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劉金鳳》服化被批「倭風」?學學成為中國文化新名片的正面例子|娛眼

2022年06月27日21:05:07 娛樂 1505

6月24日,由徐惠康執導,辣目洋子李宏毅領銜主演的古裝宮廷愛情輕喜劇 《我叫劉金鳳》開播。該劇改編自戈鞅的小說《皇后劉黑胖》,講述了文能口吐芬芳、武能手擒壯漢的仙葩村村花劉金鳳入宮為後與「弱雞」君王之間的愛情故事,屬於架空歷史背景。

然而,在該劇開播之後,引起網友高度關注的不是劇情和演員表現,而是劇中疑似「倭風」的服飾、妝容與道具。

《我叫劉金鳳》服化被批「倭風」?學學成為中國文化新名片的正面例子|娛眼 - 天天要聞

「以倭代華」:是指鹿為馬還是小題大做?

在該劇的人物宣傳海報中,主角劉歇(王東飾)的服化被網友質疑為純正的和服:劉歇帽子上的垂纓冠被指「除了日本,別無二家」,身上穿的黑色長袍也被認為與日本的公卿服(極具日本民族服飾特色,是日本達官貴族的禮服或常服)高度類似。

《我叫劉金鳳》服化被批「倭風」?學學成為中國文化新名片的正面例子|娛眼 - 天天要聞

男主角段雲嶂(李宏毅飾)在劇中飾演皇上,然而,他身上所着的長袍並非中國古代的帝王常穿的龍袍,沒有綉龍形的圖案,反倒是印有日本櫻花的圖案,且服飾整體的圖案扁平、色彩單一,不像唐朝服飾那樣飽滿大氣。

《我叫劉金鳳》服化被批「倭風」?學學成為中國文化新名片的正面例子|娛眼 - 天天要聞

女主角劉金鳳(辣目洋子飾)的服飾被認為與日本和服一脈相承,是典型的平面剪裁風格,尤引人注目的是側邊系蝴蝶結的方式並非中國古代的飄帶系法。而柴鐵舟(楊萬里飾)身上的服飾更是直接被網友點名:「這完全是復原日本侍從階層的人物身份服飾,穿着狩衣系列的淺紅色麻布衣,狩衣是矩領衣,連接袖子的部分僅僅是後面做了縫合,前面開啟,兩腋也像闕腋袍一樣沒有縫合,袖子上可以看到袖口的系帶。」

《我叫劉金鳳》服化被批「倭風」?學學成為中國文化新名片的正面例子|娛眼 - 天天要聞

有網友認為,「如果單純只看服飾,你完全感受不到這是一部反映中國古代宮廷故事的劇集,還以為是日本的大河劇」,更有人認為,這部劇的服化是「可以直接拉去演《源氏物語》的程度」。在「倭風」代替「華風」現象之上,更有網友憤怒直指,這些服化道代表劇組對傳統文化的蔑視、對「文化入侵」的縱容,「打着中國宮廷劇的名號呈現日本服飾,甚至潛移默化地滲透日本文化」。

但也有一部分人並不認同這樣的觀點與評價。他們認為,影視劇中服飾問題的批評與討論可以存在,也有助於敦促行業人員的改正與進步,但僅在藝術領域內討論即可,無需上升至過於嚴重的文化對立層面。此外,日本的傳統服飾設計本就借鑒於中國古代的傳統服飾,在漢唐時期日本就曾派遣唐使來中國學習交流,所以服飾同本同源,「有相似之處也無可厚非,實在是沒必要上綱上線、小題大做」。

古裝劇服化如何做:復原求實,精益求精

影視劇的服飾、妝容、道具對塑造人物形象、展演內容情節、營造故事氛圍至關重要。合適、恰當、精美的服化道能夠讓一部影視劇集的各個要素渾然一體,而不合時宜、粗製濫造的服化道會讓觀眾難以融入其中,甚至讓整個劇集的口碑大打折扣。

對於古裝劇來講,服化道更是重中之重,一方面,觀眾需要依託這些特定年代感的環境、器物、衣飾來走進劇情;另一方面,觀眾會在欣賞文藝作品的同時了解、學習古代歷史上的風俗文化。因此,古裝劇服化道對歷史的尊重與還原必不可少。

近年來,中國古裝劇在服化道方面持續精進,求證史料、嚴格考據、高度還原已經成為了一眾優秀古裝劇集的服化道標準。

以《長安十二時辰》為代表的獨特的服化道美學廣為稱道,尤其是衣飾方面,不僅忠實地還原了歷史原貌,而且根據現代的審美觀念進行了改進創新。如男士的圓領袍,其設計恢宏大氣,且在微處加入胡服元素,體現了盛唐時期的國際氣象;鎧甲的設計更是參考了廟裡的寺觀造像,並做了模塊化處理,使其既契合時代特徵,又能夠用於穿着。如此一來,觀眾在觀看影視作品之餘,不僅享受了一場視覺盛宴,更學習到了寶貴的古典文化知識,而劇集的口碑自然也就不在話下了。

