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出公差,路上好心請流浪老人吃湯麵,後來被他兒子找上門來

1975年,我從部隊去縣城出公差,回來的路上碰到一位穿着衣裳破破爛爛,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老人。

我一時心軟,從身上僅剩的六毛錢積蓄里,掏出一毛五,請老人家吃了一碗熱湯麵,臨走的時候,老人家記下來我的名字。

本以為事情就此告一段落,沒想到三天後,他兒子卻指名道姓地找我。

(本故事為虛構,請理性觀看,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叫李偉,家住在南方的一處偏遠小山村,這裡距離最近的鎮上,要彎彎繞繞地走上20里地的山路才能到達。

由於交通不便,父母也只能靠種地為生,所以我們家特別貧窮落後。

我到現在還記得,父親每天都穿着一件白色的汗衫,因為洗的次數太多,早已經泛黃,上面還打滿了五顏六色的補丁。

他經常在脖子上掛着一條黑黑的毛巾用來擦汗,上面沾滿了各種污漬,不管怎麼洗都洗不掉。

母親看着心疼極了,一直想給父親買條新的毛巾,結果好幾次都被父親給生生勸住了。

「這毛巾雖然臟點是臟點,但又不是不能用,小偉讀書花錢的地方多着呢,我們不能浪費那個錢。」

在那個年代,很多農村家庭覺得讀書沒用,紛紛讓自己的孩子讀完小學後,就早早地出來幫着家裡干農活了。

但我父親不一樣,他一直認為,只有掌握了知識才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所以哪怕我的成績算不上優秀,卻依舊不讓我輟學。

我就這樣一路從小學讀到了高中,在畢業之後因為表現優秀,獲得了當兵的機會。

在拿到入伍通知書的那天,父親特別的開心,做了一大桌連過年都沒有的豐盛飯菜,還把自己珍藏的老酒從床底下拿了出來。

那天晚上,我和父親喝到半夜,說了很多掏心窩子的話,而我的內心已經暗暗發誓,一定要好好努力,將來報答父母的恩情。

到部隊以後,我積極表現自己,所有的臟活累活都往自己身上攬,別人不願意乾的事情,我是搶着干。

有一次冬天,連隊里分配到一個挑糞的任務,戰友們嫌棄又臟又臭,還得弄的一身汗和味道,洗都洗不幹凈,於是都不願意去干這個活,只有我主動報了名。

連長看到這個情形後,拍了拍我的肩膀,對我滿意地點了點頭,後來還主動關心起了我的家庭情況,還知道了我是高中學歷。

在連隊的老文書退伍後,讓後接替了他的工作。

儘管不會因此受到任何優待,訓練量不會減少,而工作量卻大大增加,可這卻讓當時的我依舊很開心,畢竟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肯定。

我將這個好消息,寫信告訴給了家裡人,一起寄回去的,還有我這段時間攢下來的50元津貼。

作為第一年的新兵,我每個月有六元的津貼,但每次發下來都捨不得花,一點點地攢起來。

有時候我也想放縱一把,可是一想到父親破舊的汗衫和沾滿污漬的毛巾,那個衝動消費的念頭頓時被我壓在了心下。

時間就這樣一晃過去了三年,很多同期老兵都已經開始做好了退伍的打算,而連長說我這幾年表現不錯,可以再努努力,爭取能夠在部隊裏面提干

我在內心搖了搖頭,連長說得輕鬆,但提干那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不過在脫下軍裝離開部隊之前,我還是打算繼續兢兢業業地完成本職工作。

那天早上,我騎着二八大杠,從部隊的駐地出發,去往縣城的有關單位送一份文件。

此時天氣還沒轉暖,路上的冷風吹到身上,彷彿連骨頭都會給凍住一般。

大約花了一個半小時,我便來到了目的地,再幫着處理完一些文件以後,已經接近中午時分了。

之後我在縣城閑逛了幾圈,肚子也在不知不覺中叫了起來,於是便就近找了一家賣湯麵的店,想要來碗熱氣騰騰的麵條暖暖身子。

我是隨身帶着一些饅頭作為乾糧的,但天氣這麼冷,饅頭也給凍得硬邦邦,哪裡有麵條好吃呢?

儘管麵條要一毛五一碗,而那時我身上僅剩六毛錢的積蓄,可是一想到難得來一趟城裡,乾脆就享受一下。

等麵條的過程中,我發現一名岣嶁着身體的消瘦老人,站在離我桌子不遠處的牆角邊。

他穿着單薄的衣服,上面打滿了大大小小的補丁,雖然看起來破破爛爛,不過還算得上是乾淨,寒風一吹,他就冷的直哆嗦。

在他左手邊的地方,還放着一個沾滿泥土的袋子,不知道裝了什麼,只見他眼巴巴地望着麵館,露出渴望的眼神,嘴裏不停地咽着口水。

一看到他,我就想起了自己的父親,也是相同的衣服和差不多的身材,就連臉上溝壑般的皺褶也是那麼的相似。

現在已經是飯點,可他卻並沒有來吃飯,手上也沒有拿着乾糧,想必是餓極了吧。

於是我站起來了,把大爺扶到了我的桌子上,朝他緩緩開口說道:「大爺,這份麵條給你吃吧。」

「小夥子,這可使不得,我怎麼能白白吃你的東西,而且等等我小孩就來接我了,還是你吃吧。」

「沒事的大爺,我剛剛已經吃過了,這份點多了吃不下。」

在我的再三禮讓下,大爺最後沒有再推脫,三下五除二就把麵條吃得乾淨,看起來像是很久沒有吃飯的樣子,剛剛推脫的理由,估計只是借口罷了。

替大爺付完錢後,我準備離開時,卻被大爺一把給攔了下來,他說看我穿軍裝,便問了我的部隊和名字,說將來會報道我,不說還不給我離開。

最後我實在執拗不過他,便告訴了自己的信息,在回家的路上,我嘴裏啃着生冷的饅頭,心裏卻感覺暖暖的,比自己吃了麵條都開心。

就在我以為事情就此告一段落的時候,沒想到大爺的家人卻找上了門來。

三天後,我正在寫報告時,連長卻說有人找我,問是誰也不肯說,只說讓我去會議室一趟。

一進門,我就發現那天我幫助的大爺坐在椅子上,而邊上站着的,正是我們的團長。

「李偉同志,謝謝你那天對我父親的照顧。」

團長笑呵呵地拍着我的肩膀,和我嘮起了家常,後來我才知道,那大爺就是團長的父親,這次帶着土特產從老家過來探親。

老人家剛來這邊人生地不熟的,走錯了路,沒見到對接的同志,這才會和我在湯麵店碰見,那天我走不久之後,他就被團長接回來了。

後來團長還邀請我去他家吃晚飯,再之後我也順利提干,留在了部隊。

(本故事為虛構,請理性觀看,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