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誰是「亞洲女子第一天團」,那應該當屬S.H.E。
遙想當年,在那個還是盜版磁帶、隨身聽橫行的年代。
只要有風吹過的地方,那一定都有S.H.E的歌聲。
一、
上華唱片,成立於1992年,是中國台灣赫赫有名的大型唱片公司,實力和滾石相當。
1999年,上華被寶麗金收購。
比較悲劇的是,原先上華旗下的藝人,由於得不到新東家的重視,成了無家可歸的「孤兒」,有的淡出歌壇,有的退出歌壇。
可以說是歌壇界的一大損失,留給了萬千歌迷們不少遺憾。
公司被收購,原上華的老闆呂燕清、呂世玉以及部分幕後音樂人另起爐灶,決定重新開始。
其中就包括把上華打造出閃亮佳績的幕後三劍客:劉天健、許常德、袁惟仁三位音樂製作人。
2000年,華研國際正式成立。
新公司成立,業務範圍則是繼承了上華,依然是挖掘新人,打造偶像歌手。
新人從哪裡來?最佳辦法,無疑就是選秀。
於是,華研國際聯合綜藝節目《電視大國民》,舉辦了一場《宇宙2000實力美少女選拔》。
標誌着S.H.E的時代即將到來。
二、
1981年,任家萱出生在台灣省台北市的一個中場家庭,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妥妥的乖乖女。
2000年,她剛從台灣最有名的學府北一女中畢業,考入了有名的台灣示範大學。
正陶醉於暑假的快樂之中,她縱然不會想到,命運會在這一年的8月22日改變。
由於妹妹想要一張憲哥的簽名照,任家萱報名了華研唱片和《電視大國民》聯合舉辦的「宇宙2000實力美少女爭霸賽」。
1983年,田馥甄出生於台灣省的新竹縣。
小田同學從小就比較文靜,不愛與人交流,但是舞台經驗卻是相當的豐富。
16歲的時候,田馥甄就參加過中視的綜藝節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之怪怪美少女單元(扮搖滾豬),後又參加了《殘酷舞台》歌唱比賽,拿了第一名,贏了1萬元獎金。
「美少女爭霸賽」開始報名了,這位前冠軍得主,被工作人員邀請,希望她還能參加這次選拔。
冠軍能夠和華研簽約,未來有望會成為大明星,田馥甄想也沒想,雖然前途未卜,但是機會來了,不能錯過。
1981年出生的陳嘉樺,從小就像男孩子,打扮很中性,大大咧咧的。
讀職高的時候,就是學校的風雲人物,甚至獲得過「校草」稱號,被她主動追求過的男孩子,不在少數。
經常參加學校里舉辦的歌唱大賽,還憑藉過翻唱《後來》拿過歌唱冠軍。
自認為天賦異稟,唱歌很好聽。
看到「美少女爭霸賽」,還有機會簽約出唱片,立馬就像變了個人。
從一個中性少女搖身一變成窈窕淑女,就是想在舞台上能夠一鳴驚人。
三個小姑娘,心懷不同的美好願望,一起參加了這項大賽。
那一天,報名人數高達486人,最終,只選擇一名美少女。過程是相當的殘酷,競爭是相當的激烈。
經過為期三個月的層層選拔,最終6名「美少女」進入終極決賽,其中就包括任家萱、田馥甄、陳嘉樺。
當年的主持人就是台灣綜藝一哥吳宗憲和陶晶瑩。
評委則是華研的音樂製片人袁惟仁以及藝人動力火車等。
第一個出場的就是任家萱,帶來了一首英文歌曲《Reflection》,毫無驚險的順利過關。
19歲的任家萱,身高164cm,體重53公斤,留着一頭飄逸的長髮,懵懂而又青澀。
為了這次決賽,準備最充足的就屬於陳嘉樺。
那一天,偷了二姐的「嫁妝」一條黑色的弔帶裙,借了同學的大耳環,卻配了一雙大拖鞋,想要一改自己的中性風格,做一名真正美少女。
陳嘉樺演唱的則是當年讀職高時,拿過冠軍的歌曲,劉若英的《後來》。
身高162cm,體重53公斤的陳嘉樺,唱得有氣無力,慘遭淘汰。
當吳宗憲問她自我感覺如何時,她倒是很自信地表示:相當的不錯。
「無精打采」的重低音,就是陳嘉樺的特色風格。
最後一個出場的是田馥甄,演唱的是順子的《喜歡你》。
尬尷的是,在這麼重要的決賽場合,她竟然忘詞了。
比較魔幻的是,她依然晉級了。
評委的理由更是「笑噴」:沒反應過來,唱着唱着就結束了,還以為沒唱完,沒來得及按燈。
身高161cm,體重47公斤的甜美少女田馥甄成功晉級,「純屬有點意外」。
