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願朦幻館》從一開始就鎖定了故事發生的舞台——常規手段無法離開的外國館,加上人物演員陣容的限制,導致除了鎖定的米娜線,三位女主角的故事同質化的可怕。劇情的發展基本被定義為從「天天在外國館探路」到「男女主角情分」,再到「解開女主角心結」的固定套路。
前面說過,中島大和並不是一個和方糖基調完全一致的編劇。如果說白開水劇本還能靠聲優敬業的演技和精湛的CG掩蓋過去,那麼這部作品對個別角色的拙劣刻畫,真的打破了方糖社以「可愛角色」為賣點的招牌。
除了第一個充滿神秘感的女主角米娜,這部作品中出現的幾個角色確實可以說是性格迥異。乍看之下,清純美麗,高傲惡毒,溫柔內斂卻能很好的緩和氣氛的鈴鐺,負責裝傻卻最懂讀空的玩家,這似乎是一個很常見的角色配置,但《真願朦幻館》似乎並不能在這四個人之間找到一種互動。
說白了,《真願朦幻館》中的純美幾乎可以算是我近年來在商業遊戲中見過的最差的「傲嬌」角色了。在共同路線中,她總是對「無法離開」的現狀表現出焦慮和煩躁,總是對伸出援手的主人公表現出帶刺的個人情感,總是主張對外國博物館進行無意義的探索。雖然故事在她的個人路線中詳細解釋了她焦慮的原因,但她已經成為長期處於封閉環境中的玩家最大的焦慮來源。
相比於「傲嬌而不媚」的清純之美,另外兩個青梅竹馬和戲童對人物的塑造要圓潤很多,但也因為劇本中幾個台詞的同質化,使得萌木原文武的人物魅力大打折扣。在這樣的前提下,如果你還是一如既往的把這部作品當成方糖會的作品,你很容易被整個故事的字裡行間的違和感淹沒。
相比之下,三者中,荀子的形象是最立體的,也是最容易被接受的。
更有意思的是,雖然故事中也充斥着直白的敘事文字和一目了然的伏筆,但後者卻憑藉其豐富的內容和極具爆發力的情感渲染贏得了玩家的認可——這是《真願朦幻館》無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