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我們開辦《苑禾情感》這個欄目的主要任務就是研究兩性關係並逐步延伸到「處世之道」方面,即兩性情感關係和處世之道。試着努力的這些,我們不敢當專家,但是我們相信,只要方向正確,就一定能讓大家收收穫不少知識,增進有關家庭之間的樂趣、夫妻之間的樂趣及大社會中最小細胞——家庭的穩定性,人與人之間的處世之道,更試着為社會和諧的關係出謀——這,就是我們的目標。自從事自媒體以來的所有時間裏,該欄目就一直未放棄過這種努力。也相信各位網友能得到《苑禾情感》欄目的幫助,我們為該欄目能幫助你們在婚姻、家庭和夫妻關係及親情、友情之間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為你們在上述諸多方面取得新進展而感到自豪和高興。下面我們繼續討論今天的話題——什麼是人生四禍,防範人生「四禍」有哪「四招」。
我們常說人生有四禍,它們是懷璧之禍、口出之禍、擋道之禍和關係之禍。下面我們來一一分析一下這四個的成因、導致的後果。
懷璧之禍,說的是你身上揣有一件寶玉的時候,就要注意有可能會惹上禍端了。這怎麼說起呢?難道是有「錢」的你就錯了嗎?不是,是因為你有錢、你懷裡有寶、有值錢的東西,讓別人知道,你就會惹上禍了。這個禍,你沒有錯,而是別人惦記着你,想你的那寶貝,就會導致你有危險。
口出之禍,指你的那張經常說話的嘴,不知是什麼時候說錯了話、得罪了別人,從而惹禍上身的意思。也就是說人的這嘴,是用來說話的,不錯;可錯就錯在有時候會亂說,不經意間得罪什麼人也不清楚,從而惹禍上身。
擋道之禍,指的是人在人生的旅途當中,都要往好處想、往前面走、往更遠的地方行,要一步一個腳印去實現自己的理想、目標,達到自己的願望,施行並組織施行自己的主張。在這一系列的過程中,有時難免要排除障礙,甚至會為了成就自己的前途、為了自己的獲得好處而犧牲別人的利益,從而引發別人的不高興,給你支絆腳,伸右腳、伸左腳來阻擋你前進的步伐、抹黑你前進的方向,不讓你實現你的目標的一種行為方式。
關係之禍,是指平常時間你與某一個朋友關係十分親密,可一旦到了你的那位朋友「犯事」之時或是得罪了哪個權貴之時,你就會被不知不覺地受到牽連、成為了受害者,這種禍也可以叫做「飛來橫禍」,它是一預想不到的禍,惹上這個禍的原因也不是你有多大錯誤,而是因為錯在你與別人的關係太好、太鐵、太忠,不把你「收拾」了、「處理」掉,你的「鐵哥們」的競爭對手或叫做敵人就不放心、不安心、更不死心。「城門失火、泱及魚池」,「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這四禍會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影響和後果呢?我認為主要有下面幾個方面:
第一,對生命安全帶來影響。我們常說,人的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我們必須要像珍惜我們眼睛一樣愛護自己,要在任何情況下把生命放在第一位,牢固樹立「有生命才能、才可以有一切」的信念,盡最大限度、努力地去減少四禍對人生命速寫為的的傷害。
第二,對正常生產生活產生影響。人首先要生存、必先學會生活,要生活,就要進行正常的體力和腦力勞動、工作、思考問題,除了這些以外,要不斷地在努力中尋求進步,把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東西留下來、傳承下去,為了兒孫後代提供借鑒,而不像那些低級動物一樣,只是為了活着而活着。人生這四大禍端的產生,往往會對人們的正常生產、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
