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昏招到更多昏招,越來越主流的高曉攀,開會卻比相聲搞笑

2021年09月26日19:19:04 娛樂 1097

最近四五年,高曉攀領銜的嘻哈包袱鋪,從輝煌走向了沒落了,曾經光芒四射的高曉攀在這個過程中應該負主要責任。

從昏招到更多昏招,越來越主流的高曉攀,開會卻比相聲搞笑 - 天天要聞


娛樂圈有個規矩是「唱而優則演,演而優則導」,作為明星只要有了知名度,那麼跨界到演藝圈屢見不鮮,從演藝圈跨界到導演圈更是司空見慣。

高曉攀曾經以80後年輕相聲演員的招牌,贏得了絕大多數人一輩人難以企及的榮譽。高曉攀自認為在相聲行業已經功成名就,於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相聲之外,事實證明,這是一記昏招。

從昏招到更多昏招,越來越主流的高曉攀,開會卻比相聲搞笑 - 天天要聞


張愛玲有句名言「成名要趁早」,這句話對了一半,當心理還沒成熟到承接足夠的榮譽時,過早的成名有害無益。

高曉攀在影視行業沒有混出什麼名堂,在這種情況下不是好好反思相聲老本行,而是轉行到了小品行業,在春晚,以及《歡樂喜劇人》等舞台上演起來小品。

與此同時,高曉攀從小品行業中,借鑒了一個很不好的習慣,煽情成為作品的主色調,這樣一來作品的魅力大大降低,這是嘻哈包袱鋪最終沒落的根本原因。

從昏招到更多昏招,越來越主流的高曉攀,開會卻比相聲搞笑 - 天天要聞


如今的高曉攀,在事業定位上越來越迷茫,去年年初發文力薦李宏燁的《相聲有限元》等作品,認為每位相聲演員都應該拜讀一下,學習其中相聲公式創作的技巧,更是惹來網友們的嘲諷。

最近高曉攀團隊開會的照片流傳開來,本來大家都是熟悉的團隊成員,但是卻都坐的中規中矩,每個人的面前都有一個自己名字的標牌,彼此之間誰又不認識誰呢?

從昏招到更多昏招,越來越主流的高曉攀,開會卻比相聲搞笑 - 天天要聞

從昏招到更多昏招,越來越主流的高曉攀,開會卻比相聲搞笑 - 天天要聞


自負盈虧的民間相聲團體不好乾,高曉攀一直夢想走一條苗阜的路,能夠被主流相聲界接納,嘻哈包袱鋪能夠被兼并是最好的選擇。

這個思路本身沒有問題,但是這並不意味着荒廢相聲本行,坐等天上掉餡餅。高曉攀已經在用實際行動做出了表態,最終能否天隨人願,就看他的運氣怎麼樣了。

可能,這也是嘻哈包袱鋪最後的機會。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裏,每天都上演着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