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父母對待子女的愛,如春風細雨般溫柔滋潤,讓子女感到舒適愉悅,對此心懷感激;然而,也有一些父母雖然盡心儘力地為子女着想操勞,但他們的愛卻顯得沉重,使子女的生活質量大打折扣。
舉例來說,李阿姨在女兒曉麗家帶外孫三年,不辭勞苦地付出金錢和心血,但由於她並沒有將自己視為客人,在女兒家中過多地插手管事,導致母女之間頻生摩擦。
最近,曉麗一家三口外出旅遊,女兒和女婿感激母親的付出,特地邀請李阿姨一同前往。然而令女兒感到失望的是,在外旅行了三天,卻未曾享受到一頓安穩的飯菜,這讓她感到非常煩惱,幾乎快要崩潰了!
我名叫曉麗,目前在縣城的一家事業單位工作。
我的父母都已經退休,父親曾在鄉鎮擔任中層領導職務,母親則是從我們縣城的毛紡廠退休的。
作為家中的獨生女,我從小就備受母親的寵愛。她總是極為關心我,生怕我吃苦受累,無論是什麼事情,母親都會周到地替我考慮。
我在學業上一直非常努力,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最終我考上了省城的一所財經大學。
在大學四年的生活中,我和宿舍的其他同學相比,過得最為優越。這是因為家裡每個月都會寄給我1500塊錢的生活費,讓我生活得相當寬裕。
實際上,我的母親在家裡一直非常節儉,她省吃儉用,只是為了讓我在外面能夠過上好日子。
大學畢業後,我回到了縣城,開始了體制內的工作。
那時,母親已經下崗了,但她並沒有閑下來。有時她去鞋廠打工,有時又去服裝廠幹活。
然而,不幸卻突然降臨到了我們家。
父親在55歲那年因心梗突發去世了。
父親的去世給我們家帶來了沉重的打擊,我和母親好一段時間都很難走出陰影。
一向堅強的母親,突然間蒼老了十歲以上。
當時我已經結婚了,無法每天都回家,有時候我要加班,沒有時間去看望母親,她就會不停地給我打電話。
我只能養成了習慣,即使再晚我也得回去看望母親,讓她安心。
我非常理解母親,她和父親相濡以沫了大半輩子,父親突然離去,將她一個人丟在了這個世界上。我是她唯一的親人,也是她唯一的依靠。
我儘可能地抽出所有的空閑時間去陪伴母親。儘管當時我懷着身孕,走路都很不方便,但我依然氣喘吁吁地爬上了五樓去看望母親。
當我生下了兒子後,母親自然而然地住進了我們家,幫忙照顧孩子。
我有一個來自農村的公公婆婆,他們在家裡種了一大片地,平時沒時間照顧孩子。
母親剛來我家時,有些不太自在。有一次我和丈夫在客廳看電視,她不好意思坐在一邊,我就拉着她過來和我們一起看。
吃飯時,母親總是先問我們想吃什麼,然後再去買菜。
我對母親說,讓她把這裡當成自己家一樣,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好。我希望她不要拘束,盡情地放鬆。
母親每個月的退休金只有2000元,但她把這筆錢全部用在了我們家。我和丈夫對此非常感激。
每當我們發工資時,我都會拿出3000元放在母親的抽屜里,讓她自由支配。
