劇的豆瓣評分幾乎全是8.5➕,《知否》只有7.8分。


很多觀眾覺得,《知否》一口一個嫡庶有別,妻妾分明,封建價值觀似乎貫穿始終。


這種論斷,類似於《甄嬛傳》被批判為「一群女人圍着一個男人雌競」,「完全不大女主」。


我當然能夠理解,觀眾想要看到更多反封建且女性獨立的優秀作品


但是,如果跳脫出故事發展背景,將現代女性價值觀嚴苛地套在父權制度下的封建社會,是不是有點矯正過枉呢?


要知道,妻和妾,是客觀存在的時代產物;嫡與庶,是古代行為方式的底層邏輯。


紅樓夢》里,鳳姐可以指着鼻子大罵身為長輩的趙姨媽,探春會哭着說欺負她不是嫡出的,飯席上姑娘們坐在主桌,夫人們則需要在旁邊布菜。


就是因為封建時代的女性,不僅遵守着階級的章法,更要被女性身份所捆綁。


把甄嬛放《知否》里,能活多少集? - 天天要聞


我們所批判的嫡庶妻妾,是歷史上隱身的女性真實生活,無論高低貴賤,命運都無法掌握在自己手裡。


《知否》未必做到有力道的反封建,卻在儘可能嘗試「讓底層女性被看見」——


私會外男的墨蘭,要面臨被打死、姐妹名聲敗壞投江的風險,而對梁六郎而言,不過是一段風流趣事;


選擇低嫁的如蘭,哪怕在身份地位上高夫家一等,仍然得接受婆婆的規矩,只能靠生兒子翻身;


用嫁妝平夫家禍事的商賈之女,進不了祖宗祠堂;不受寵愛的妾室之女,只有死亡和淪為娼妓兩種選擇;


男人犯事,妻女落為官奴;未曾生子,便是女性原罪......


但凡我們把目光聚焦在吃人的封建社會,便看到《知否》里千紅一哭、萬艷同悲的哀景。


把甄嬛放《知否》里,能活多少集? - 天天要聞


所以女主沒辦法在那種語境下高舉「不婚不育」的大旗,只能四兩撥千斤說出「你不懂女兒家的難處。」


隱晦,溫和,淺顯,卻又重重擊中現實。


「作為被時代規訓的附屬品,從來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幸福者。」


衡量影視作品的尺度,本可以更多元。


一棒子打死所有的封建劇情,傾情揮灑雞湯與口號,不過是另一種模版化敘事。


反封建的前提,從來都是看見封建的存在。


從《金枝欲孽》奮力逃出皇籠,到《甄嬛傳》權利傾軋下遍地輸家,再到《知否》統貫始終的大小壓迫,單拎出來任何一個女性角色,無一不帶着時代封建制度造成的悲劇色彩。


這也是為何,我們願意反覆看宮斗宅斗。


看見女性的慾望被壓抑,女性的選擇被扼殺,女性的前路被阻擋。


繼而更加珍惜當下擁有的自由,追求更平等的性別權利。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暑期檔追劇季,讓優酷白夜劇場陪你「牛氣一夏」 - 天天要聞

暑期檔追劇季,讓優酷白夜劇場陪你「牛氣一夏」

盛夏的蟬鳴已拉開帷幕,空調房裡的冷氣嘶嘶作響,手邊冰鎮西瓜的清甜沁人心脾——這熟悉的夏日場景里,怎能少了一部讓你「上頭」的好劇相伴!當視頻平台激戰正酣,短劇風潮席捲而來,如何在茫茫劇海中精準鎖定「不踩雷」的精品?或許你可以優先考慮一下由牛欄山獨家冠名的《白夜劇場》。 作為近年來中國視聽產業備受關注的...
百萬點贊即處決!電影《惡意》新預告片考驗網絡人性 - 天天要聞

百萬點贊即處決!電影《惡意》新預告片考驗網絡人性

暑期檔備受期待的懸疑犯罪電影《惡意》,今日發佈「指尖惡意」版預告片。只要點擊鼠標、敲擊鍵盤,就可以決定一個人的生死。換作是你,如何選擇?影片由陳思誠編劇、監製,來牧寬、姚文逸執導,張小斐領銜主演,梅婷、陳雨鍶、楊恩又主演。該片此前點映口碑全線飄紅,貓眼點映評分9.5分,微博大V推薦度98%,點映及預售總票...
夢回《頭文字D》!周杰倫喊「高橋涼介」打網球,陳冠希回應「我怕你又贏了我」 - 天天要聞

夢回《頭文字D》!周杰倫喊「高橋涼介」打網球,陳冠希回應「我怕你又贏了我」

7月2日,據媒體報道,陳冠希在社交平台曬出周星馳、周杰倫合照,「我最愛的兩位巨星!」周杰倫在下面評論:「出來打球了,高橋涼介,不要怕。」陳冠希隨後回復:「我怕你又贏了我,藤原拓海。」不少網友紛紛留言表示:「夢回《頭文字D》!」「記憶回來了」。7月3日,@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 官方曬出周杰倫的採訪視頻,作為溫...
輿論質疑下東方甄選與繆傑義賣直播取消,俞敏洪道歉 - 天天要聞

輿論質疑下東方甄選與繆傑義賣直播取消,俞敏洪道歉

界面新聞記者 | 宋佳楠7月3日上午,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就東方甄選與水木年華成員繆傑義賣直播取消一事發佈了一份聲明,並為此道歉。俞敏洪在微博發佈的事件說明聲明中稱,幾天前繆傑找到東方甄選,說看到貴州榕江水災內心很難受。繆傑是榕江的榮譽村長,相當於自己的家鄉,希望通過東方甄選平台來幫助榕江賣農產品,並把銷...
抽成40%卻不擔責?「月嫂突發心梗」事件中家政公司是否需要擔責,律師解讀 - 天天要聞

抽成40%卻不擔責?「月嫂突發心梗」事件中家政公司是否需要擔責,律師解讀

7月2日話題#月嫂在僱主家工作時心梗無人擔責#衝上熱搜榜引發關注據報道湖南長沙44歲月嫂潘女士5月底接到家政公司派單前往僱主家中幹活6月11日潘女士在僱主家幹活時突然昏迷送往醫院後被診斷為急性心梗做了心梗血管搭橋手術花費醫療費兩萬餘元視頻截圖事發後僱主協助送醫並墊付部分費用而家政公司孕媽咪以「中介性質」拒絕擔...
歌手岑寧兒7月4日成都追光|封面福利 - 天天要聞

歌手岑寧兒7月4日成都追光|封面福利

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 憑藉《追光者》成功破圈的女歌手岑寧兒來成都了!7月4日晚,岑寧兒「好久不見」亞洲巡演成都站將在CH8冇獨空間舉行。 岑寧兒在李宗盛的鼓勵下開始彈吉他寫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