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出好故事 奇幻劇才能翻身

2022年07月01日04:25:10 娛樂 1943
拍出好故事 奇幻劇才能翻身 - 天天要聞拍出好故事 奇幻劇才能翻身 - 天天要聞

◎陳建新

怪奇物語》第四季果然不負眾望,在豆瓣上,它的得分已躥升到9.4的新高。雖然9集中的最後2集被人為割出,並以「下半部分」名義,安排到7月1日才上線,但漫長的第7集已將前三季所有斷線、突兀與違和,都給出圓滿解釋——考慮到第一季是2016年上線的,不能不驚嘆:6年前的謊,竟也能圓上。

可以找到各種詞彙來稱讚《怪奇物語》第四季,比如:想像力驚人、畫面細膩、節奏奇快、表演出彩……也可以找到各種詞彙來呈現自己的超然,比如:故事老套、舊梗多、為圓謊而圓謊、各種策略的綜合……

然而,在這些之外,《怪奇物語》仍有一份魅力,超越了描述。只有與近年來國內各種奇幻劇相對比,才會恍然大悟:原來,它能將故事講複雜,而我們只會把故事講繁瑣。

故事是怎樣自行滾動起來的

為什麼要把故事講複雜?

因為單獨的故事太單調,無非是「發生—發展—高潮—結尾」,它對應於人類的認識方式——在潛意識中,我們會用講故事的方式來看世界,這是信息輸入的主渠道。但事實上,故事並非世界的本質。故事會扭曲世界,呈現我們的是虛像。所以,人類認識能力越提高,就越會努力把故事講複雜。

《怪奇物語》第四季甚至可說是五線並行,雖以三線為主,比如蘇聯間諜等線只是半線或潛線,裝飾性大於實際作用,但它也是讓人目不暇給、喘不過氣來的一個組成部分。

故事太複雜,難免拖沓、緩慢、蕪雜,前兩集便有此病。原因有二:動作線慢了,直到第一集結尾,怪物才現身;校園三角戲是萬惡之首,觀眾難代入。

這種拖沓也許有刻意的成分——鋪墊小11的情感線。畢竟在前兩季中,小11是一個標準的類型人物,只負責甜美無公害。但整個第四季能圓謊成功,全靠她來反轉——在小11的內心深處,還藏着另一個小11。所以,不得不用持續的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將她的前史鉤沉出來。只是她與PTSD的貼身肉搏,以及喪失超能力後她已無力保護自己,遭遇校園霸凌,這個反差不算太強烈,只能給敘事降速。

然而,兩集左右積攢的小小的拖沓感,給情節劇變創造了機會——第3集和第4集的「迴腸盪氣」不是沒有理由的,它來自核心矛盾的悄悄逆轉:從小11如何立足,變成如何應對怪獸。

於是,《怪奇物語》第四季實現了情節的「自我滾動」——不同敘事線互相推動,彼此迭代、碾壓,讓敘事節奏越來越快。

不豐富不新穎,等於沒故事

近年來,國內幻想劇火爆,與《怪奇物語》第四季相比,便顯得粗糙。

一談玄幻,必煙霞滿地,古裝、武打、飛行之外,再無其他。近年來,古代器物也被徵用,服飾、日常器具、古代名詞乃至物質文明史,均被插入敘事中,這些零件與情節的合理性無關,與人物性格塑造無關,只是為了加一個抓眼球的裝置。結果是細節越來越複雜,故事越來越平面化。

《怪奇物語》第四季也是懷舊風,但它們只是背景,懷舊的人能看到,不懷舊的人可忽略。

《怪奇物語》第四季倒是比較重視販賣生活方式,如當年校園的俱樂部文化,美蘇爭霸的時代背景,以及風靡一時的嬉皮、籃球熱等。那是一個迷茫無助的時代,所以更有趣,它比今天的生活豐滿且多樣,這本身就構成了新的故事元素。

我們的玄幻劇中,所有動作的目標都太明確,除了匡扶正義和一統神界,愛情是必有的調料,而這愛情也基本沿着「誤會—靠近—再誤會—再靠近—成功」的模式。每個角色都無條件地接受日常生活,反而凸顯出這生活的不真實,不值得留戀。

《怪奇物語》第四季也有一些是「罐頭情節」,只是採納的樣式實在太多,跑贏了觀眾的閱片深度——當大多數部分是觀眾從沒看到的,那麼,它就會被承認為新故事。

故事質量,來自故事的底層設計

近年來,國內影視劇製作者也開始重視故事的豐富度,從結果看,只是增加了情節的離奇度。這背後,隱藏着一個「為什麼講故事」的問題。

講故事的目的,是為了認識世界。

每個現代人都被封鎖在一個個「自我」中,靠外部信息確認自己,並獲取現實感。我們談論某部電視劇,未必是對其創作規律感興趣,而是為了證明彼此在同一時間流中,有共同的關切。

影視故事絕不是普通故事,它必須具備話題性、可溝通性和儀式性。它真正要解決的是纏繞着我們心靈的那些疑問:這世界真實嗎?我是誰?表象背後究竟藏着什麼?

