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走親戚有講究!切記:「三親不走,兩禮不回」,免得鬧笑話!

春節走訪親友有講究:「三親不走,兩禮不回」,究竟是哪些呢?

隨着春節腳步的推進,大街小巷裡傳出來的年味也開始變得越來越濃。家家戶戶都在為春節而忙碌着,有的打掃房屋,有的準備年貨,有的還在為拜訪客戶而忙碌。但春節期間,走親訪友也是有講究的,老輩人常說:「三親不走,兩禮不回」,「三親」和「兩禮」指的分別是什麼?我們就來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一、哪「三親」不走?

1、勢利眼的親戚。

雖然說過年是走親訪友的好日子,但是我們也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評判。如果家裡有那種比較勢利眼的親戚,也沒必要跟他們有太多來往了。這種人就像是牆頭草一樣,他們會根據你們家庭的財務狀況來判斷你們的親近關係。如果你們家比較有錢的話,他們就會故意巴結,如果你們家一旦落魄,他們就會落井下石。

2、忘恩負義的親戚

對於那種忘恩負義的驚喜,我們也沒有必要特意在過年的時候去拜訪他們,因為這種親戚根本不值得我們去託付真心。那麼什麼樣的親戚才算得上是忘恩負義的呢?就是他們家裡遇到困難時,你們秉承着親戚的情意向他們提供了幫助。而他們卻在你們急需幫助時選擇了冷眼旁觀,甚至還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生怕你連累到他們。如果遇到了這種人,應該趁早斷絕關係才行。

3、搬弄是非的親戚

春節期間本身就是跟家人團聚的大喜日子,在這個時間段里我們應該儘可能討論一些開心的事情。但有些親戚卻喜歡在背地裡搬弄是非,討論他人的是非曲折。如果跟這樣的親戚走的太近,也會讓我們的家庭形象受到影響,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像這種搬弄是非的親戚能遠離還是盡量遠離。

二、哪「兩禮」不回?

1、過期或者劣質的禮物。

春節肯定都會涉及到相互送禮的問題,由於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禮尚往來的習俗,所以在接受別人禮物的同時,也需要為他人準備一份禮物。這是維護人際關係當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只有適當回禮才能夠體現出我們的心意。但並非所有收到禮物都需要向他人回禮,如果收到了過期或者是劣質的禮物,也沒必要回你了。

因為禮品的價值代表了你在他人心目當中的地位,若他們給你送這種禮物的話,就說明你在他們心裏的地位特別低。像這種沒有把你放在心上的人,也不用再費盡心思想着怎麼給他們回禮了。與其花費心思去準備禮物,還不如直接選擇無視或者是不再回禮。

2、帶有挑釁或侮辱意味的禮物。

如果過年期間收到了那些帶有挑釁或者是侮辱意味的禮物,這種禮物也沒必要回復了。因為送禮物的人本身就是看不起你,才會挑選這種類型的禮物。他們就是想看你笑話的,所以收到這種禮物後,我們一定要保持冷靜然後選擇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