最終,兩人被淘汰,4人保留,經過評委們私下認真討論之後,任家萱拿到了冠軍,獲得了百萬唱片的簽約機會。
不過,凡事都有意外。
三、
簽約華研,做動力火車的師妹,對於任家萱來說,沒有比這更令人值得慶祝的事情。
比賽結束後的一周,不僅僅任家萱,田馥甄和在決賽被淘汰的陳嘉樺都接到了邀請電話。
三人再次碰面,既開心又驚愕,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也不知道將來三個人將會組成一個女子團體出道。
三人就這樣稀里糊塗地簽約了。
2000年,中國還沒有「女團」成功經驗。
這一年,博德曼旗下的「4 in Love」女團剛剛成立。
這一年,隔壁香港英皇旗下的藝人「twins」女團剛剛成立。
2000年以前,國內的藝人多以單打獨鬥為主,王菲、劉若英、孟庭葦、莫文蔚都是前輩。
蔡依林、王心凌、蕭亞軒等新一代女歌手則開始迅速崛起。
面對波濤洶湧的歌壇,新人出道,想要一飛衝天,除了實力,還要有運氣。
2001年,任家萱、田馥甄、陳嘉樺被公司安排住在同一間宿舍,閉關修鍊,籌備出道的第一張專輯。
第一張專輯很重要,能不能在歌壇站住腳跟,成功在此一舉,所以華研很小心。
民間傳說,歌手能不能火,藝名很重要,三個人取個什麼「藝名」好?
一開始,想到了3C美少女、H.B.O、didigirls...
沒有成功之前,其實什麼名字都是俗,都是爛。
後來經過討論和根據三個人的性格特點。
任家萱藝名Selina,代表溫柔:溫柔」的Selina擅長高音。
田馥甄藝名Hebe,代表自信:擅長低音,演唱技巧是最好的。
陳嘉樺藝名Ella,代表堅強:擅長中音,年齡最長,話有最多,當仁不讓的團隊隊長。
於是,S.H.E組合正式誕生。
四、
作為華研推出的第一個女團,對於剛剛成立的華研來說,不容有失。
第一張專輯《女生宿舍》,主打歌曲是《戀人未滿》。
這首主打歌由華研企劃總監,中國著名作詞人施人誠親自操刀。
創作靈感源於日文《友達以上,戀人未滿》,意思是說兩人的關係不只是朋友但還不到情人的尷尬階段 。
專輯裏,是唯一一首由美國創作人Beyonce Knowles,Walter Afanasieff共同譜的曲。
整張專輯,幾乎動用了華研的所有資源,集合了動力火車、姚謙、蔡健雅等數十位音樂人聯手打造。
專輯呈現多元化的風格,除了R&B之外還有非常流行的parapara舞曲風格的歌曲。
所謂成敗在此一舉。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專輯簽售之前,華研就花費了一大筆資金,做了個神秘版的MusicVideo,在大街小巷,不停的輪播推送,廣而告之。
2001年9月11日,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裏,S.H.E正在滿懷期待第一次的成功。
萬萬沒想到,除了S.H.E簽售會,大洋彼岸的米國遭遇了「911」事件。
一時輿論,都是在討論911。
以至於S.H.E的簽售會,媒體們紛紛唏噓:又是一個「一片歌手」。
失敗是必然,成功才是偶然。
在S.H.E之前,多少藝人,發佈一張專輯之後,就「見光死」。
這一年,女團「4 in Love」即將解散。
大概是托「911事件」的福,比較靈異的是,《女生宿舍》簽售會超預期的火爆。
當三個小女生出現,用甜美的聲音告訴歌迷:「我們19歲、我們不醜、喜歡唱歌、想要跟你交朋友。」
最普通,最親民,最質樸,沒有任何華麗語言修飾的自我介紹,掀起了搶購熱潮。
這張專輯,在台灣省就賣出了16萬張,全亞洲更是創下了75萬張的驚人銷量。
真所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其中的單曲《戀人未滿》,入圍了當年的金曲獎。
專輯也先後獲得「台灣女子組合新人冠軍「、「第13屆台灣金曲獎最佳新人獎」等榮譽。
大有一炮而紅的趨勢。
誰也不會想到,三個「其貌不揚」的女生,竟有如此魔力。
不得不佩服華研的造星實力,S.H.E的完美互補組合,令人眼前一亮。
機會,最青睞那些做足準備的人。
五、