第三,讓人與人的相處帶來信任危機、產生隔閡、甚至變成仇人。人與人之間都是各自相對孤立的個體,「人上一百,行行色色」,說的就是人的個性問題,或是說世界上根本就找不到兩個完全相同的人。由此,鑒於各人的思維方式、處世哲學、為人標準不同,就導致了每一個個體在生產生活中存差距或者是巨大差異。於是各種各樣的矛盾、糾分、瓜葛就不斷的發生,以致於舊的矛盾和糾分解決了之後,又會產生新的矛盾和糾分,就這樣循環着、反覆着,構成了人類社會、婚姻家庭的矛盾的整體,從而使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帶來了信任上的危機,產生隔閡,少部分還變成了仇人、老死不相往來。
鑒於這些實際,我們就要對此進行防範。主要目的是進一步的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了解、更大地為社會的和諧發展、共生、進步作出自己的努力。那麼對於人生的四大禍,我們應採取怎樣相應的措施來加以最大限度的防範呢?在這裡我提出來供大家一起探考。
首先,管住自己的嘴、做好保密工作。我認為,減少四禍發生的最關鍵環節還是要管住自己的嘴、做好保密工作。不管是哪一個禍患的發生,大多是「禍從口出」、讓人憎恨而引起。比如我有一個朋友,家裏面老祖宗給他留下了一些比較有價值的寶貝,他比較信任我,第一個就跟我說了,我告訴他,叫他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跟我說不奇怪,我會把握,但不要與別人說,說了會惹禍。
過不了幾個月,他好像怕別不知 道他有「好貨」一樣,嘴閑不住了。有一天,一個人去他家竄門,他就跟那個人說了,並且還拿出來給這個 「好朋友」觀賞觀賞。又不到幾個月,他的這位好朋友惦記上了這個寶貝並「光臨」了他的家。
那天晚上,「好朋友」在他不家把時候,直接翻牆過去到他家把那寶貝給偷了。第二天他從外面回來後發現被盜才報了警,直到那小偷把那寶貝拿到某古董店去銷贓的時候,才被公安人員發現,才知道這個小偷原來是他的「好朋友」。可是,那古董給公安的拿去鑒定後,直接確定為國家文物,直接交給了當地文物局,他家連一根毛線都沒有拿到。
現在,他正把公安的告上法庭,以「自家祖宗留下的傳家寶」為依據要求公安機關歸還,可當法院叫他舉證、拿出證據來證明是自己家的傳家寶時,他拿不出任何證據來證明是他自己祖傳下來給他的,後來法院判定按國家文物管理的辦法來管理,那寶貝到現在仍然還在文管局那裡。他也多次償試着去要,但文管局的說是從公安那兒拿來的,拿給他家沒有法理依據,幾次去了、空空如也,倒帖腳力。
通過這個事例可以說明一個問題,就是你家或者是你手裡有好的東西,一般情況不要向外人炫耀、更不要故意的地去顯擺,否則你將會惹火上身,甚至還會對自己的生命安全造成大的威脅。
其次,要學會適當收斂鋒芒、不露聲色。人生之路,說長就長,有幾十年;可說短也短,只不可過三萬多天,這還要正常的活下去。如果不正常的話,半路走到哪裡的都有、見路不見人走的也有。這個世界上,無論你在哪裡生活,首要是考慮的生存,然後才是面對真實的生活,最後的標準才是好好生活。為了實現所謂的人生短期、中期、長遠目標,就要努力地去進行各種打拚。
君不見,多少人不動腦筯、只靠四肢去苦、拚命地去掙,到頭來連基本的生活都還顧及不了;其次呢,有人專靠動歪腦筋去收拾別人,騎着別人的肩膀去實現自己目標,甚至是靠着把別人整倒、整下去、整死來保全自己;而第三種懷況就是,既動手、又動腦,還有周密的計劃,不管是做什麼,都穩而不亂、也不輕易把自己的主張在未做出來之前與別人說。
這三種生存方式的人,我最讚賞的是第三種,手腦並用、周密計劃的人。這樣的人,就算你眼前處於最困難時期,什麼都沒有,但隨着自己經驗的不斷積累、總結,經歷的不斷豐富,那羽毛總有一天必定要更加豐滿,為自己的理想、抱負、宏偉藍圖的實現掃清障礙。比如過去那些老財主,你把他什麼都沒收了,只留下他的人,可到頭來他還是發展成為了財主,就連子兒子孫都是財主,為什呢?因為他們懂得手腦並用,而不是只用其餘。
