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 彭子佳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於 3 月 7 日在橢圓形辦公室宣布,將授權 spacex 公司啟動緊急救援任務,接回被困國際空間站近九個月的兩名美國宇航員。
這一表態不僅引發航天界高度關注,更將政治博弈延伸至太空領域。
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強調:「拜登政府將宇航員布奇・威爾莫爾和蘇尼・威廉姆斯留在太空長達 270 天,這是不可接受的失職。」 他透露已要求 spacex 創始人埃隆・馬斯克 「兩周內準備好救援飛船」,並暗示可能親自參與任務協調。這一言論與 nasa 原定 3 月底的救援計劃形成鮮明對比。
事件起因於 2024 年 6 月波音星際航線飛船的推進系統故障,導致兩名宇航員無法按計劃返回。儘管 spacex 於 9 月發射載人龍飛船實施救援,但 nasa 以 「科學實驗連續性」 為由推遲撤離。特朗普指責此舉是 「政治作秀」,稱拜登團隊因 「航天計劃失敗感到尷尬」 而延長滯留時間。
nasa 局長比爾・納爾遜次日發表聲明,否認政治干預指控:「航天任務的延遲完全基於科學考量,兩名宇航員正在進行關鍵微重力實驗。」 威爾莫爾本人也通過 cnn 澄清:「我們並未感到被拋棄,只是任務周期超出預期。」這位資深宇航員展示了空間站內的生活畫面,強調團隊仍在高效工作。
但 spacex 的救援計劃已進入倒計時。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發佈龍飛船檢修照片,配文 「準備迎接新挑戰」。據業內人士透露,此次任務將採用簡化版對接程序,預計耗時 48 小時完成往返,較常規任務縮短 30% 時間。
特朗普政府的太空政策轉向引發國際關注。俄羅斯航天署表示願提供 「聯盟號」 飛船協助,但被白宮婉拒。歐洲航天局則呼籲 「保持科學合作的獨立性」。
特朗普的太空救援承諾,將原本純粹的航天事件演變為政治角力場。當龍飛船準備升空時,地球表面的政治博弈正加速升溫。這場救援行動的真正意義,或許不僅在於拯救兩名宇航員,更在於檢驗美國航天體系在政治干預下的應變能力。正如 nasa 前局長格里芬所言:「太空不應成為政治秀場,但現實往往如此。」
註:本文為亞太日報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