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個碎碎念星球有小夥伴給我提問:
丫丫姐,昨晚看了你和阿貓的連線,公眾號關注你有兩個月了。
感覺你有滿滿的活力,做事情行動力超強,而且沒有什麼內耗,心態輕鬆自在,好喜歡你的這種狀態,怎樣擁有呢?
也感覺你內心好像安全感滿滿,我是一個沒什麼安全感的人,就很羨慕。
小夥伴付費意識很強哇,你給我提的這個付費問題,是我這個星球賺到的第一筆錢,非常感謝你的支持。
我想來說說「安全感」這回事。
首先,沒有安全感的本質在於「不相信自己」,你的所求,大多是向外,外界要是沒有在你的「控制範圍內」你就覺得沒有安全感。
而我現在到了三十多歲了,我的所求都是向內,我相信我自己,我就不會沒有安全感。
怎樣「擁有」這樣的狀態?
你可以到我的公眾號回復「原生家庭」這個關鍵詞,後台會打包發幾篇文章出來,那些都是我在情緒低落的時候寫的文章,肯定不是我昨天晚上直播時的狀態。
我以前其實也是一個特別敏感、特別沒有安全感的人。
是這些年經歷得事情多了,我看開了,覺得我來這世界上一遭,我就要盡情地體驗。
因為這樣的想法,我做任何一件事,都在享受過程,沒有那麼地注重結果,所以,就會覺得「有活力」,因為我確實是因為好奇而干這個事情。
當然,這種心態的前提是:需要有一定的經濟能力,父母、親人不要時不時來指點。
比如,我為了掙脫我媽對我的控制,付出了不少努力。這種努力一方面在於心理層面,不斷給自己做心理建設,要摒棄過去我媽傳達給我的思維方式。
另一方面在於賺錢方面,自己的慾望自己買單,不要別人買單,才能獲得話語權。
另外,要有「就事論事」的能力,你把時間、經歷放在「事情」上,而不是你這個人「感受」上,就不會有什麼內耗了。
因為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同一種態度對待:
哦,你的意思是,我做這個事情的方法有問題?
好的,我去找找相關的答案,參考後,我改。
只有改變才能帶來改變,內耗不會帶來任何有價值的成長。
我前段時間在小紅書看到一個視頻,博主名字叫做:丑窮女孩陳浪浪
就是這個頂置的視頻,她講了「學霸」的思維方式:如何在有跡可循的規則下研究規則,並儘可能的取得勝利。
另外她還講了幾個案例:
1、自己的男友打遊戲會有「錯題集」;
2、自己的同事能用幾萬的預算搞個熱搜出來,因為了解了流量的規則;
3、她認識一位北大的實習生,計劃在畢業時用一年時間脫單,她精準的計算了引流和轉化的效率,用漏斗思維來篩選人,結果泡上了拿原始股的技術投資人...
這個視頻在小紅書的點贊量是11萬,值得每一個人去看看。
看完這個視頻,即便不能做到,也至少知道了,別人是怎麼客觀地看待一個問題的,而,客觀的結論又是什麼。
當你不帶情緒地去研究一個規則,並且遵循規則獲得成功時,所謂的沒有安全感、內耗,也就不是個問題了...