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歲的二婚男人:娶誰都不能娶小三,小三就不是過日子的人!

粉絲董先生是個二婚男人,二婚對象是他在婚內出軌的女人,用他的話說是曾經的真愛。他以為娶了真愛,日子就能過得歡歡喜喜,真等結婚後才發現,所謂的婚外真愛壓根兒不適合做老婆,更不適合過日子。

(網絡配圖與正文內容無關)

董先生跟前妻是大學同學,屬於典型的校園戀情。畢業後,兩個人不約而同都選擇留在城市打工。兩個沒有任何根基和門路的年輕人,想要在這個城市裡擁有一席之地,其困難可想而知,最難的時候,前妻跟着他在一個連燈都沒有的地下室里住了大半年,每天吃的不是饅頭就是即食麵。

畢業兩年後,他們的生活條件有了改變,結婚也提上了日程。他運氣不錯,遇到了世間稍有的明理的岳父岳母,他們不僅用彩禮來難為他和他的家庭,反而與他的父母商量,說婚禮簡辦,該花的花,不該花的不花,然後集兩家之力,幫他們在城裡安個家,也好讓他們安安心心的在城裡打拚。

買房的首付是兩家一塊兒湊的,婚後第二年,前妻就給自己生了一個兒子。考慮到他父母身體不好,岳母辭掉工作來幫他們帶孩子。對於前妻和岳父母的付出,他是記在心裏的,並且發誓一定會好好對待他們。

然而相愛容易相處難,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曾經的甜蜜消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房貸,是水電費,是今天吃什麼,是孩子的作業,是因為雞零狗碎而產生的爭吵,他越來越厭惡這樣的日子。

漸漸的,董先生髮現自己下班後不想回家,更不想面對家裡那個嘮嘮叨叨的妻子。再後來,他跟單位里的女同事走到了一起。

她跟自己年齡相當,結過一次婚,跟前夫有個女兒,離婚後歸前夫撫養。同樣是經歷過婚姻的女人,同事心態平和,打扮洋氣,舉手投足間絲毫不見家庭主婦的那種黃臉婆氣質,這讓董先生十分心動,莫名其妙地就被她給吸引住了。

(網絡配圖與正文內容無關)

在董先生看來,女同事是個既懂工作又懂生活的女人,而這樣的女人正是他所需要的。儘管已經三十好幾,但女同事特別會撒嬌,這讓董先生有一種被需要,被依靠的感覺。

儘管沉迷於婚外情中,但董先生並沒有想過要跟妻子離婚。他知道妻子很好,把他以及他的家庭照顧地都很好,面對着賢惠的妻子以及明事理且處處幫襯自己的岳父母,他實在沒有勇氣提出離婚這兩個字。

可他低估了女人,更低估了一個甘願做小三的女人,就在他左右為難,猶豫不決地時候,女同事將他們之間的事情抖落到了前妻面前。前妻無法容忍這樣的背叛,毅然決然地跟他離了婚,而他也在離婚後順理成章地跟第三者結了婚。

婚後,董先生就把自己的工資卡交給了現任。剛開始他覺得自己很幸福,因為現任跟前妻不一樣,她是個講究生活品味的女人,從吃到穿,處處都體現着精緻,直到他看到一張又一張的信用卡賬單,他才明白,所謂的精緻和浪漫,所謂的生活品味都是用錢買來的。

再婚妻子從不打掃衛生,家裡的衛生都是她請鐘點工來打掃的。她也從不做飯,飯菜都是點的外賣,只是在他下班前,將它們從外賣盒子轉移到了她買的那些精緻的碗碟中。她穿得的確洋氣,但一件內衣都幾百塊。她保養的的確好,但一套化妝品上萬塊。

直到這個時候董先生才明白,不是前妻不懂生活,而是前妻心疼他賺錢不容易,不捨得生活。也不是前妻不精緻,不洋氣,而是前妻明白,錢要花在有用的地方。說白了,不是前妻不夠好,而是他沒有能力讓前妻過得好。

他後悔了,可後悔又有什麼用了。為了維持現在的婚姻,董先生嘗試着跟現任溝通,希望她能為家裡着想,踏踏實實過日子,可她覺得自己委屈,認為自己買東西的時候董先生也沒說什麼,買完了,欠債了,董先生又來指責自己。

說的多了,兩個人就開始吵架,吵得多了,現任開始夜不歸宿,後來董先生髮現她背着自己跟別的男人曖昧。董先生說她,她就說董先生不相信自己,說她跟那些男人是正常交往。

從她的眉眼裡,董先生看出她並沒有羞恥心,反而覺得跟不同的男人曖昧是一種魅力。

儘管董先生還沒有抓到現任婚內出軌的確切證據,但他明白,他跟現任的婚姻長不了。他非常後悔,後悔辜負了前妻,後悔親手毀掉了自己的婚姻。

(網絡配圖與正文內容無關)

總結:好的婚姻一定是要相互體諒,相互付出的。能被你傷害的,一定是真心愛你的人,而傷害你的,一定是不把你放在眼裡的。不管是跟誰戀愛,婚前的時候都是花前月下,你儂我儂,婚後都會變成柴米油鹽。外面那個人之所以好,是因為她沒有真正的參與到你的生活里,她沒有與你一起承擔生活的壓力,她只幫你花錢,卻不會為你考慮錢花光了該怎麼辦?

情人的溫柔體貼是建立是只索取不付出上面的,假如你用對待情人的態度去對待你的老婆,你會發現她會比情人更溫柔。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後悔,不是所有的後悔,都有機會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