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台灣首富,很多人會想到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或是在大陸事業極為成功的鴻海集團老闆郭台銘。事實上,近幾年《福布斯》台灣富豪排行榜中,祖籍晉江的蔡氏家族一直是台灣「最有實力的富豪」。
今天閩商君就帶領大家一起走進台灣蔡家,了解他們極具影響力的財富帝國。
蔡家家譜
台灣蔡家有「大」、「小」之分,一枚銀元闖出來
「大蔡家」是包括第一代創業四兄弟蔡萬春、蔡萬霖、蔡萬才(蔡明忠之父)和蔡萬德在內的整個財閥家族, 「小蔡家」即指四兄弟中的任一脈,其中尤以老四蔡萬才的富邦集團規模最大。
(蔡氏家族老大-蔡萬春 )
20世紀初,蔡氏家族人丁並不興旺,連續三代單傳。直到蔡福安這一代,萬生、萬春、萬霖、萬才、萬得五個兒子以及二個女兒的相繼出世才令蔡家擴大了家族人數。
蔡萬春(1916年—1991年)祖籍福建晉江,後移居台灣苗栗。蔡萬春出生於苗栗竹南鎮,其父蔡紅只是個普通佃農。蔡萬春小學畢業即輟學,後帶着弟弟蔡萬霖北上台北,投靠姨夫做了菜販子。在積累了一定經驗後,蔡萬春應聘成為資生堂化妝品公司的店員,後升任台中分公司經理。
1、發跡── 請蔣介石來做廣告
蔡萬春能夠在短短几年間,將「十信」打造成為台灣最大的信用社,主要原因在於其善於利用政商關係來發展自己的「錢脈」。而蔡萬春的兒子蔡辰洲,在這方面更是技高一籌。
上世紀60年代初,因為台灣財政緊張,需要各種建設經費,蔡辰洲趁機喊出了「一人一元存款救國」的口號,還請到蔣介石到「十信」演出「存款在『十信』」的動作。此舉一下將「十信」的招牌打響——蔣介石去「十信」存錢,台灣一般民眾也紛紛效仿。至此,蔡家打牢了自己在金融界的根基。
1960年,台灣當局開始允許民間資本成立保險公司。蔡萬春看到了難得的機會,於第二年的3月和8月,取「國泰民安」之意,先後成立了國泰產物保險公司和國泰人壽保險公司。其後,蔡家的事業開始進入一個飛速增長期。
靠着政商背景,蔡萬春於1960年同人合作成立了國泰產物保險公司,佔60%股權,掌握公司實際經營權。兩年後,蔡萬春又申請開設了國泰人壽保險公司,自任董事長兼總經理。而蔡萬霖則又成立國泰建設公司,進入房地產領域。
到上世紀70年代末,國泰集團的經營範圍已涉及金融、保險、交通運輸、建築、食品、電子等眾多行業,事業達到全盛時期。
2、全盛時期家族企業內部分工
蔡萬春是典型的創業者,生性聰明,小事不大管,也不計較,做事業非常有眼光。蔡萬霖是謀士型的人物,不愛在外露面,而是在背後出注意。所以在創業之初,凡是出面與人打交道、接洽。談判等事宜,都由口才極佳的蔡萬春出面。蔡萬春自己也講,「一個人事業要成功,必須具備力量、膽量、肚量三個條件」。由於他廣交朋友,知人善任,使得在他的企業內集結了許多有學問、有能力、有遠見的商界人物。
蔡萬霖則在家管帳。「人家欠我們多少錢,我們欠人家多少錢,蔡萬霖都記得清清楚楚的。」蔡萬才如此評價他的二哥蔡萬霖。
蔡萬霖
蔡萬纔則是處事甚穩,循規蹈矩,是管理制度的具體規劃者,他自己也講,「當年國泰集團主要機構的制度規章、組織架構都是由我訂的。」最小的蔡萬得則跟着幾位兄長做一些具體的管理工作。
後代多歧路
家族傳承的潛在危機
1、股權不清
2、企業中家族成員眾多
1979年,蔡萬春因中風患病,採取在家族內以交換股權方式分家分業,國泰集團一分為六:二弟蔡萬霖、三弟蔡萬才、小弟蔡萬德、蔡萬春長子蔡辰男、次子蔡辰洲、其他兒子等各分得一些企業。
1991年12月,蔡萬春病故。蔡萬霖主導的國泰人壽集團改名為霖園集團,與蔡萬才的富邦集團成了新蔡家的主要力量。上世紀90年代,台灣當局陸續放開金融業,蔡萬霖將第一信託投資公司改製為銀行,即國泰銀行。蔡萬纔則先後成立富邦銀行和富邦人壽保險公司,完成了金融業版圖的搭建。
