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有危機意識?人最怕的,就是過上安逸的日子

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危機意識,這個國家遲早要滅亡;一個企業如果沒有危機意識,遲早會垮掉關門;一個人如果沒有危機意識,必會遭遇到不可預測的失敗。

也許你會說,你命好運氣又好,根本不必擔心明天會如何,也不必擔心有什麼順境與逆境之分,因為你自以為能夠「逢凶化吉」。

你如果真能夠這樣的話,那可真是令人難以想像,但問題的關鍵是,你真的能用命好運氣好解決一切難題嗎?

但是如果我們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一個運氣,那是不是太委屈運氣了,是不是對自己有太放縱了呢,試想一下,你如果沒有拼盡全力,有什麼資格說我是運氣不好呢?

也許你會說未來是不可預測的,「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既然如此,何妨一切都隨緣,又為什麼要有危機意識呢?

沒錯,未來是不可預測的,而人也不是時時走好運的,就是因為這樣,我們才要有一種危機意識,在心理及實際行為上都要有所準備,好應付突如其來的變化。

如果沒有準備,不要談應變,光是心理受到的打擊就會讓你手足無措。有危機意識,或許不能把問題徹底消滅,但卻可以把損失降低,為自己留得退路。

所有的事情你都要有「萬—……怎麼辦」的危機意識,並且要做到未雨綢繆,預先做好充分的準備。

尤其關乎前程與一家人生活的事業,更應該有危機意識,隨時把「萬一」握在手心裏。只要心理有所準備了,你自然就不會太高枕無憂了。

人最怕的就是過上安逸的日子,那樣很容易讓人變得毫無鬥志。

在生活悲歡離合、喜怒哀樂的起承轉合過程中,人應隨時隨地、恰如其分地選擇適合自己的位置,起點不要太高。

正如孟子所說的:「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