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綜藝女嘉賓,為什麼蔡少芬從不害怕素顏上鏡

2021年09月28日21:56:07 娛樂 1158

蔡少芬曾經也是顏值巔峰級的女神,但是,隨着年齡增長,再美的容顏難免也會留下歲月的痕迹,所以,很多明星在鏡頭前都會畫上精緻的妝容,對素顏出鏡非常抵觸,但是,蔡少芬卻對素顏上鏡絲毫不以為意,因為她有一個深愛她的老公,這份自信從容來自家庭給她的勇氣。

同是綜藝女嘉賓,為什麼蔡少芬從不害怕素顏上鏡 - 天天要聞

打開百度APP看高清圖片

蔡少芬是我們記憶中的女神,她和張晉結婚十幾年,在《我最愛的女人們》這檔綜藝節目中,兩人的神仙愛情讓網友們羨慕不已。

同是綜藝女嘉賓,為什麼蔡少芬從不害怕素顏上鏡 - 天天要聞

在《我最愛的女人們》這檔節目中,節目組特意安排了妻子們的素顏出鏡,對於這個節目設定,很多女嘉賓表示有些抗拒,畢竟很多人素顏和妝後的差距還是很大的,所以在素顏出鏡後,不少女星都顯得有些不自信,甚至不願意正面對着鏡頭。

同是綜藝女嘉賓,為什麼蔡少芬從不害怕素顏上鏡 - 天天要聞

但是,蔡少芬卻是個例外,她素顏出鏡後依然神情自若,絲毫沒有介意,我們在看節目時應該也能發現,雖然節目組要求素顏出鏡,但是還是有女嘉賓畫了不明顯的淡妝,而蔡少芬卻是真的完全素顏。

同是綜藝女嘉賓,為什麼蔡少芬從不害怕素顏上鏡 - 天天要聞

雖然素顏的蔡少芬看上去沒有妝後漂亮精緻,但是,從她的從容的談吐可以看出,即使是素顏的她,依舊內心充滿底氣,氣場自信十足。

很多人會奇怪蔡少芬為什麼不害怕素顏出鏡呢,其實,不僅僅是明星,即使是普通的路人,也都習慣了日常化妝,很少有人真的素顏出門,甚至有些人完全沒辦法接受自己素麵朝天面對他人,畢竟化妝後的自己要美很多。

同是綜藝女嘉賓,為什麼蔡少芬從不害怕素顏上鏡 - 天天要聞

可是蔡少芬卻絲毫不放在心上,她能有這樣的自信,其實要感謝她的老公張晉,兩人結婚十幾年,一路走來依然恩愛如初,只有這樣的安全感才能讓一個女人這樣自信。她的淡定坦然來自家庭給她的力量,因為她明白,自己的任何樣子都不會被嫌棄。

同是綜藝女嘉賓,為什麼蔡少芬從不害怕素顏上鏡 - 天天要聞

當年的蔡少芬要名氣有名氣,要顏值有顏值,而張晉當年只是劇組中的武術指導,所以很多人覺得張晉配不上蔡少芬,但是,蔡少芬卻相信,張晉就是自己那個對的人,事實也證明,蔡少芬並沒有看錯。

同是綜藝女嘉賓,為什麼蔡少芬從不害怕素顏上鏡 - 天天要聞

兩人現在已經是三個孩子的父母,一家人相處非常融洽甜蜜,蔡少芬是在46歲時為張晉生下第三個孩子,在兒子出生後,張晉盡心照顧着母子二人,蔡少芬曾經曬出他在凌晨三點為孩子餵奶的照片,相信也正是這樣的溫柔才讓蔡少芬有了高齡拼三胎的勇氣。

蔡少芬自小生活在單親家庭,母親嗜賭成性,她辛苦賺來的錢全都為母親償還了賭債,自幼缺愛的她對家庭的溫暖非常嚮往,所以,她對自己的家庭也一直用心呵護,慶幸的是她遇到了張晉,這個給了她滿滿安全感的男人,希望她可以一直幸福下去。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家,最好的風水:1 個字!(精闢) - 天天要聞

一個家,最好的風水:1 個字!(精闢)

有人深信,風水掌控着一個家庭的運勢走向。為此,有人不惜花費重金聘請風水大師來改動家居布局,有人對傢具的擺放方位反覆斟酌。然而,他們或許未曾意識到,一個家庭真正的風水,並不藏於外物,而是深植於人心之中。這個字,便是「和」。
早讀 | 下大雪了!今年「三伏」不一樣!兩位老戲骨去世!未滿16歲禁止直播!特朗普:立即辭職!外星不明物體造訪! - 天天要聞

早讀 | 下大雪了!今年「三伏」不一樣!兩位老戲骨去世!未滿16歲禁止直播!特朗普:立即辭職!外星不明物體造訪!

天氣:今天白天雷陣雨轉多雲,西南風1—2級轉北風1—2級,降水概率60%,夜間多雲轉陰,東北風2—3級,降水概率40%,最高溫度34℃,最低溫度25℃。環境空氣質量:三級輕度污染至四級中度污染,首要污染物臭氧。限號:今明不限號。【周末悶熱持續】昨夜天津出現降雨,今天白天仍有雷陣雨天氣。降水結束後,空氣濕度較大,「桑...
演員王星:善良是每個人應該堅持的底色 - 天天要聞

演員王星:善良是每個人應該堅持的底色

今年六月,在綜藝《無限超越班》第三季的看片會現場,31歲的演員王星憑藉「李老栓」一角在《山海情》片段中的精彩表演,獲得市場導師顧浩、鄢蓓蓓、張萌的影視邀約。張萌當場宣布已簽約王星成為旗下耀客傳媒藝人。簽約時,張萌表示:「希望公眾想到王星時,
德不配位?那些走紅2025上半年的電視劇,倒數第一沒有爭議 - 天天要聞

德不配位?那些走紅2025上半年的電視劇,倒數第一沒有爭議

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材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辛苦各位看官支持,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