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01
人生有時候很像下棋,每走一步,都應該想好下一步。
這樣做或許有些累,但累總比犯錯要好,否則就算不是滿盤皆輸,也會讓自己蒙受損失。
人與人相處最能體現這一點,有的人只顧逞口舌之快,不去想傷害別人的後果,到頭來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靜靜地頓河》中有句話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不要向井裡吐痰,也許你還會來喝井裡的水。」
比如有的婆婆,思想太單一,認定兒媳結了婚就不敢離婚,不敢忤逆自己,否則就會遭人唾棄。在這種思想的驅使下,她們把自己活成了單細胞的人,覺得自己怎樣為非作歹都沒事,卻不知報應在後頭等着自己呢!
02
我的婆婆是個自私透頂的人,有時候我覺得她很可悲,活到一大把年紀竟然不懂如何做人。
在她看來,永遠都是她有理,她把自己當成了標準,把自己當成了能夠主宰萬物的老天爺,最喜歡乾的事就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指責別人。
她從來不知道反思自己,總是說別人小氣,我不想跟她廢話,可有時候又不能一直忍氣吞聲,否則她會蹬鼻子上臉。
我跟她兒子結婚時,沒要一分錢,我們的婚房也是我們兩個人一起買的,我既不欠婆家人情,也不欠婆家錢財,這不算小氣吧?
結婚以後,我覺得自己作為晚輩,對婆婆恭敬是應該的,什麼好東西都想着給她買一份,這也不算小氣吧?
別的不說,光是這兩點,我就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而她呢?結婚時一毛錢沒出,卻不覺得對我有虧欠;結婚後坐享其成,吃我的喝我的,還反過來說我小氣,她怎麼不想想她自己?
只有比我大方的人,才有資格說我小氣;像我婆婆這種從來沒對我大方過的人,沒資格說我小氣,沒資格對我品頭論足。
我的弱點就是太善良,這些道理雖然懂,但卻始終不敢撕破臉跟婆婆掰扯。我以為忍忍就過去了,結果還是讓她得寸進尺了。
03
有一天她開門見山跟我說:「把你婚前買的房子送給小叔,小就小點吧,反正能將就着給小叔做婚房就行。儘快過戶給他,他等着結婚呢!」
我氣得渾身發抖,怎麼也想不明白她為什麼會提這樣的要求。到底還是我太老實了,太善良了,雖然知道她不是好人,但沒想到那麼壞,那麼自私。
我不想忍了,明確告訴她,我是不會把房子送給小叔的:「第一,我只是他嫂子,不是他母親,他結不結婚,有沒有婚房,跟我沒有半毛錢關係;第二,我不欠婆家任何東西,也懶得去計較自己吃了多少虧,我只希望自己和婆家能一輩子互不虧欠。你現在要奪走我的房子,能反過來給我什麼?如果沒有等價交換,那就免談!」
她沒想過我會拒絕,恨不得跳起來咬人,把她這輩子積攢的各種難聽的話全都說出來了,就像狂犬病發作了一樣,攔都攔不住。
我越是激動,對她的真面目看得越清晰。我算是明白了,跟這樣的婆婆講道理是行不通的,如果講道理能講通,她早就通情達理了,根本不會做出那麼愚蠢的事。
她說,如果我不把房子送給小叔,就讓我滾出婆家;我說,滾就滾,乾脆離婚好了!
我說完就回娘家了,剩下的事就讓她兒子跟她掰扯好了,我不會再參與,我只需要看最後的結果是怎樣的。如果結果證明她兒子還值得我珍惜,我就把婆婆逐出我們的生活跟他繼續過日子,否則就只能離婚了。
04
他還算清醒,沒有夥同婆婆一起欺負我,自己跟我道歉不說,還拉上婆婆一起跟我道歉,請我回家。
他的真心我不懷疑,但是婆婆肯定不是真心悔過。不過,既然她面子上肯跟我道歉,我也不願意揪着不放。只是,我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傻了,我不會再盲目付出,不想再做別人的搖錢樹。
那之後,我跟婆婆幾乎沒怎麼說過話。她心裏難受與否我懶得管,反正我心裏挺好受的。
婚姻本就複雜,如果不做簡化,再小的事積攢得多了,也是雪上加霜。我不想被瑣碎的生活壓垮,我也不想讓自己有思想壓力,不想去想自己不跟婆婆來往會讓外人怎麼看待,愛怎麼看怎麼看,這不是我該在乎的事。
老實人不該太善良,否則只會人善被人欺。
世事無常,做個不太善良的老實人,才能從容應對多變的生活;遇到了同為老實人的人,自然知道如何相處;遇到了不老實的人,就拿出點鋒芒,不能總是讓自己受傷。
至於別人如何看待我們,如何定義我們,如何跟我們相處,不是我們該考慮的事。反正,如果他們也善良最好,如果不善,就等着讓他們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