儘管家庭的開支不小,但這些錢基本都是由母親花出去的。我們則懶散地過着日子,由母親來管理家庭經濟。
但是我放給母親的錢她卻很少用,她總是一分一分地幫我們省錢。
附近有個農貿市場,那裡的菜比較貴,但是母親每天早晨五點就起床,騎着三輪車去十里外的早市買菜,因為那裡的菜便宜。
回來的時候,菜買得很多,放不下,就堆在廚房裡,地上亂七八糟的,我讓她少買點,但她卻不聽。
那些菜葉子都發黃了,甚至有些已經快要爛掉了,但母親還是多洗了幾遍,然後炒着吃。
我告訴母親,我們家的經濟狀況還可以,雖然不是富裕之家,但吃點新鮮的青菜也無妨。
母親責備我,說我懂什麼呢?吃不窮喝不窮,算不到就會受苦,必須要好好節省開支。
我知道母親是為了我們好,但我和丈夫都不太習慣她的節儉。
隨着母親在我們家生活的時間越來越長,她漸漸地放開了手腳,把我們的家當成了自己的家。
隨着年齡的增長,母親的體力也不如以前了,吃過飯後,她喜歡躺在沙發上看電視。
丈夫不好意思往沙發上坐,只好退到卧室看手機,我也不好意思提醒母親。
有時候我和丈夫在說單位的事情,不管母親是否聽得懂,她總是愛插上幾句話,讓我和丈夫都感到尷尬。
每隔一兩個星期,我們都要回婆家一趟。公公婆婆在家裡很辛苦,我總是買些排骨、牛肉之類的食材,還會買幾斤點心,單位每年都會發生日蛋糕卡,我就會拿着卡去店裡買些點心。
但母親總是嫌我花錢大手大腳,有一次她當著丈夫的面說:「平時我們家都省吃儉用的,你回一趟婆家就得花好幾百塊錢,這可不行呀。」
母親的話讓丈夫難以接受,他的臉沉了下來,我只好趕緊打圓場。
說實話,母親在我家帶孩子,我感到很累,因為我既要照顧母親的情緒,還要顧及丈夫的情緒。我就像夾心餅乾一樣,左右為難。
有時我和丈夫會有些爭執,我必須把所有的不愉快都藏在心裏,我強裝笑臉面對母親,則她會擔心我是不是嫌棄她。
我很孝敬母親,父親去世後,母親顯得很可憐,所以無論什麼事情,基本上我都是順着她的。
兒子今年暑假後就要上幼兒園了,前些日子我和丈夫都請了年假,準備外出旅行。
這幾年孩子還小,母親在我們家也很辛苦,我們還沒有正兒八經地出去玩過一次。
當母親聽說我們要出去旅遊時,她很興奮,頭幾天就開始準備出行所需的東西。
我們決定自駕游,第一站,我們選擇了海邊。
開車四個小時就能到達沿海城市。
在路上,我們在服務區停下來休息了一下,因為早上起得比較早,五點鐘我們就出發了,家裡也來不及吃早飯。
在服務區,丈夫提出要去吃自助餐,但是當母親知道每位要花30塊錢的時候,她連忙擺擺手說:「太貴了,那還了得呀,我們不吃自助餐了,我包裡帶了煎餅,還有我自己炒的鹹菜和牛肉碎,我們吃煎餅就好了。」
但是我和丈夫都不想吃煎餅,因為太硬了。我們試圖勸母親去餐廳吃自助餐,說平時在家裡可以節儉,但出門在外就是要享受旅途的樂趣,不要太過計較。
然而,無論我們怎麼勸說,母親就是不願意去餐廳,只好讓她留在車上吃自己帶的煎餅。
那頓飯我吃得非常不安心,畢竟母親沒有吃上自助餐,我們吃完飯後給母親帶了一杯熱奶。
當我們返回到車上時,母親的臉色看起來很不好,但我們感覺自己沒有做錯什麼。我們花了自己的錢出來旅遊,吃一頓自助餐也沒有錯吧?