所有人都沉浸在了成功的喜悅之中。
開門紅,讓三個小姑娘看到了成為大明星的曙光。
沒過多久,「4 in Love」解散,但是隔壁的新興組合「Twins」的發展勢頭很猛。
那些年的歌壇,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想要贏得一席之地,此時還不值得S.H.E放鬆警惕。
華研的前途命運,此時也正握在S.H.E的手裡。
出道後的一年,S.H.E的工作壓力非常大,正在積極籌備第二、第三...第N張專輯。
每天,三個女生六七點起床化妝,忙碌到凌晨1、2點才回宿舍休息。
哪怕是春節這麼重要的節日,也只有四天的休息假。
話賊多的Ella常常因為話太多,被罵;
Hebe甚至發高燒,想請假都被拒絕。
乖乖女Selina不敢吭聲,怎麼說就怎麼辦。
在錄製《Beauty Up My Life》單曲MV時,三個小姑娘被要求做「放電妖嬈」動作,內心雖然一萬個不樂意,但還是硬着頭皮完成了任務。
這段MV中,Hebe還貢獻了一段非常妖嬈的「水蛇舞」,歌迷們至今還念念不忘,相當的有味道。
想當年,Hebe的辣辣身材,真的是太愛了。
這段MV,也是S.H.E公認,最不堪回首的記憶。
2002年,S.H.E先後發佈了第二張專輯《青春株式會社》以及第三張專輯《美麗新世界》。
尤其是《美麗新世界》,讓所有人都看出來了。
未來的「亞洲第一女團」,S.H.E當仁不讓。
憑藉《美麗新世界》拿下台灣金曲獎「最佳重唱組合獎」,台灣銷量約30萬張,全亞洲銷量約176萬張。
所有人對他們刮目相看。
2003年,華研拉來了周杰倫,為S.H.E的新專輯《super star》作曲。
這一年的唱片市場,競爭相當的白熱化。
當年流行的單曲有蔡依林的《看我72變》,潘瑋柏的《我的麥克風》、孫燕姿的《遇見》等等。
即便如此,S.H.E的《Super Star》依舊殺出了重重圍困,唱片總計賣出了1500萬張。
2004年憑藉該專輯S.H.E在Hito流行音樂獎上十大華語歌曲獎、年度HITO女團體兩個獎項。
單曲《Super Star》當年有多火?
在那個4塊錢一張盜版磁帶盛行的年代,班裡40個同學,一半以上都買了這張專輯,每天吃飯睡覺寫作業,嘴裏哼的都是那句「you are my Super Star」。
甚至那一年的元旦晚會,報名想要唱Super Star的同學,就「撞車」了好幾個。
那一年的大街上,5家賣磁帶的影像店,4家放的都是Super Star。
大概是每個80後,都聽過她們的歌。你同意嗎?
六、
S.H.E歌聲吹遍了亞洲。
2004年,S.H.E第一場大陸演唱會在上海奇幻樂園舉辦。
當年就吸引了4萬觀眾爭相前來,這是什麼概念?
智能手機還未問世,電腦還未普及,MP3剛開始流行...
在那個經濟還不發達的時代,就能吸引4萬歌迷,這等人氣,難免不可思議。
這一年,S.H.E成為貼吧的第一大吧,足足擁有500萬的跟帖。
要知道,那個時候,95%以上的家庭沒有電腦,全中國的網民也不足1個億。
那時候,沒有炒作,沒有刷帖,S.H.E就有這樣的人氣,被冠名為「亞洲第一女團」着實不為過。
2006年,S.H.E再次來到上海舉辦演唱會,可以容納8萬人的體育場,依舊人滿為患,里里外外都是人頭攢動。
場外,更是擠滿了近1萬左右的中小學生,因為買不起票或者買不到票站在外面,聞一聞風中的味道都是甜的。
每當場內傳出一點點聲音,都能令他們興奮不已。
這就是當年S.H.E在國內的人氣。
2008年春晚上,全世界都在唱《中國話》。
2010年,成立了九年的女團S.H.E選擇在發完專輯《SHERO》後宣布「單飛不解散」。
火了那麼多年,終究還是會走下「神壇」。
這不足為奇。
畢竟,沒有一位歌手,能夠火過10年。
也不會有一首歌,你會選擇不斷循環聽一年。
曾經的青澀少年,伴隨着S.H.E的歌聲長大。
如今,大概都是30歲+的人了吧。
每每想起曾經,吃着星空杯,看着S.H.E演唱會,歲月好像回到了17年前的夏天,還是那個偷偷唱《super star》的小女孩。
那種感覺,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