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最大幸福就是;
吃得香
身體健康,吃什麼都香,沒有毛病,不要天天跑醫院,不給醫院送錢。
睡得着
老人的睡眠質量很重要,睡眠的時候,各種感覺功能陷入了一定程度的休眠。
根據一些報道說;人處於睡眠當中,聽覺最敏銳,觸覺次之,視覺再次之,嗅覺和味覺是沒有任何反應的。
這是身體的需要,我們清醒的時候身體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不光是我們的行動需要消耗能量,感覺和思考同樣消耗能量。
睡眠為我們提供了一定的休養周期,為機體積攢供下一天生活所需的能量。
想的開放得下看得淡
人到一定年紀,想開放下執念,一身輕鬆。
白落梅 在《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中說,「人生像棋,人生如酒,人生若夢,人生似戲,我們所能做的只是在命定的故事中演繹自己。」
時令徙轉,浪里浮沉,有一些人,一些事,都成為了過去式。原不原諒都已經不重要了,不要把那些不愉快,傷害帶進棺材裏。
我們是正在進行時,放下那些已經過去的人,珍惜當下擁有的人,看淡人生的所有,想開一點,幸福才會過來敲你的門。
白落梅也曾說:「生的終點,不是在山水踏盡時,亦不是在生命結束後,而是在於放下包袱的那一刻。當你真的放下,縱算一生雲水漂泊,亦可淡若風清,自在安寧。放下,說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並不容易。因為每個人都會有屬於自己的佔有慾,有時候想要放下自己很在意的東西,確實很難。」
很多人為了名利搞得疲憊不堪,喝酒應酬,搞得一身病痛,苦不堪言!
名利乃身外之物,健康才是人的畢生所求。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有一個自己老窩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老窩,有一間自己老窩,舒舒服服的住着,與孩子保持一碗湯的距離。
人老了,不與孩子一起住,平時周末有時間一起聚聚。孩子已經長大,有了自己的生活和習慣和家庭。父母和孩子都保留各自的空間更自由一些,每隔一段時間看看父母,與父母平時打打電話,父母就很安慰了。
有一份收入有一點存款
有一份退休金,不管多少都要有,畢竟是定月的吃飯錢。
自己年輕時再存一點存款,人到一定的年紀,經常生病住院是常事。
不是花一分錢都找兒女,現在年輕人壓力大,都自顧不暇。
有錢有能力的父母,兒女都要孝順很多,不說去他的,就憑你的遺產繼承,他也得伺候你吧!這就是現實。
如果你一無所有,吃飯一百塊錢都要找兒女拿,加上年輕人自己的生活壓力,他們哪裡有那麼好的耐心來伺候你。有錢老了也有尊嚴一些。
有一個健康的老伴
俗話說;年輕的夫妻老來的伴,
有一個健康的老伴,一起買菜燒飯吃,一起聊天看日出日落。
生病相互照顧,攙扶着不會孤單。
我一個朋友的父親這次生病胃穿孔住院,孩子們就是入院辦好了,各自上班,母親在跟前照顧。父親白天可以找護工或者孩子照顧,晚上必要要老伴。
朋友說;父親說沒有母親在身邊,他怕,有母親在身邊他才有安全感。
兒女不啃老孝順
孩子有自己的工作,小家庭幸福,收入能夠滿足生活就好。
兒孫自有兒孫福,有些孩子你推力再猛,也終究無濟於事,他只有那點能力。
不求孩子有什麼大成就和志向,但卻能帶着孩子繞歡父母膝下,懂得孝順,不經常回家啃老就很不錯了。
總結一下:
人到晚年,真正的幸福,不是擁有多少的財富,也不是擁有多高的地位,那些都是過眼雲煙。
在退休這段時間裏,時間自由,去完成自己年輕時沒有時間去做的興趣愛好,好好培養自己的一個愛好。找到一種更健康、更快樂、更幸福的生活方式。
愛家,愛自己,愛生活,愛健康,有質量的活着,我相信這是大多數老年人嚮往的晚年生活,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