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有錢才是你做人的底氣

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沒錢寸步難行」。每個人都想賺很多的錢,但賺錢卻不那麼容易。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賺錢肯定要付出勞動,誰都不能不勞而獲。如果有人靠投機取巧賺錢,往往是得不償失,不屬於你的東西,遲早還是要「吐出來」。

年輕的時候,無所謂,因為有父母支持你,哪怕是身無分文,都可以向父母要錢。但人到中年,父母慢慢 變老,自己也進入了「而立之年」,大多已經成家立業了,孩子都有了。如果繼續當「啃老族」,那就屬於沒有出息的人,會被人看不起的。

人到中年,有錢才是你做人的底氣。如果你沒錢,上有老人指望你養老,下有孩子指望你撫養,如果是男人,也許還有老婆伸手要錢。在家,柴米油鹽;出門,衣食住行,吃喝玩樂,樣樣都是錢。你應該深有體會:缺什麼,不能缺錢!

有錢,才是中年人的底氣。比方說,同學聚會,你都兩手空空,連湊份子的錢,都拿不出來,估計沒有人理會你,去了,也是「坐冷板凳」。這樣的聚會,你還是別去了,看別人的臉色,不會好受。如果你真的落魄了,是因為天災人禍,同學也許會為你捐助一點,但你的內心,一定會很委屈。

有錢,是你說話的底氣。常常看到有的人,大聲吆喝,「這點小事,讓我來」。其實,這樣的人,是有錢人,因為你覺得要花錢的事情,都是大事,但他的眼裡,卻成了小事一樁。人與人,這樣一對比,你就「慫了」。與人交談,都不敢說自己的收入多少,如果別人問了,都恨不得找一個地縫,鑽進去。

錢,不是萬能的,也許也不需要腰纏萬貫。但起碼你要衣食無憂,吃穿不愁。沒錢,真的被人看不起。我的家鄉在一個山溝,隨着經濟的發展,很多人都到縣城居住了,畢竟山區不方便,也沒有什麼賺錢的門路。去年,我回家鄉一次,路上遇到了兩個昔日好友,大家聊着聊着,就說起了各自的家庭。如果,有一個好友,哭了。他說,因為沒有錢在城裡買房,一直在山區生活,都四十多了,還是孑然一身,老婆在哪裡,都不知道。其實,在偏遠的農村,四十多歲的男人,沒有娶妻生子,也很多。究其原因,還是沒有錢。

聰明人都明白,人到中年,才是賺錢的最佳時間。如果領悟到了,慢慢賺錢的過程,也是做人的底氣!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有以下這幾點。

首先是中年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強,想問題總是會面面俱到,而不是年輕時候的「匆匆忙忙」。一件事,想到了成功和失敗的兩個方面,還想到了中途發生的意外情況,一切都可以做到防範於未然,自然就可以真的做好了。

然後是中年人創業,多半有了一定的基礎。就是你沒有錢,但經驗是很豐富的,也不是隨便一個人,就可以糊弄。處理一些棘手的事情,往往經驗很重要。如果有賺錢的門路,路上遇到看挫折,這時候,經驗和經濟基礎,可以幫助你,迅速扭轉局面,不是馬上就「思想 崩潰」,還忙得「團團轉,毫無頭緒」。

其次是中年人一般都成家了,身邊有了「賢內助」。當家庭和睦的時候,「夫妻同心,其利斷金」。兩口子一起創業,增加了力量,遇到事情,可以有地方商量,並且這樣的商量,多半是方向一致的,即便真的失敗了,也有人「暖心」,還能重新鼓起勇氣,從頭來過。年輕人,多半是父母的支持,如果父母不是很富有,只能幫助你一次,不能 幫助你一輩子。

最後是中年人交往的圈子比較大,人脈寬。很多人,在幾個城市工作過,在很多單位混過,就認識到很多人,往往這些人,或多或少可以幫助到你。也許,他們不會借錢給你,不會拚命幫助你,但是你可以通過他們打聽到一些事情,特別是一些對自己有用的信息。要知道,信息化的社會,你掌握了比別人更多的信息,就是「財富」和機遇。

人到中年,有錢才是你做人的底氣!戀愛、養家糊口、買房買車......有了錢,慢慢都可以解決。但最大的底氣,不是錢越多越好,而是有錢,還有善心,多做公益事業,讓心靈富裕起來。

把錢花在有意義的事情上,人生才更加完美,真正令人敬佩。這樣的人,說話底氣最足,才是社會的領軍人物。別人都會豎起大拇指,然後也會積極學習。

那些有錢,但很摳門的人,還處處算計別人的人,就是「鐵公雞」,往往被人看不起。就是一個有錢的男人,去相親,結果一毛不拔,連一杯水都是女人買單,估計愛情馬上要告吹,哪有這樣傻的女人?

人到中年,如果想要「底氣十足」,那就做一個有善心的有錢人!做人不忘本,錢會越來越多。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