我們提前在網上預訂好了一家公寓式酒店,價格比較實惠,每個房間一晚只要380塊錢,而且離海邊也不遠。
母親一進房間就非常高興,因為她發現房間里有微波爐和電磁爐,可以自己做飯。
我對母親說:「我們計劃在這裡住三天,你可以好好嘗嘗這裡的海鮮,沒必要自己動手做飯,畢竟外出旅遊就是要享受美食。」
我特彆強調,既然我們出來旅遊,主要目的就是欣賞美景,品嘗美食。
母親卻說:「你們想去哪吃就去哪吃,給我把菜和飯買回來就行,我在酒店裡自己做。」
我感到為難,因為讓母親留在酒店裡做飯,我們在外面吃山珍海味,感覺有些不合適。
但暫時我們擱置了這個話題,因為我們首先要去海邊玩一玩。
在海邊,兒子非常興奮,他的小胖腳丫一沾到海水就歡天喜地。
然而,母親並不願意在沙灘上玩耍,她背着包站得遠遠的,看了一會兒大海之後就失去了興趣。
她說:「孩子啊,大海不就像一個無邊無際的大池塘嗎?有什麼好看的呢?我們快點走吧!」
當時母親想要離開,但是兒子還沒有盡興,他手裡拿着一隻塑料鏟子,沉浸在玩沙子的樂趣中。
兒子哭着不肯離開,但母親卻心急想回去。我看到丈夫皺起了眉頭。
我笑着勸母親說,我們難得出來一趟,就順着孩子的意願吧,讓孩子盡情玩耍。
母親不停地責備我,說她原以為出門旅遊會有多麼愉快,沒想到只是來看看這片大海。
到了中午吃飯的時候,丈夫選擇了一家高檔的餐館。
我們詢問母親想吃什麼菜,請她點菜,她說吃什麼都可以,不挑剔。
上菜後,我們都很餓,開始津津有味地品嘗。我們一邊吃一邊誇讚這裡的菜品確實很不錯。
但是母親卻不高興地說:「花這麼多錢,吃這麼點菜,有什麼好吃的呢?如果在縣城,這桌菜也就花200多塊錢,但在這裡卻要花好幾百,太不划算了。」
母親一會兒嫌菜不好吃,一會兒又說這些菜根本不值這些錢,總之各種挑剔。
我實在忍不住了,對母親說:「媽,我們出來旅遊,就不要挑剔了,要順應當地的風俗習慣。而且這家餐館確實不錯,我們應該高高興興地享受。」
這頓飯吃得非常不愉快,讓人掃興。
旅遊的第一天,我算了一下,還沒到天黑,母親已經和我們吵了三次。
回到酒店路上,經過了農貿市場,母親想要買菜,在酒店裡自己做飯。
我只好勉強同意,買了一些簡單的青菜。
下午,她就開始在酒店做菜,但忘了開油煙機,導致大量油煙飄出來,引起了服務員的不滿,母親又和他們吵了起來。
我忍不住責備母親:「媽,我不讓你做飯,你非要在這裡做,我們只在這裡住三天,以後不要在這裡做飯了。」
母親又和我爭吵起來,說我不理解她,只是因為她忘了開油煙機。
回到房間里,我將頭埋進被子,感覺內心湧起一股想哭的衝動。
第二天,我們計划去海底世界遊玩,離住宿地有十幾里路。
丈夫擔心自己開車過去停車不方便,提議打車。
母親卻說沒必要,堅持要步行,想鍛煉身體。
我們只好聽從她的意願,一路上走着。然而,走了十幾分鐘,兒子就開始喊累,要求丈夫背着走,丈夫氣喘吁吁、汗流滿面。
我無法忍受這樣的情況,於是決定打車前往目的地。到了海底世界後,每人門票240塊錢,母親又抱怨門票太貴,說自己在外等我們就好了。
我知道如果聽從母親的話,等我們出來後她會不高興,於是我主動給她買了門票。
進入景區後,母親一路上都在抱怨景點不值得花那麼多錢,丈夫勸說:「媽,我們難得出來一次,就開心玩一下吧,不要在乎那些錢,留下美好回憶就好。」
母親不悅了,覺得丈夫頂撞她,開始耍性子。
我很後悔,為什麼要帶母親出來?搞得大家都不開心。
下午大家都疲憊不堪,決定不再外出遊玩。
我忽然聽到母親的房間里傳來爭吵聲,原來服務員送來牙膏等洗漱用品,母親嫌棄太小,說每晚花近400塊錢,服務卻如此差勁?
