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買房父母給30萬,買車又給10萬,父母住院差2千兒子卻說沒錢

01

莎士比亞在他的《李爾王》中寫道:不知感恩的兒女,比毒蛇的利齒更能噬痛人心。

不管是怎樣的父母,在生下子女後,總是千方百計為子女謀劃,出錢出力,甚至搭上自己一輩子的積蓄。

然而,父母這樣的無私付出,能換來子女的無私回報嗎?我看不然,越是啃老的子女,越是不懂得尊重和孝敬老人。因為他們習慣了坐享其成的生活。

02

陳阿姨年近60歲,和老伴每月加起來有4000塊錢的退休金,然而,等他們晚年住院時,連2千塊錢醫藥費,兒子都不願意出。

陳阿姨和老伴,是窮苦人家出身,一輩子省吃儉用,勤勤懇懇地拉扯大了唯一的兒子。好在兒子爭氣有出息,不但考取了外地大學,還順利留在了當地大城市工作,結婚生子了。

兒子的爭氣,讓陳阿姨很是高興。兒子要娶城裡獨生女時,說女方要求在城裡買房,他們還差個20萬,希望父母能支持一下。陳阿姨和老伴沒考慮太久,就拿出了30萬,多出的10萬,是給兒子裝修婚房的。

兒子拿到了30萬,果然很高興,連帶着一直看不上他們的兒媳婦也眉開眼笑,爸媽長爸媽短,不知道有多親熱。婚禮時,還車接車送,帶着老兩口在大城市轉了一圈。

03

只不過陳阿姨和老伴的風光,僅限於兒子的婚禮。婚禮過後,兒子兒媳很長一段時間不曾回來。而每次回來,兒子就會開口要錢,不是房貸壓力大,就是兒媳婦懷孕不上班,各種手頭緊。

陳阿姨捨不得兒子吃苦,就又偷偷塞了不少錢給兒子。而沒過多久,兒子又提出,兒媳婦懷孕了,家裡要有輛車才方便。於是,兒子再次張口要10萬。

兒子結婚時,本就掏空了家底的陳阿姨,好不容易才攢了一點錢,又被兒子惦記上了。陳阿姨不捨得兒子失望,拿出了自己積攢的3萬塊錢,再厚着臉皮跟親朋好友借了7萬,這才打發走了兒子兒媳。

如願拿到了10萬塊錢的兒子兒媳,沒停留多久,打了聲招呼,又走了,也沒人主動提出要接陳阿姨老兩口去城裡享享清福。

04

時間一年又一年過去,為了早日還清債務,老兩口總是省吃儉用,不捨得花錢給自己吃好一點的。再加上年紀一上來以及長年勞累,身體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小毛病,不是這疼就是那疼,最後還累倒住院了。

陳阿姨一病倒,老伴就急壞了,他連忙給兒子打去電話。兒子一開始說自己工作忙,項目緊,沒辦法抽身回去,讓老伴先自己應付下。老伴小心翼翼地開口說,你沒空,要不讓兒媳婦回來幫忙照顧兩天?

結果旁聽的兒媳婦,開口就拒絕了,說她自己也很忙,又要帶孩子又要照顧她爸媽,讓老兩口自己應付下,要不就花錢請保姆,反正老兩口有退休金。

老伴聽出了兒子兒媳的弦外之意,也不再堅持。可在後來繳醫藥費時,老伴還是被難住了,因為醫藥費前前後後花了1萬,可老兩口身上只有8千,還差2千塊錢。

05

老伴沒辦法,只好再次打電話給兒子要錢,可兒子一聽要錢就眉頭皺起,說我沒錢,你們不是有退休金嗎?這錢早花晚花都一樣,還是先花了你們的退休金再說吧。

最後,老伴沒能要來2千塊錢,還是來探望陳阿姨的老朋友聽說後,毫不猶豫拿出2千塊錢,這才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老兩口帶着滿滿的心酸出院回家了,從那之後,不管兒子以各種理由要錢,老兩口都拒絕了。

他們也終於想清楚了,與其養兒防老,還不如養兒防兒,自己攢錢養老。不是兒子指望不上,而是啃老啃習慣的兒子,再也沒有了感恩之心。

我們經常說,人不孝父母,與畜生無疑。慈烏尚反哺,羔羊猶跪足。慈烏還尚且反過來餵食母親,小羊為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還知道跪下來用乳汁餵養父母。如果一個人不懂得孝敬父母,回報父母的恩情,那麼又與畜生有何區別呢?

今日話題:

你如何看待忘恩負義的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