《我叫劉金鳳》服化被批「倭風」?學學成為中國文化新名片的正面例子|娛眼 - 天天要聞

回看《我叫劉金鳳》這部劇集,雖然劇情設定為架空年代,但其內容並沒有脫離中國的文化體系。所以當劇中的服化道不契合中國歷史上的傳統服飾設定時,觀眾就會有一種文不對題的邏輯割裂感,甚至是欺騙感。定位上的模糊不清引發了莫須有的服飾爭議,既是對中日兩國傳統服飾文化的輕慢,更傷害了觀眾的感情。

做好中國文化輸出的「新名片」

近年來,隨着中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影視行業快速發展,迎來自身發展的黃金期,越來越多反映時代新風貌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國產電視劇走出國門並取得了全球平台的認可。如劇集製作精良的《甄嬛傳》在「出海」之後熱度不斷攀升,全球各地的「甄學家」拿着「放大鏡」對劇中的故事情節、禮儀典制、文化服飾、傳統道具等仔細考量,讓劇情乃至文化的生命力源源不斷。

《我叫劉金鳳》服化被批「倭風」?學學成為中國文化新名片的正面例子|娛眼 - 天天要聞

琅琊榜》的「梅長蘇」和「靖王」更是在海外圈粉無數,讓這部劇集收穫了包括美國、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非洲等國家在內的大量訂單,讓優秀古裝劇成為了我國文化輸出的「新名片」。

《我叫劉金鳳》服化被批「倭風」?學學成為中國文化新名片的正面例子|娛眼 - 天天要聞

因此,中國古裝劇的製作更應該精益求精。在劇情的設計方面,應貼合歷史,展現歷史年代獨特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風貌,嚴謹、正確地體現中國傳統文化,從而讓世界各地的人更好地了解中國;在服飾、器物、環境方面,應嚴格尊重歷史、儘力還原歷史、全力展現歷史,並結合當下的審美觀念,將其融入其中,讓觀眾看得舒心、看得愉悅,並吸引更多的海外觀眾;在演員選取方面,應看重演技、摒棄「唯流量論」,從而製作出精湛優良的劇集,在文化輸出的大潮中站穩腳跟。未來,國產影視劇要堅持精品化策略、「出海」闖市場,在做大做強行業的同時,將我國的優秀文化帶到世界各地。

【記者】張思毅 實習生 張嘉怡

【作者】 張思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鐵血丹心》這戲跳的也太快了吧! - 天天要聞

《鐵血丹心》這戲跳的也太快了吧!

#頭條首發大賽#電視劇《鐵血丹心》一出場,我估計金庸老先生真的要跳腳罵娘了!這是改的啥呀?人物設計的不符合原著,咱就先不說了;可這戲路轉換的也太快了吧!我腦子有點跟不上了!周一圍飾演的黃老邪一出場,就在我認為人家父女倆要好好敘敘親情的時候,
國際禁毒日|「毒」海無涯,回頭是岸——揭秘毒品背後的秘密 - 天天要聞

國際禁毒日|「毒」海無涯,回頭是岸——揭秘毒品背後的秘密

毒品,誘人的表象下潛藏着巨大的危害。冰毒、海洛因、大麻、新型毒品聰明葯……五花八門的名目背後是無數家庭的破碎與痛苦。每年的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即禁止藥物濫用和非法販運國際日。今天,在第三十七個國際禁毒日到來之際,讓我們共同關注一個問題——毒品科普與預防。  一、常見毒品科普   大麻:大麻是人類最早...
有酒窩演戲還好看的演員,只服這十位!笑起來有擋不住的魅力 - 天天要聞

有酒窩演戲還好看的演員,只服這十位!笑起來有擋不住的魅力

娛樂圈總是充滿了光鮮亮麗的面孔,但真正能讓人過目不忘的,往往是那些帶有獨特標記的明星。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裏,有一種魅力卻始終如一,它不需要華麗的包裝,不依賴精湛的演技,只需要一個簡單的表情就能俘獲萬千觀眾的心。這種魅力的秘密,藏在一個小小
萬達電影與IMAX簽署協議,拓展技術與內容戰略合作 - 天天要聞

萬達電影與IMAX簽署協議,拓展技術與內容戰略合作

新京報訊(記者周慧曉婉)6月25日,萬達電影與IMAX中國戰略簽約暨萬達影城北京CBD店IMAX激光啟幕儀式在北京舉行。活動中,萬達電影與IMAX Corporation、IMAX China簽署技術與內容戰略合作升級協議,在進一步鞏固及拓展雙方長期戰略合作關係的同時,全面為電影行業實現賦能。雙方此次戰略合作將對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
奧斯卡評委「招新」名單公布!舒淇成為學院成員 - 天天要聞

奧斯卡評委「招新」名單公布!舒淇成為學院成員

1905電影網訊6月26日,奧斯卡主辦方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宣布今年的「招新」名單。19個類目共487人受邀成為學院成員,擁有奧斯卡評委資格,華人演員舒淇名列其中。這是舒淇繼2023年擔任意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評委後再次擔任頂級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