我連忙勸母親,試圖化解這場爭執:「媽,這些小事不值得我們生氣,畢竟這是公寓酒店,設施有限。」
第三天,我們再次來到海邊,因為兒子還沒有盡興。
玩到下午六點多,我們準備返回,路邊有一家燒烤攤,兒子要在那裡吃燒烤。
母親卻想找家店喝粥,覺得對身體好。
兒子哭鬧着要吃燒烤,母親堅持要喝粥,場面有些尷尬。兒子甚至哭了,說姥姥我就想吃燒烤,可是母親仍執意喝粥,這讓兒子非常沮喪。
母親生氣了,責備我們慣着孩子,還批評這家燒烤攤貴且不衛生。
說著,母親徑直朝前走去,兒子蹲在路邊大哭,引來了周圍人的注視。丈夫趕緊抱起兒子,帶他去了燒烤攤。
我有些茫然,是該追趕母親還是陪著兒子呢?
最終,我只能抱歉地讓丈夫陪著兒子吃燒烤,我領着母親去找了一家店喝粥。
終於找到一家粥店,母親喝了粥,心滿意足。然而,我內心卻感到難過,旅遊的愉快氣氛已經被打破了。
回到酒店後,丈夫一臉沮喪,而兒子的臉上還掛着淚痕,責備我不陪他吃燒烤。
不久,丈夫開始感覺身體不適,或許是海風吹得着涼了。
我在旅行包里放了幾片感冒藥,但當我去找的時候,藥物不見了蹤影。
我翻遍了旅行包,也沒有找到,只得去詢問母親是否放在她的包里。母親卻說:「帶那麼多葯幹嘛?沒事的。」
聽到母親這樣說,我感到非常擔憂。我急忙解釋道:「媽,這是出門在外的必備之物啊,萬一身體不適,難道我們還得一路找醫生嗎?」
母親卻不以為意,反而責備我:「你們大包小包的,多帶點東西多累啊?幾粒葯而已,至於這麼計較嗎?」
我感到絕望,淚水不停地流下。我們三天來一直吵架,心情愉快的旅程早已被打破,我真的受夠了。
我哭着對母親說:「媽,求求你,明天你先回去吧。我們好不容易休了年假,下一站我們打算去南方旅遊,可我們的觀念不同,這樣在一起只會鬧矛盾。」
母親聽後非常生氣,指責我:「你這個沒良心的孩子,我跟着你們出來不容易,處處為你們着想,你們卻不領情。才三天,你就想把我趕回去。」
我連忙解釋:「媽,我知道你是為了我們好,但我們的想法確實不一樣,這樣天天吵架太累了。我不是想趕你走,我會好好補償你的,明年休假的時候,我會單獨帶你出來玩,去你想去的地方。」
第二天一早,我給母親訂好了返程的高鐵票,送她上了車。
在送別的時候,我緊緊地擁抱着母親,誠懇地說:「媽媽,我很感激你這些年對我們的照顧。以後我會好好照顧你,明年休假的時候,我們一起出去玩,你說了算。」
母親見我誠摯的表達,也稍稍平靜了下來,雖不情願,但還是踏上了歸途的列車。
我深深地吐出一口氣,這段時間真是讓我筋疲力盡。
我對母親的無私付出心懷感激,我對她的愛是深沉的,但這份愛也讓我感到無奈。
我不禁開始思考,將來當我年老時,我也會像母親一樣愛護孩子,但我不會讓這份愛變得沉重,我會尊重孩子的獨立性,盡量不干涉他們的生活。
尊老愛幼,是我們應該做的,但是,作為父母,我們不能用自己的意願去束縛孩子,而應該理解並尊重他們的選擇。家庭和睦、輕鬆愉快的生活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