以第三種生存方式來生活的人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少的,他們的主要優點主要是三學即學會收斂鋒芒、學會隱藏自己、學會保護自己。從而使自己在不知不覺間取得成績和進步、讓人刮目相看;而不是像不成功的大多數人士那樣,「屎沒有屙出來,草鋪了一大壩。」,讓人輕而易舉地識破了「擋別人道」的「陽謀」。
第三,不輕易站隊、更不能輕易站錯隊。站隊,這與每個人的眼光是有很大關係的。可是往往再有眼光的人、再有犀利的一雙慧眼的人,都有看錯人的時候。正所謂「英雄之氣一時也」。正因為這樣,所以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中,不亂結交朋友、不亂跟隊排隊,更不能隨便選擇自己的另一半。
站隊與排隊也是大有學問的。一旦工作上站錯隊了,那麼你無法預測得到的災禍就有可能會隨時發生。是故,我常對年輕人說:「理想與選擇誰更重要,肯定地回答:選擇。」;選擇就是站不站隊、怎麼站隊、站哪個隊的問題,稍有不慎,必將步入一段死胡同,甚至是達到了萬復不竊的危險境地。
因此,在我們自始至終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們要作好深思熟慮之後的選擇,更不能盲目衝動去作出錯誤的選擇;當你作出錯誤的選擇、吃了大虧、上了當之後,你就會感覺到那些日常的「牆頭草」弟兄們真的是很英明了。可你想過沒有,他們英明之處在於哪裡呢?他們的英明之處在於「無預謀之事不做,考慮不好的人不隨」。
第四,多說別人好話、少評論別人是非。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處的心、玩的還是心。如果心情都不好過,相處又有何作用呢?朋友是這樣,就連合不來的父母親、親兄弟姐妹都一樣,合得來就多相處一點,合不來就少接觸一些。除了盡了義務之外,其他便一無例外。話不投機半句多呀,連說話都感覺到冰涼、帶刺,為什麼要強行相處下去呢?當然這在現實生活中不多,可也不少。我個人認為,與人相處之道,其目的就是要讓別人高興、心情舒暢,而不是給別人增添煩惱。
於是,我們在與他人相處時就要少說別人壞話、少說不利於團結的話,不是萬不得巳,少說一些打擊別人的話。對於別人的錯誤要多包容、少指責;多解釋、少爭執;多理解、少埋怨。如果能做到了這「三多三少」,那麼一般與任何人的相處都會和諧,而不是「你爭我奪、魚死網破、你死我活」。
特別是對於第三方面的人,他又不在你們的身邊,你們偏要去大議特議別人的長短,討論別人的對錯;有的還相互約定:不要對某某說。這怎麼說呢?「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你說別人壞話時,說不定就「隔牆有耳」,誰保證得了被你議論的人聽不到呢?就算隔壁沒有人聽見 ,誰又能保證你兩個是就永遠的相好下去,而不把今天的評議的事情說出去給別人聽呢?因此,得出結論:「凡是是非者,必是是非人!」,人一旦惹上是非,就將有你理不完、解決不了的問題——這就是口出之禍。
編後語:面對人生之禍,我個人以這四方面人生之對來應付,我想只要做到其中之一,你的人生就將比別人精彩得多,你的理想總會比別人早日實現得多,你和別人的相處就一定能夠比別人和諧得多,你就會從事非中脫穎而出、比別人輕鬆得多。
本文為作者《苑禾情感》欄目作者甲申原創,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通知刪除;版權所有、嚴禁抄襲、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