蔡家二個財富帝國
霖園集團
蔡萬霖以國泰人壽與國泰建設為骨幹成立國泰人壽集團,稍後正式改名為霖園集團,並且自行出任董事長。根據霖園集團旗下主要企業國泰金控,在2004年7月公布的財務報表,光是國泰金控與旗下子公司的總資產就已達新台幣2兆4885.12億元,上半年總收入新台幣2779.01億元。
霖園集團董事長蔡萬霖
霖園集團創辦人兼首任董事長蔡萬霖在2004年9月27日辭世,根據富比士雜誌(Forbes)在2004年進行的最新統計,蔡萬霖與其家人以46億美元總資產的數字,名列世界首富排行第94名。霖園集團目前則是由蔡萬霖次子蔡宏圖繼任當家。
富邦集團
目前,富邦集團從台灣地區第一家民營產險公司發展至各金融產業,經營觸角涵括不動產、電信及電視購物台等媒體科技產業,相當多元。深耕台灣地區外,事業版圖也擴展至東南亞、越南、美國及中國大陸,其中僅富邦金控總資產便高達4.4億元新台幣。
(富邦集團原總裁—蔡萬才)
目前,蔡萬才的事業交由兩個兒子蔡明忠與蔡明興主持,二人投資成立的台灣大哥大公司,成為台灣電信業三雄之一,實際影響力已超越霖園集團。
蔡萬才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與他的經營理念和人才觀息息相關。
1、重視風險控制。富邦內部人士說,這麼多年來,總裁在每次會議上都強調的主題,一定是緊抓「風險控管」,顯然,在吸取上一次金融風暴的慘痛教訓後,「風控」就成為蔡萬才心中最重要的事。此外,重視人才也是其取勝的法寶之一。蔡萬才說,「我喜歡腳踏實地、表裡如一的人。花言巧語、拍馬屁,車還沒到就要幫我開車門的人,我不用」。
2、在做企業上,蔡家也堅持低調的「老二哲學」。市場人士分析,富邦集團旗下的子公司幾乎都是市場老二。比壽險,即使吃進了安泰人壽,也還是台灣老二的規模;比銀行,「中國信託」可能還略勝一籌;比證券,元大證券是老大哥;比電信,「中華電信」佔盡優勢。但總分加起來,無人能出富邦集團之右,這應是蔡萬才真正的致富密碼、勝出關鍵。
(蔡明忠、蔡明興兄弟)
3、蔡萬才認為,經營金融業要七分保守,三分衝勁,才會細水長流,要有時間慢慢成長,千萬不能有暴發戶心態。
《福布斯》亞洲版顯示,台灣金融服務巨擘富邦金控蔡家以100億美元的資產凈值,首度躍上台灣首富。
接班現狀
國泰第三代接班人培養之路
國泰蔡家第3代——蔡宗翰(國泰金控資深副總)
蔡宗翰,國泰金控、國泰人壽董事長蔡宏圖的長子。擁有美國哈佛大學、喬治城大學法律博士的傲人學歷,曾經在美國擔任執業律師。2006年時回台灣發展,先進入國泰家族旗下公司同記實業擔任副總經理,隨後擔任國泰人壽董事。
在幕後培訓4年,蔡宗翰今年加入經營團隊,他掌管國泰人壽的財務及專案投資,目前已身居國泰金控副總經理職位。
富邦集團第三代啟動接班計劃
富邦蔡家第三代——蔡承儒(富邦金副董)
台灣富邦集團蔡家第三代接班梯隊啟動,在總裁蔡萬才召喚下,第三代蔡承儒已從紐約返回台灣地區,近期將正式進入集團服務。據了解,依蔡家規劃,接班人訓練從金融服務產業的核心單位開始,再到富邦金控內最會賺錢的富邦人壽投資部報到,2015年已身居富邦金副董職位。
蔡氏家族發展到今天並非一帆風順,財產和企業傳承糾紛一度在台灣鬧得沸沸揚揚。但蔡明忠說:家族治理要先於企業治理,「家族如果沒有辦法治理好怎麼推動企業的治理?」
這個祖籍泉州的家族,雖然曾分家,但是憑藉著在金融保險領域積累的雄厚資本與人脈,蔡氏家族的香火依然得以存續,乃至發揚光大,他們也成為了家族企業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