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遙遙的路,山野大霧裡的燈,我是孩童啊,走在你的眼眸……」由吳京、章子怡、徐崢、沈騰四位導演傾力打造的「國慶三部曲」第三部《我和我的父輩》,今日發佈由王菲演唱的主題推廣曲《如願》。自《我和我的祖國》之後,王菲再度獻唱「國慶三部曲」系列。

圖說:王菲獻唱《我和我的父輩》主題推廣曲《如願》
父母一輩為之奮鬥的一幕幕,在子女一輩的時代得以實現,這便是歌名「如願」的含義。作曲錢雷透露,王菲在錄製過程中打磨每一句唱詞,為了非常細膩的情緒反覆錄製,為歌曲注入自己的情感。伴隨着王菲悠揚又深情的歌聲,《如願》歌詞以極具詩意的比喻,娓娓道來了四個不同年代的家庭故事,呈現了在世代中國人的奮鬥與傳承中,祖國日益強大之景。
深情歌唱父母與祖國
「山河無恙,煙火尋常,可是你如願的眺望?」《如願》的歌詞與MV畫面道盡了中國人血脈里割捨不了的情感羈絆,並通過王菲的深情演繹,將電影《我和我的父輩》傳遞的親情與家國情唱進了無數國人內心。「這首歌是想獻給父母一輩的歌,致敬他們,正是他們一輩輩的奮鬥與奉獻,給我們創造了現在更好的環境和生活,也希望聽歌的我們能獲取更多感動和力量,去傳承,去奮鬥。」片尾曲作曲者錢雷正是帶着對父母一輩的感恩和懷念,寫下了這曲深情纏綿的旋律。歌詞作者唐恬則表示:「歌詞里的意向『山野』出自於《乘風》,『明月』出自於《詩》,『牽手』出自於《鴨先知》,『未見的世界』出自於《少年行》,在這些意向的選擇上有斟酌王菲老師的語境,也有電影畫面本身帶給我的感動。希望當電影放映完,片尾歌聲響起,大家能在光影中聽完整首歌,感受到音樂帶來的愛和溫暖。」電影人與音樂人的赤子之心在一首《如願》中交匯碰撞、淋漓展現,期待今年國慶在影院切身感受這份深情和感動。

圖說:《我和我的父輩》海報
呈現奮鬥記憶與精神傳承
載人航天、威嚴閱兵、航母護海......《如願》MV中大展中國如今的強盛之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正在實現,一代代為之奮鬥的父母之輩終於如願。「而我將,夢你做夢的團圓,願你所願的永遠,走你所走的長路,這樣的愛你啊。而也將,見你未見的世界,寫你未寫的詩篇,天邊的月,心中的念,你永在我身邊。」正如王菲所唱,也正如中影股份副董事長、總經理、電影《我和我的父輩》總製片人傅若清所言:「要實現中國民族復興的大業,民族精神的傳承至關重要。我們想通過《我和我的父輩》,體現解放時期、建設時期、改革開放時期和新時代對精神傳承的不同描述,讓當代年輕人感受到先輩的精神力量。」
此前片方發佈的「傳承」版海報,也分別以父子或母子成對的形象「並肩而立」,呈現了電影《我和我的父輩》中四種感人親情傳承。
吳京執導的《我和我的父輩》之《乘風》中,吳京、吳磊冀中騎兵團英雄父子兵上陣,在馬上持槍並肩作戰,熱血馳騁沙場;章子怡執導的《我和我的父輩》之《詩》中,章子怡、袁近輝在荒涼戈壁中行走,兩人神情堅毅,將航天家庭的使命默記心間;徐崢執導的《我和我的父輩》之《鴨先知》中,徐崢、韓昊霖在人群熙熙攘攘的上海街頭,一正一反叉腰而立,是彼此心中的驕傲;沈騰執導的《我和我的父輩》之《少年行》中,沈騰、洪烈雖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父子」,但兩人完美配合默契十足。隱忍、堅強、樂觀、鼓勵,四種截然不同的父母形象呈現在觀眾眼前,他們是無數平凡父母的縮影,他們是我們身邊最普通的父母真實寫照,影片用有限的篇幅拍攝出一個個來源於生活、「活生生」的家庭,喚起觀眾的對父母的記憶。
電影《我和我的父輩》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由吳京、章子怡、徐崢、沈騰執導,將於9月30日全國上映,27、28、29日超前點映。(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孫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