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歲大爺的心聲:人老了,千萬不要去做這兩件事

文/沒有情商的雨

圖/網絡

人老了會依靠誰呢?在人們的心裏,首選的肯定是兒女。「養兒防老,積穀防饑。」就是這個道理。

沒錯,辛辛苦苦把兒女養大成人,就是等到將來老了有個依靠,養老送終。

但是,也要知道,時代不同了,兒女們有自己的事業和家庭,怎能方方面面把老人照顧周全呢?所以,做老人的就要安頓好自己。如此,自己舒心,兒女放心。

不妨聽聽這位77歲大爺的心聲:人老了,千萬不要去做這兩件事。

袁大爺,77歲

我是退休教師,姓袁,77歲。我跟老伴兒養育了一雙兒女,他們都已成家立業。

老伴兒已經過世7年了,在這7年時間裏,我過得一點也不幸福。每半年要搬一次家,沒有一點歸宿感;每月有4千多的退休金,可花錢卻要跟兒女開口;前後住了兩次院,每次都是為了少花錢而提前就出了醫院。

晚年生活過得如此狼狽,不能怪兒女不孝,都是因為自己錯誤的決定。

一、賣掉房子

我跟老伴兒在老城區有一套三居室的房子,住在四樓,沒有電梯。老伴兒過世後,因為孤獨,我度日如年,常常暗自流淚。

有時候跟老朋友傾訴心聲的時候,他們就建議我重新找個老伴兒,或者跟著兒女去住。

重新找老伴兒我倒不想,跟著兒女去養老還是想的,把他們養大成人,現在我老了,是該他們孝敬我的時候了。

那天是中秋節,我跟兒女說了這事,他們也樂意接受了。

接下來,事情就來了,他們說房子不能長久空着,要麼租出去,要麼賣掉。

我想了想,趁房價還不錯,乾脆賣掉算了,兒女說尊重我的選擇。

不到一個月時間,我的房子就脫手了,還賣了一個好價錢。我原本是想把賣房子的錢存銀行,可轉念一想,人老了要那麼多錢幹嘛呢?反正老了要靠兒女,他們有房子我住,倒不如把錢分給他們,也給他們減輕經濟上的壓力。甚至還想,給了他們錢,說不定對我會更孝順。

於是,我把賣房的錢一分不剩地分給了兒女。

我心安理得地住進了兒子家裡。

兒子住的是電梯房,我很歡喜,因為我的腿不好,再也不用爬樓梯了。

住進兒子家裡以後才發現,這個家並不屬於自己,自己的東西只能放在收納箱里,並沒有專用衣櫃,有時候找件衣服還得先全部拿出來後才找得到;洗漱用品也是裝在一個塑料盒子里,被放在洗漱台下面的柜子里;換下來的衣服也是各洗各的;就連吃飯的碗筷也分開了。更讓我不舒服的就是每天睡在書房裡,還是一張小小的單人床。

孫子在上高中,每天晚上學習到深夜,我就是再困,也要等孫子學習完了才睡得上安穩覺。

我盡量忍受這些,不想因為我的到來破壞家庭和睦。在兒子家住了半年後,女兒接我住進她家裡。

在女兒家裡雖然住得好一些,但有親家母在,我每天都感覺極不自在。

在兒女家裡不管住得好不好,我還是不提任何要求,不管怎樣,還是得住下去,不然,上哪兒去住呢?這些不痛快都是自找的,怨不得別人。

二、拿出退休金

相信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兒女過得好,能幫的肯定是無私的幫襯。在兒子家裡住的時候,兒子兒媳並沒有說錢的事,但我覺得自己有退休金,不能白吃白住,就想自己拿出點生活費,可仔細一想,反正自己花錢的地方不多,要花錢問他們要就是,乾脆把退休卡拿出來,這樣,心安理得。

有時候想跟老朋友聚聚,手裡沒錢,就找兒子開口,總覺得有一種手軟的感覺,心裏不是滋味。想把退休卡收回來,可又覺得很不妥。

為了公平起見,我住到女兒家裡,退休卡也就交給了女兒。

有人說我傻,有人說我會做老人。說心裏話,我是後悔的,房子已經賣了,要是把交出去的退休卡又收回來的話,擔心引起家庭矛盾。可是,還是因為錢的事,鬧得很不愉快。兒子說我沒腦筋,女婿說我偏心眼兒,我好無奈。

我只能這樣安慰自己,反正自己一年比一年老,退休金還是在自己的兒女手裡,沒給外人,自己有吃有喝就行了。

沒想到,我前後因為胃病住院,每次都是提前出院了。兒女異口同聲地說胃病是要在家裡養的。其實,他們都怕多花錢。

我有醫保,住院期間,自己也是花不了多少錢的,可他們總有說服我的理由。

7年了,我就過着這種沒有自主權的日子。想想我的這輩子也真是,老伴兒在世的時候,一切都聽老伴兒的,她不在了,一切都聽兒女的,你說冤不冤?

在此,我只想奉勸老年朋友們,不要過跟我一樣的晚年生活。

寫在最後

袁大爺這樣做的確是欠考慮。

人老了,失去了老伴兒,不管兒女孝不孝順,都要守住自己的房子,守住手裡的錢,這樣,晚年生活才會過得更幸福。

end

我是沒有情商的雨,愛寫情感文字,歡迎關注並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