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哪怕她上了大學,也逃離不了原生家庭的痛

珊珊是一個比較讓人同情和憐憫的女孩兒,她在不大不小的年紀失去了母親,和父親老吳以及弟弟小軍相依為命。

老吳在棉紡廠工作,廠里的人看他一個人拉扯兩個孩子不容易,給他介紹了帶着女兒的張阿妹。

如果老吳沒有二婚,可能珊珊的生活雖然苦點、累點,至少她還能有自己的自主選擇,不用看人臉色生活。

自從她有了後媽之後,明面上她們家裡有了一個女人操持生活,但實際其中冷暖,也只有她和弟弟小軍能夠體會。

張阿妹嫁給老吳,也不過是看上他有房子,是正式職工,可以幫她養孩子,搭夥過日子而已。

張阿妹只顧自己的女兒小敏,珊珊並沒有從張阿妹那裡得到母愛或者親情,反而受到了不公的待遇和偏心。

珊珊大冬天要站在冷風中排隊買肉,她只是張阿妹眼中一個幹活的工具人。

黃玲給他們家裡送去一碗紅燒肉,張阿妹首先就給自己的女兒小敏夾了一塊兒,珊珊想要吃卻不敢動筷子。

老吳讓珊珊夾肉吃,她鼓起勇氣去夾,張阿妹卻用眼睛撇着珊珊,生怕她多夾一塊。

珊珊看着圖南學習成績好,考上了一中,她也想要像圖南一樣考上一中,以後上大學。

可張阿妹卻不願意珊珊報考一中,更不希望珊珊以後讀大學。

張阿妹的女兒小敏讀書不行,只能勉強上個中專,她自然不願意給珊珊多花錢讀書,畢竟,以後還有小軍要讀書。

老吳考慮到張阿妹的想法,不經過珊珊的同意,偷偷地把珊珊填報的志願給改了,改成報考免費師範中專。

珊珊在收到中專錄取通知書的時候,非常傷心,直接離家出走了,她一個人坐在雨中哭泣。

圖南和棟哲找到她時,她渾身都濕透了,她見到圖南的第一句話就是,她收到了中專錄取通知書,眼神中充滿了傷心和絕望。

圖南和棟哲把珊珊帶回了他們小院里,黃玲和宋瑩都在安慰和開導珊珊,告訴她,其實中專也不差,好好努力讀書,出來就是人民教師了。

黃玲還勸珊珊不要恨她的父親老吳,老吳其實也很愛她和小軍的,只是出於各種無奈罷了。

想想黃玲說的也挺對的,珊珊有那樣一個後媽,她父親老吳在家裡沒有話語權,為了家庭和諧,只能聽張阿妹的。

珊珊後來還是去讀了中專師範學校,她無法改變,只能如此。

如果珊珊沒有被偷改志願,考上了一中,也去讀了大學,她依然無法走出原生家庭給她帶來的困境。

珊珊上了中專後,她逐漸有了自己的想法,她想要改變家庭現狀,想要擺脫原生家庭給她帶去的傷害,但她卻一直困於其中。

她去讀中專時,原本她已經去學校住了,但當聽到小敏想要拆掉房間的隔間自己一個人住的時候,珊珊又搬回家裡住了。

她這麼做,是想要為弟弟守住房子,不給張阿妹和小敏霸佔去了,畢竟那套房子是棉紡廠給老吳的福利房。

珊珊從小就被剝奪了很多原本屬於她和她弟弟的東西,她小時候沒有辦法改變這種情況。

當她長大之後,已經有意識去守護屬於自己的東西,在覺察到某種危機時,她會下意識去爭取和守護。

她選擇結婚的對象,不是找自己喜歡的類型,而是找有錢有權的人,至於喜不喜歡,已經不重要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