這就是為什麼,科學越昌明,人們越對鬼神故事越喜愛,越渴望真的存在這麼一個世界。因為現實越清晰,個體受到的壓抑就越大。世界應該是彎的,生而為人,我們需要一份神秘感來安慰內心,來確認自我。從這個意義上說,故事即人,只有與人的需求、人的精神困境結合,才是成立的。

小11在神秘力量左右下,超越了善惡,這給她帶來無法擺脫的煎熬,只有靠掩蓋與欺騙,才能獲得自己,而掩蓋與欺騙又如此脆弱,且神秘的世界還在後面追殺着她。

小11的故事隱喻着每個人的青春期——突然封閉了自己,在自我的秘密中掙扎與懷疑,在善與惡的擠壓中,以為可以自由選擇,卻一次次被恐懼征服。

相比之下,國內奇幻劇的故事基本停留在催眠的階段:提供一個烏托邦,它略高於現實,部分提升了人類的能力,比如永生、飛行等,只是其中沒有了自我的深淵,也沒有內置的苦難。在那個世界中,人無需承擔成長之痛。

烏托邦提供的是安慰劑,《怪奇物語》提供的則是異世界。體現在敘事上,前者會越來越慢、越來越落入俗套,後者則越來越快,可能性也變得越來越廣闊。

故事是人的認識工具,它的動力來自人。《怪奇物語》第四季賞心悅目,不只是想像力突兀,也不只是講故事的技術高明,而是底層設計更高明。

不知道拍什麼,就拍個好故事

邏輯更複雜,故事就會更複雜;元素更繁瑣,故事就會更繁瑣。

事實證明,影視作品需要「怎麼拍」,但沒有「拍什麼」,「怎麼拍」也難立起來。決定市場成功的是概率,而那是不可持續的。波峰波谷,個體的決斷並非關鍵因,所謂規律,多是人造的安慰而已。

所以,《怪奇物語》第四季頗有啟迪價值:如果不知道拍什麼,那就拍一個好故事。至於什麼是好故事,則提升人類認知的、助力人性成長的,就是好故事。它未必離奇與新穎,未必獨特,未必讓人眼前一亮,也未必突兀,但好故事一定複雜,一定不繁瑣。

「第四集看得我哭得不行,第一季的時候我在大學宿舍小床上熬了一夜看完的,現在我已經畢業三年了,他們也都長大了,竟然馬上就要告別了。」在豆瓣的《怪奇物語》第四季下,一位網友留下了這樣的評價。這恰好說明:既然人性在不斷成長,它永遠需要安慰,則好故事也會永遠有生命力。

拍出好故事,奇幻劇才能翻身。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何超盈慶祝紀念日,曬照何以被質疑眼神獃滯,體態不雅? - 天天要聞

何超盈慶祝紀念日,曬照何以被質疑眼神獃滯,體態不雅?

何超盈慶紀念日,姿態隨性,網友質疑是否不雅?最近,香港藝人何超盈在社交媒體上曬出一組慶祝紀念日的照片,照片中她身穿白色長裙,坐姿隨性放鬆,引髮網友熱議和質疑。有網友認為她的眼神獃滯、姿態怪異,猜測她可能喝醉了酒或身體不適,認為她的狀態和坐姿
小魏與老英的孽緣 - 天天要聞

小魏與老英的孽緣

揭秘!小魏與老英的娛樂圈"不解之緣"在光鮮亮麗的娛樂圈背後,總有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在悄然上演。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兩位頗具傳奇色彩的明星——小魏和老英,他們之間的「孽緣」讓人忍俊不禁,又充滿了深度與內涵。
87年的張藝謀和莫言,二位性情中人,乾脆光着膀子合影留念。 - 天天要聞

87年的張藝謀和莫言,二位性情中人,乾脆光着膀子合影留念。

1987年的夏天,中國電影界的兩位巨匠——張藝謀導演和莫言作家,共同參與了電影《紅高粱》的製作。這部影片不僅成為了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也為他們之間的深厚友誼留下了珍貴的見證。照片中的他們,笑容燦爛,神情輕鬆,彷彿在享受着那一刻的美好時光
劉亦菲新劇監製竟是陳金飛!二人不雅視頻曾被扒,被疑舊情復燃 - 天天要聞

劉亦菲新劇監製竟是陳金飛!二人不雅視頻曾被扒,被疑舊情復燃

剛播出的《玫瑰的故事》這部劇火得一塌糊塗,咱們的神仙姐姐劉亦菲,三十六歲了還演了個二十齣頭的大學生,愣是一點都不突兀,美得跟真的一樣,演技也在線,網友們直接吹爆了。這不,劇一播出,收視率噌噌往上漲,直接霸佔了榜首。但你知道嗎?這劇背後的監製
曾志偉與喬妹合影風波!眼神掃胸伸舌惹爭議?緊貼肩膀親密愜意 - 天天要聞

曾志偉與喬妹合影風波!眼神掃胸伸舌惹爭議?緊貼肩膀親密愜意

大小楊哥攜手曾志偉,直播與演藝的跨界碰撞引爆全網在數字化浪潮席捲全球的今天,網絡直播作為一種新興媒介,正以其獨特的互動性和即時性,改變着人們的娛樂方式。近日,網絡直播界的璀璨雙星——大小楊哥,與資深演藝界大咖曾志偉聯手,為觀眾呈現了一場前所
《玫瑰故事》劉亦菲5集換了32套造型!美得劈頭蓋臉的 - 天天要聞

《玫瑰故事》劉亦菲5集換了32套造型!美得劈頭蓋臉的

最近,劉亦菲主演《玫瑰的故事》5集換了32套造型,引發熱議!有網友讚歎:「簡直就是奇蹟玫玫換裝秀,怎麼可以每套造型都可以美得這麼不像話!各種風格的造型都輕鬆拿捏,果然時尚的完成度全靠臉」她的粉絲坦言:「劉亦菲真的,不愧是神仙姐姐!看起來普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