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歲還不結婚是一種什麼體驗

三十歲還不結婚,到底是一種什麼感覺。

每天為生活奔波的我,如果不是被催婚或者看到朋友圈有人在「曬孩」,我真的以為自己剛畢業。

直到有人驚訝地對我說了一句:

你快三十了呀

才讓我真正意識到原來自己已經不再年輕了。

的確,三十歲好像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條分水嶺。

而三十歲了還不結婚,在上一輩的眼中,真的好像很難被理解。

你也會漸漸地發現,身邊的很多人,都在催着你給一個「交代」

也許是我長時間「一個人」習慣了,覺得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吃飯,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以前看過一部劇,裏面有一句話對我觸動很大:

「對於愛情,我絕不將就」

我也始終堅信着,真正幸福的婚姻,肯定是三觀相符,遇到志同道合的同路人。

不簡簡單單的只是為了湊合,或者給誰一個交代。

這些年也多多少少談過幾個對象,但最後都沒能步入婚姻的殿堂。

父母也開始急了,這幾年大大小小給我安排了幾次相親。

每一次回到家,都會被父母詢問一番。

我最怕聽見的一句話就是,

你都這麼大了,就不能將就一下嗎?

可是婚姻的試錯成本明明這麼的昂貴,將就一下,真的好嗎?

不結婚和結婚之後不幸福,到底哪一個才會更加可怕。

我用最近看到的一段話來解釋吧

婚姻不是1+1=2,而是0.5+0.5=1

婚姻是兩個不完美的孤獨人類,基於精神層次的相知、相戀,從而願意在共同的世俗生活中,互為依靠、互相奉獻的生命歷練。

小佳姐今年三十多歲了,她父母催婚催得很緊,最近打電話聊天,問她最近可好。

小佳反而笑了笑說,好得很,她發現自從她過來三十歲以後,他的父母,姑姑舅媽什麼的,都不怎麼催她了。

她現在有小家,有小車,生活過得很「巴適」

是啊,一個人過和兩個人過都是不同的生活狀態,也都是一種選擇。

我也從身邊的親戚朋友中看到一個道理,為了結婚而結婚的人,幾乎上都是不太幸福的

所以三十歲結婚真的沒啥的,選擇結婚和選擇和誰結婚真的不一樣。

張愛玲的話來講就是

有的人進入你的生命里,會讓你覺得人間值得,會成為你的光;而有的人會把你的光都熄滅。所以,人可以不幸福,但一定要人間清醒。

畢竟愛情才是婚姻的試金石,只有花一定時間在上面,兩個人互相了解,並足夠了解,從陌生到知根知底,才能最終踏入幸福的婚姻

也許到未來的某天,我也會牽着另外一個人的手,一起步入婚姻的殿堂。

我希望也必須做到,不是因為別人認為的,到時候了,而是我真的認為,到這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